1 / 77

第四課

第四課. 發現事理的樂趣 理查 ‧ 費曼. 題解 文體、主旨 寫作背景介紹 何謂「科普文章」?. 本文節錄自發現事理的樂趣,原為費曼於西元一九八一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 BBC )訪問的一集訪問稿。後收入費曼的演講集 《 費曼的主張 》 中。 一般人以為科學家喜愛分析,欠缺美感。費曼不以為然,他認為科學知識能提升美感鑑賞。在追憶人生的過程中,他深切體會到童年父親的陪伴與教導,對他投入科學研究,乃至一生追求真理、無畏權威,都有莫大的影響。文中也談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原子彈製造的動機與寶貴的經驗。.

shalom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課 發現事理的樂趣理查‧費曼

  2. 題解 • 文體、主旨 • 寫作背景介紹 • 何謂「科普文章」?

  3. 本文節錄自發現事理的樂趣,原為費曼於西元一九八一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的一集訪問稿。後收入費曼的演講集《費曼的主張》中。本文節錄自發現事理的樂趣,原為費曼於西元一九八一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的一集訪問稿。後收入費曼的演講集《費曼的主張》中。 一般人以為科學家喜愛分析,欠缺美感。費曼不以為然,他認為科學知識能提升美感鑑賞。在追憶人生的過程中,他深切體會到童年父親的陪伴與教導,對他投入科學研究,乃至一生追求真理、無畏權威,都有莫大的影響。文中也談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原子彈製造的動機與寶貴的經驗。

  4. 最後費曼指出生命充滿不確定,存在的意義不易覓得,但只要努力地去探索,就越有可能有新的發現。最後費曼指出生命充滿不確定,存在的意義不易覓得,但只要努力地去探索,就越有可能有新的發現。 在訪談中,費曼表現一貫的真誠坦率與風趣,回顧過去的經驗與成就時,更有常人難以企及的誠實與洞見。一代物理大師的體驗與思想,帶給我們許多感動與啟發。

  5. 英國廣播公司的賽克斯曾在富利曼.戴森寫的《宇宙波瀾》中讀過費曼的趣事。後來他想製作一部紀錄片,來向世人介紹從事科學的樂趣。他認為要讓社會大眾體會科學研究之樂,最好能介紹某位科學家的一生,因此,他想到了一個最有意思的科學家―費曼。英國廣播公司的賽克斯曾在富利曼.戴森寫的《宇宙波瀾》中讀過費曼的趣事。後來他想製作一部紀錄片,來向世人介紹從事科學的樂趣。他認為要讓社會大眾體會科學研究之樂,最好能介紹某位科學家的一生,因此,他想到了一個最有意思的科學家―費曼。 於是他遠從英國來到加州理工學院拜訪費曼。經過三天的訪問,得到四個小時的毛片,最後剪接成一個小時的節目。由於構想細膩、周全,設計的對話又自然,使它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好節目,且紅遍了美國、英國。

  6. 本文是一篇採訪稿,在文類上屬於科普類,鋪陳科學家的一生,介紹科學家的養成,他一生寶貴的經歷,對人類的貢獻,也談到研究科學的態度及對人生的看法。本文是一篇採訪稿,在文類上屬於科普類,鋪陳科學家的一生,介紹科學家的養成,他一生寶貴的經歷,對人類的貢獻,也談到研究科學的態度及對人生的看法。

  7. 何謂「科普文章」? 科普就是在說明科學的本質,定義問題,尋找共通的標準,測量或實驗,得到結論,被推翻或成為定論。 這一連串的過程,就是要透過這些科普文章,潛移默化地傳遞給所有人。不管是什麼科學,能以最貼近大眾生活的方式類比,就能讓這篇科普文章,獲得最大的效益。 摘自─〈我的科普寫作經驗講座〉~by 曾志朗院士

  8. 作者 • 生平簡介 • 「曼哈坦計畫」 • 別鬧了,費曼先生! • 《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 • 《物理之美》

  9. 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生於西元一九一八年,美國紐約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博士。曾任康乃爾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校教授。一九八八年逝世,享年七十歲。 費曼是二十世紀傑出的物理學家,二十四歲時,即被徵召參加「曼哈坦計畫」,在歐本海默的領導之下,與一群頂尖的科學家合作研發原子彈。西元一九六五年與美國史溫格、日本朝永振一郎共同獲諾貝爾物理獎。

