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 中文名称 】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 英文名称 】 :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 SWFC )    【 建筑位置 】 :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Z4-1 号地块 。    【 开工日期 】 : 1997 年年初首次开工;后遭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停工,于 2003 年 2 月工程复工。   

shal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中文名称】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英文名称】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SWFC)    【建筑位置】 :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4-1号地块 。    【开工日期】 :1997年年初首次开工;后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停工,于2003年2月工程复工。    【竣工日期】 : 2008年8月29日。   【用地面积】 : 30,000 ㎡ 。    【占地面积】 : 14,400 ㎡。    【建筑面积】 : 381,600 ㎡。    【建筑层数】 : 地上101层、地下3层 。   【建筑高度】 : 492米 。    【结构形式】 : 钢筋混凝土结构(SRC结构)、钢结构(S结构)。    【建筑造价】 : 1050亿日元(73亿人民币)

  3.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投资单位】 : 森海外株式会社(Forest Overseas Co., Ltd.) 。 【建筑设计】 : KPF建筑师事务所 。   【结构设计】 : 籁思理·罗伯逊联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 。    【设计单位】 :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施工单位】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联合体。   【所获荣誉】 : 2008年竣工的最佳高层建筑(美国芝加哥“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宅委员会”评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8In13wKSOA/

  4. 建设过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Shanghai global financial hub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Mori Building Corporation)为中心,联合日本、美国等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50亿日元(逾10亿美元)。原设计高460米,工程地块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8.16万平方米,比邻金茂大厦。1997年年初开工后,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工程曾一度停工。2003年2月工程复工。但由于当时中国台北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厦,超过环球金融中心的原设计高度。由于日本方面兴建世界第一高楼的初衷不变,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环球金融中心比原来增加7层,即达到地上100层,地下3层,楼层总面积约377,300平方米。

  5. 建设过程

  6. 楼层规划 大楼楼层规划为地下2楼至地上3楼是商场,3~5楼是会议设施,7楼至77楼为办公室,其中有两个空中门厅,分别在28~29楼及52~53楼,79~93楼是酒店,将由凯悦集团负责管理,90楼设有两台风阻尼器,94至100楼为观光、观景设施,共有三个观景台,其中94楼为“观光大厅”,是一个约7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及观景台,可举行不同类型的展览活动,97楼为“观光天桥”,在第100层又设计了一个最高的“观光天阁”,长约55米,地上高达474米,超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的观景台,超过杜迪拜的迪拜塔观景台(地上440米),成为未来世界最高的观景台。

  7. 五大之最 • 屋顶高度世界第一:492米,超过了之前屋顶高度世界第一的台北101大楼(480米)。    • 人可达到高度世界第一:474米,大楼100层的观光天阁是世界上人能到达的最高观景平台。    • 世界最高中餐厅:416米,设在93层的中餐厅,将成为全球最高中餐厅。    • 世界最高游泳池:366米,设在85层的游泳池,将夺得“世界最高游泳池”称号。    • 世界最高酒店:设在大楼79至93层的柏悦酒店,将成为世界最高酒店。

  8. 建筑成就 塔楼核心筒和巨型柱施工世界先进 超高层建筑施工采用自行开发研制的整体提升钢平台模板体系和进口的液压自动爬模体系,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塔楼核心筒和巨型柱结构施工中发挥了独特作用。运用这些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创出了塔楼核心筒和巨型柱施工的世界先进水平。

  9. 建筑成就 混凝土一次泵送至492米 高强度、高耐久、高流态、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中见奇效,刷新了一次连续40个小时浇筑主楼底板3万余立方混凝土的国内房建领域新纪录和混凝土一次泵送至492米高空的世界纪录。 225.40吨可吊至500米高空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吊装中采用的2台M900D塔吊,是目前国内房建领域中起重量最大、高度可达500米的巨型变臂塔吊,塔吊总重量达225.40吨。大厦封顶后,该塔吊将在500米高空拆卸,这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先例。