  10.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爆炸,費曼被指派參加調查而不負所託。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爆炸,費曼被指派參加調查而不負所託。 費曼有關物理的科普著作,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暢銷全球。他擅長以深入淺出、活潑有趣的筆調,讓人感受物理之美、激發好奇心,並開拓讀者的視野。著有《別鬧了,費曼先生》、《 你管別人怎麼想》、《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物理之美》、《費曼物理學講義》等書。

  11. 「曼哈坦計畫」 西元一九四二年美國羅斯福總統下達總動員令,成立了最高機密的「曼哈坦計畫」,目標是趕在德國之前製造原子彈。費曼參加計算部門的工作,要準確地算原子彈爆炸時究竟會出現什麼狀況,從而推算將釋放出多少能量。 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就在離實驗室不遠的沙漠試爆成功的。其爆炸狀況與釋放出的能量和費曼所推算的結果吻合。

  12. 別鬧了,費曼先生! 某日費曼到普林斯頓大學參加院長的茶會。在那正式的場合中,他開始擔心自己的言行舉止,腦袋中光想應該往哪兒坐,要不要坐在這個或那個女孩身旁。突然背後有個聲音響起:「費曼先生,你的茶要加牛奶還是檸檬?」原來是艾森赫院長夫人在跟他說話,她正在替大家倒茶。「哦,兩樣都加吧,謝謝。」他一邊說一邊四面張望,想找個地方坐下,忽然聽到她說:「嘻嘻嘻!別鬧了,費曼先生!」

  13. 「別鬧了?我剛剛說了些什麼來著?」然後他立刻醒悟,自己又做了什麼好事!這就是費曼生平第一次的茶會經驗了。他永遠記得這句話,並且在四十年後把它用來當作他第一本暢銷書的書名。

  14. 《別鬧了,費曼先生!》 • 出版時間:西元一九九四年 • 寫作特色:文中幽默機智、費曼以幾近頑童的行止談論物理方面的概念 • 內容:本書集結費曼一生的各種奇異的故事,是透析科學奇才費曼博士一生精采事蹟的另一門徑 • 特色:全書沒有難懂的科學知識,在一件件新鮮事背後,隱然透露著人性最接近自然的本質

  15. 《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 • 出版時間:西元二○○五年 • 編排:此書是費曼的女兒米雪‧費曼收集費曼的書信,加以整理而成。大略依時間先後來編排 • 內容:日期最早的是一九三九年費曼寫給母親的信件,其次是寫給第一任妻子艾琳的信,從中可見他們甜蜜的愛情與參加原子彈研發時期的生活。從此書可真切地看見費曼的思想性情與生活

  16. 《物理之美》 • 西元一九九六年出版 • 此書是費曼在康乃爾大學 梅森哲演講的記錄 • 透過趣味橫溢的演說內容、他將物理定律做更生動、更普及的詮釋

  17. 課文 •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四段 • 第五段 • 第六段 • 第七段

  18. 一、花朵之美 我有個藝術家朋友,曾提到一個我不太能苟同的觀點。他拿起一朵花說:「看!它多美呀!」這我同意。接著他說:「你知道嗎,身為藝術家的我能看見這朵花有多美麗;但科學家的你呢,噢,會把它逐一分解,這樣就變得索然無味了。」 我認為他真的有點莫名其妙。我相信他看到的美,其他人和我也感受得到,雖然我的美感也許不及他那麼細緻,但我確實能感受到一朵花的美麗。而我對這朵花的了解,比他能體會到的多太多了。

  19. 我可以想像花朵的細胞,細胞內部的複雜活動,而這裡面也有美感。我的意思是說,美不只存在眼睛看得見的形相、色澤,在它的內部構造中,也有一種美。還有生命過程的美,像花朵的顏色繽紛,為的是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這很有意思,意味著昆蟲看得到顏色。於是引發我去思考一個問題:美感意識是否也存在低等的生物中?為什麼會有美的感覺呢?我可以想像花朵的細胞,細胞內部的複雜活動,而這裡面也有美感。我的意思是說,美不只存在眼睛看得見的形相、色澤,在它的內部構造中,也有一種美。還有生命過程的美,像花朵的顏色繽紛,為的是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這很有意思,意味著昆蟲看得到顏色。於是引發我去思考一個問題:美感意識是否也存在低等的生物中?為什麼會有美的感覺呢? 這些各式各樣有趣的現象顯示著:當你欣賞一朵花時,科學知識只會增添更多興奮、更多神祕、更多讚嘆。科學對美感欣賞只會加成,我不懂怎麼會有所減損呢?

  20. 二、窗邊的恐龍 我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書。當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父親經常讓我坐在大腿上,讀裡頭的文章給我聽。我們會讀到恐龍,也許是雷龍或是霸王龍什麼的,而書上會這麼寫:「這巨獸高二十五英尺,頭寬六英尺。」這時候,父親會停下來說:「我們來看看那是什麼意思。那是表示假如這恐龍站在我們家的前院,牠高到可以把頭伸進樓上的窗子裡了;但因為頭太寬了,伸進來時,會先弄破窗戶。」

  21. 父親與我盡可能把讀到的知識,轉換成現實的情境,因此後來我也學會那麼做—每當我看到一件事物時,都嘗試用轉換的方法,去想像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你看,想到曾經有那樣的龐然大物存在這個世界,我就覺得非常興奮,非常有意思—但我不曾想到或害怕真會有一隻大恐龍爬進窗子來。後來,牠們都滅絕了,卻沒有人知道原因,那使我感到非常有趣。父親與我盡可能把讀到的知識,轉換成現實的情境,因此後來我也學會那麼做—每當我看到一件事物時,都嘗試用轉換的方法,去想像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你看,想到曾經有那樣的龐然大物存在這個世界,我就覺得非常興奮,非常有意思—但我不曾想到或害怕真會有一隻大恐龍爬進窗子來。後來,牠們都滅絕了,卻沒有人知道原因,那使我感到非常有趣。

  22. 三、探索的樂趣 父親和我在森林裡散步的那些時光,我學到了許多。 看到林間的鳥兒,父親不談牠的名字,他說: 「你看!那鳥兒不時地啄牠的羽毛,你想牠為什麼這樣呢?」 我猜那是因為羽毛亂了,牠試著整理一下。 「好,那什麼時候羽毛亂了?牠怎麼會弄亂羽毛呢?」

  23. 「當牠飛翔的時候,如果只是走走是不會弄亂的。」「當牠飛翔的時候,如果只是走走是不會弄亂的。」 父親又說:「那麼接著你就會推測,牠剛飛下來時,會勤快地啄羽毛;到處走動時就不會了。讓我們看看是不是這樣?」 我發現牠剛飛下來與在地上閒逛一段時間,啄羽毛的情況是一樣的。 我的猜測錯了,可是我也想不出正確的原因,於是父親揭曉答案。

  24. 父親教導我說:因為有蝨子在咬牠。鳥羽毛的碎屑剝落了,蝨子在吃它;蝨子的腿關節會分泌一些蠟,寄生在其中的小蟲就來吃這些蠟;小蟲吃不完,最後又有別的小生物來吃蠟裡面含著糖的液體。父親教導我說:因為有蝨子在咬牠。鳥羽毛的碎屑剝落了,蝨子在吃它;蝨子的腿關節會分泌一些蠟,寄生在其中的小蟲就來吃這些蠟;小蟲吃不完,最後又有別的小生物來吃蠟裡面含著糖的液體。 蝨子

  25. 事實上,父親講述的細節不見得都正確,但原則是對的。首先我知道了生物寄生的現象;其次,父親說生物要維持生命,需要有賴以維生的資源,某些生物知道利用這些資源,而剩餘的資源又為其他生物利用。事實上,父親講述的細節不見得都正確,但原則是對的。首先我知道了生物寄生的現象;其次,父親說生物要維持生命,需要有賴以維生的資源,某些生物知道利用這些資源,而剩餘的資源又為其他生物利用。

  26. 這是觀察得到的觀點。雖然我不能得到最後的結論,但是這些發現已經令人驚嘆,有如黃金般無比珍貴,真是美妙至極的經驗。這是觀察得到的觀點。雖然我不能得到最後的結論,但是這些發現已經令人驚嘆,有如黃金般無比珍貴,真是美妙至極的經驗。 你若要教導人觀察,你得讓他發現他將從中獲得非常美好的事物,對我而言,至少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然後,我才了解何謂科學,科學就是耐心。假如你用眼睛看,用心觀察,全神貫注,你將得到極大的獎賞—雖然並非每次都如此。當我長大成熟後,比較不怕辛苦了,我可以日以繼夜,年復一年,一直專注地探索某些主題。

  27. 其中許多研究失敗了,許多字條被扔進字紙簍裡;但是,每當有新而且珍貴的發現時,那可真叫我滿心歡喜,興奮莫名。那是當我還是個小孩時,就學會對觀察結果有著如此美好的期待。父親早就把「探索非常有價值」的想法教給了我。其中許多研究失敗了,許多字條被扔進字紙簍裡;但是,每當有新而且珍貴的發現時,那可真叫我滿心歡喜,興奮莫名。那是當我還是個小孩時,就學會對觀察結果有著如此美好的期待。父親早就把「探索非常有價值」的想法教給了我。

  28. 四、肩章與教皇 除了物理之外,父親教會我的一件事—就是無論如何,不要尊敬那些因為有特定標誌而顯得尊貴的人。例如,當我還是個小孩時,父親經常把我抱在他腿上,攤開紐約時報某張照片研究。有一次是一張教皇的照片,照片中每個人都向教皇鞠躬,父親就說:「瞧!這些人!這兒站著一個人,其他人都向他鞠躬。他們之間有何差異?只因為站著的人是教皇!」總之,他不喜歡教皇,他會說:「不同的只是肩章!」

  29. 當然教皇沒有肩章,但假如他是位將軍—永遠是由制服或位階顯示,「但這個人也會有人類共同的問題,他跟其他人一樣要吃要喝,要上廁所,會碰到跟其他人一樣的問題。他也只是個人,為什麼他們都向他鞠躬呢?只因他的地位罷了,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或他的榮譽。」當然教皇沒有肩章,但假如他是位將軍—永遠是由制服或位階顯示,「但這個人也會有人類共同的問題,他跟其他人一樣要吃要喝,要上廁所,會碰到跟其他人一樣的問題。他也只是個人,為什麼他們都向他鞠躬呢?只因他的地位罷了,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或他的榮譽。」 順道一提,我父親從事制服買賣的行業,因此他很清楚有沒有穿上制服的差別。但對他而言,那是同一個人。

  30. 五、參與原子彈研發 【費曼在寫作博士論文期間,就應邀參與原子彈的研發計畫。】 這是個截然不同的工作。接受邀請,意味著我必須中斷極為熱衷的研究,而保護人類文明是我該花時間去做的事,該去嗎?這是我得跟自己辯論清楚的問題。 不想中斷正在進行的工作,去接受這件奇怪的任務,是我第一個反應。當然我也想過戰爭的道德問題,不過,我無意和那樣的問題有過多的牽扯。

  31. 然而,當我意識到原子彈將會是怎麼樣的武器時,我嚇到了,因為原子彈研發有可能成功,就一定會成功。而就我所知,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我們能比德國先製造出原子彈,因此大家通力合作以超越德國,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當我意識到原子彈將會是怎麼樣的武器時,我嚇到了,因為原子彈研發有可能成功,就一定會成功。而就我所知,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我們能比德國先製造出原子彈,因此大家通力合作以超越德國,是非常重要的。

  32. 【一九四三年初,費曼加入歐本海默在洛斯阿拉摩斯的工作團隊。】【一九四三年初,費曼加入歐本海默在洛斯阿拉摩斯的工作團隊。】 關於道德問題,我確實有話要說。體認到德國的威脅,是促使我參與的最初原因。我先在普林斯頓大學,之後在洛斯阿拉摩斯發展這些最早的系統,試圖研發出原子彈。我們做各式各樣的嘗試,更新設計,只是為了要製造出更具殺傷力的炸彈。為了完成這個計畫,眾人殫精竭慮,絞盡腦汁。原子彈的研發就像其他類似的研究計畫,當你決意要做,為求成功,你就會持續做下去。

  33. 我也認為我所做的事不道德—因為我忘了當初參與原子彈製造的理由,因此當理由不存在了,德國已經被擊敗了,我卻沒有任何省思,沒有重新思考為何還要繼續做下去。但,在當時我就是不曾思考過。我也認為我所做的事不道德—因為我忘了當初參與原子彈製造的理由,因此當理由不存在了,德國已經被擊敗了,我卻沒有任何省思,沒有重新思考為何還要繼續做下去。但,在當時我就是不曾思考過。

  34. 六、成功與苦難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原子彈在廣島爆炸。】 我記得自己當時唯一的反應是興高采烈、激動萬分—也許我被成功的喜悅沖昏頭了。有人舉辦慶功宴狂歡慶祝,有人喝得醉醺醺的。如果把洛斯阿拉摩斯的情況跟同時間的廣島比較,那真是非常鮮明的對比。我沉溺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也喝醉了,坐在吉普車的引擎蓋上瘋狂地打鼓,跑遍整個洛斯阿拉摩斯;然而同一個時間裡,廣島的人們卻在死亡邊緣中痛苦掙扎。

  35. 戰事結束後,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也許這是來自原子彈,也可能因為其他心理因素,那時我的妻子剛剛過世。就在廣島事件發生不久之後,我記得我和母親坐在紐約一家餐館,我想著紐約,我知道投向廣島的原子彈有多大,爆炸波及的範圍有多廣,而我意會到從我們所在位置,或許是五十九街吧,如果在三十四街丟一顆炸彈,它會炸到這裡來,所有的人都會被炸死,所有的生命都會被炸死!戰事結束後,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也許這是來自原子彈,也可能因為其他心理因素,那時我的妻子剛剛過世。就在廣島事件發生不久之後,我記得我和母親坐在紐約一家餐館,我想著紐約,我知道投向廣島的原子彈有多大,爆炸波及的範圍有多廣,而我意會到從我們所在位置,或許是五十九街吧,如果在三十四街丟一顆炸彈,它會炸到這裡來,所有的人都會被炸死,所有的生命都會被炸死!

  36. 那顆原子彈不是唯一的,要再生產很容易,因此人類前途黯淡,因為我早已看見—很早、比其他樂觀分子都要早就看到:國際關係以及人們的處事態度與爆炸前並無差異,衝突與戰爭將會繼續下去,所以我那時候很肯定,原子彈將很快再被動用。因此我惶惶不安,認定一切都是愚昧無知的。看到有人在造橋,我就說:「他們什麼都不懂。」我真的相信,建造什麼都是愚蠢的,因為即將被毀滅,但他們不知道。我看到任何工程在進行時,都會浮現出一種怪異的想法:真傻啊!還要建設什麼呢?我完全陷在一種憂鬱的狀態中。那顆原子彈不是唯一的,要再生產很容易,因此人類前途黯淡,因為我早已看見—很早、比其他樂觀分子都要早就看到:國際關係以及人們的處事態度與爆炸前並無差異,衝突與戰爭將會繼續下去,所以我那時候很肯定,原子彈將很快再被動用。因此我惶惶不安,認定一切都是愚昧無知的。看到有人在造橋,我就說:「他們什麼都不懂。」我真的相信,建造什麼都是愚蠢的,因為即將被毀滅,但他們不知道。我看到任何工程在進行時,都會浮現出一種怪異的想法:真傻啊!還要建設什麼呢?我完全陷在一種憂鬱的狀態中。

  37. 如果你期待科學可以提供:人類到底是什麼?人類要往哪裡去?宇宙有什麼意義?這些哲學問題的答案,那麼,我想你會很快地陷入迷惘,轉而想去尋求一些荒謬離奇的答案。如果你期待科學可以提供:人類到底是什麼?人類要往哪裡去?宇宙有什麼意義?這些哲學問題的答案,那麼,我想你會很快地陷入迷惘,轉而想去尋求一些荒謬離奇的答案。 科學的精神講求理解,我不知道科學家如何接受一個荒謬離奇的答案。總之,我不清楚。但是如果你思考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探索,盡我們所能地去了解這個世界。 人們問我:「你正在尋覓物理的終極定律嗎?」不,我不這麼做,我只是觀察著,想更多地探索這世界的事物,如果最後發現一個簡單又能夠解釋一切的定律,就讓它存在,那是很美好的。

  38. 七、懷疑和不確定 如果你期待科學可以提供:人類到底是什麼?人類要往哪裡去?宇宙有什麼意義?這些哲學問題的答案,那麼,我想你會很快地陷入迷惘,轉而想去尋求一些荒謬離奇的答案。

  39. 假使我們最後發現,大自然就像一個百萬層的洋蔥,我們揭開它重重疊疊的面紗之後,依然一無所得,那也只能如此了。不管如何,它的本質就是如此,大自然依自己的方式呈現,因此進行研究時,除了多所探討之外,不應預先設定研究結果。如果你的問題是:為什麼你想要多加探討?假如你認為多加探討,就可以解決深刻的哲學問題,那麼你可能錯了。說不定就算更明瞭大自然的特性,還是不能為你的問題找到答案。但我並不如此,我對科學的興趣,只不過單純地想要探索這世界,探索得越多,就越可能有新的發現。假使我們最後發現,大自然就像一個百萬層的洋蔥,我們揭開它重重疊疊的面紗之後,依然一無所得,那也只能如此了。不管如何,它的本質就是如此,大自然依自己的方式呈現,因此進行研究時,除了多所探討之外,不應預先設定研究結果。如果你的問題是:為什麼你想要多加探討?假如你認為多加探討,就可以解決深刻的哲學問題,那麼你可能錯了。說不定就算更明瞭大自然的特性,還是不能為你的問題找到答案。但我並不如此,我對科學的興趣,只不過單純地想要探索這世界,探索得越多,就越可能有新的發現。

  40. 另外的問題,就是如何判別真假。按照科學的觀點或我父親的觀點,我們應該睜大眼睛,看看什麼是真的,什麼可能不是真的。當你開始懷疑,且提出疑問,你就不會輕易相信別人的說法了。對我而言,尋求真相,提出懷疑,早已是我靈魂裡非常根本的部分了。另外的問題,就是如何判別真假。按照科學的觀點或我父親的觀點,我們應該睜大眼睛,看看什麼是真的,什麼可能不是真的。當你開始懷疑,且提出疑問,你就不會輕易相信別人的說法了。對我而言,尋求真相,提出懷疑,早已是我靈魂裡非常根本的部分了。 我能接受懷疑、不確定與有所不知。我覺得有所不知,比知道許多答案,而答案可能全錯的有意思多了。我知道很多近似的答案、可能正確的信念,我對不同的事物有著不同程度的見解,但我不對任何事情有著絕對確定的看法。我不懂的事甚多,例如「人類的存在到底有何意義?」這類問題。

  41. 我會用心去思考這些問題,但如果找不到解答,那麼我會把它擱置一邊。我並不是非要找到答案不可的。我不會因「有所不知」而害怕,不會因我在這個神祕奧妙的宇宙裡找不到意義而害怕。就我所知,這世界本來就沒有確定的意義。但這不會使我恐懼。我會用心去思考這些問題,但如果找不到解答,那麼我會把它擱置一邊。我並不是非要找到答案不可的。我不會因「有所不知」而害怕,不會因我在這個神祕奧妙的宇宙裡找不到意義而害怕。就我所知,這世界本來就沒有確定的意義。但這不會使我恐懼。

  42. 美感意識:指對美的感受、知覺與想像等。 大英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 ( Encyclopedia00 Britannica),西元一七六八年於蘇格蘭 愛丁堡發行,是以英文編纂的最古老百科全書,在教育和學習領域方面,是極為重要的工具書。 雷龍:一種草食性恐龍,體型龐大,身長可達二十四公尺,重至三十五公噸。四足粗笨,有如象足。頭部僅有六十公分左右,頸部及尾部甚長。移動時會發出如雷的巨響,因而得名。

  43. 霸王龍:一種肉食性恐龍,體高可達十四公尺,體重約十公噸,後腳粗大強壯,前肢既小又短,是恐龍中最殘暴的,又稱暴龍。霸王龍:一種肉食性恐龍,體高可達十四公尺,體重約十公噸,後腳粗大強壯,前肢既小又短,是恐龍中最殘暴的,又稱暴龍。 寄生:生物學上指依附於他物生存的生物。 紐約時報: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是西元一八五一年創刊於美國紐約的報紙,在全世界發行,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肩章:別在制服肩部,表示官階的徽章。 位階:職位階級。

  44. 「沒有任何證據」一句:西元一九三九年十月,愛因斯坦上書羅斯福總統,提出納粹 德國企圖研發原子彈的警告,呼籲政府應密切重視當時科學界核分裂研究的進展,並應編列經費支援核分裂的研究,勿讓德國搶先。 歐本海默:歐本海默(Robert 0 Oppenheimer,1904~1967),美國物理學家,西元一九四二年擔任「曼哈坦計畫實驗室」主任,從事原子彈研發,有「原子彈之父」的稱號。 洛斯阿拉摩斯:洛斯阿拉摩斯(Los Alamos),位於美國 新墨西哥州,為荒漠地區,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所在地。

  45. 殫精竭慮:用盡精力和心思。殫,音ㄉㄢ。 廣島:日本城市名,位於本州島,瀕瀨戶內海,為日本大商埠之一。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遭美國原子彈轟炸,受到極大的破壞,估計約八萬市民罹難。兩天後,美國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在八月十五日宣布投降。 日本原子彈紀念碑

  46. 妻子剛剛過世:費曼的妻子艾琳 (Arline Greenbaum)於西元一九四五年六月,因肺結核過世,年二十五歲。 惶惶不安:極度恐懼不安的樣子。 荒謬離奇:荒唐錯誤,奇異而不尋常。

  47. 深度鑑賞 • 文體主旨 • 課文賞析 • 寫作技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