  10.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技术亮点 建筑内的91台直梯中采用了39台双层轿箱式电梯,大大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运送能力。其中的24台为层间距可自动调整的超级双层轿箱电梯,可以在不同层高的楼层准确停止。 最快的电梯速度达到10米/秒,是世界上最快的双层轿箱式电梯,从地下1层到95层只需1分钟左右。另外还装备了能把汽车运送到高层区的电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电梯采用东芝、日立、奥的斯和蒂森克虏伯这四个品牌。 在建筑的供电方面,通过3万5千伏3路的变电设备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并且有足够的容量满足各租户增设电源的需求。在应急供电方面,除了大楼共用的应急用发电机之外,还预留了4处可安装1,500kVA租户专用发电机组和1处500kVA发电机组的空间。 外墙采用了多层玻璃的铝制幕墙,提高建筑内部的节能效果。大楼使用的幕墙数量达到10,618组(相当于约4万块玻璃)。

  11. 安全与抗震性能 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设计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设计委托给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领域享誉全球的美国结构设计事务所赖思理·罗伯逊联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可靠性。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核心部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核心筒以及外围由巨型柱、带状桁架和斜撑组成的外围巨型结构,两者之间通过伸臂桁架加以连接,提高抗震和抗强风的安全性能。 外围巨型结构等主要框架结构由柔韧性强的钢构件和高强度的混凝土组成。阿塞洛·米塔尔和宝钢为两家主要的钢材供应商。 地下部分埋有2,271根桩基,上面铺设4.5米厚的耐压板,以支撑巨大的建筑物。桩基最长的约78米,重达17吨,这些桩基所用的钢管总重量约为2万吨。如将所有桩基连接起来,其长度将达88.67公里。 为减轻因强风所造成的建筑物摇晃,在建筑物的90层安装了2台由重达150吨的配重所组成的风阻尼器,以确保强风时建筑物内的居住性和舒适性。

  12. 安全与抗震性能 2)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抗震性能和防震措施 一直以来,森大厦的建筑物设计标准都要比普通标准高出一个等级,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完全符合中国的建筑物抗震标准,并具备足够的抗震性能。而且抗震性能提高到了即使地震发生之后依然能够继续使用的水平。 在中国国内,不同地区设定的建筑物抗震标准不尽相同,而上海制定的标准为抗烈度7级的地震。在对1:50的模型进行加振实验后表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可以抵御烈度8~9级的地震。(经中国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审核) 另外,对于长周期地震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安装有摆式探测装置,当探测到长周期地震动时,会根据需要让电梯紧急停止在最近的楼层,安全疏散电梯内的人员。

  13. 防灾及逃生方案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等级为一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由于本建筑高度达到492米,在防火设计中采取的特殊防火措施,经过国家消防主管部门专门论证。 大楼内每12层设置了共7层(18、30、42、54、66、78、90层)的“避难广场层”,通过加压防烟系统阻止浓烟进入避难广场层,从而确保灾难发生时的安全性。

  14.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破解九大技术难题 难题之一:环球金融中心的主体结构是什么样的?这么高的楼,如何支撑和受力? 难题之二:环球金融中心施工中,没有搭建脚手架,到了300米以上的高处,工人又如何施工呢? 难题之三:超高施工,大量混凝土怎样运上施工现场? 难题之四:环球金融中心用了两台目前国内房建领域起重量最大的巨型变臂塔吊,总重量达225.4吨,在大厦封顶后,位于高空的塔怎么处理? 难题之五:超高层建筑大多有一个缺点——越高处摇晃感越明显,环球金融中心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呢? 难题之六:环球金融中心工程造型独特,变截面多,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保持建筑物从始至终都是垂直的呢? 难题之七:作为超高层摩天大厦,确保施工质量的难度非常大,如何实现方便快捷的工程验收? 难题之八:施工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运送到高空? 难题之九:楼层过高,施工中如何应对用电和用水难题?

  15. 难题之一:环球金融中心的主体结构是什么样的?这么高的楼,如何支撑和受力?   环球金融中心由三维巨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和伸臂钢桁架组成三重结构体系。楼面的受力通过楼层间小型钢柱传递到带状桁架及巨型斜撑,然后传递到巨型柱,最后传递到基础底板。

  16. 难题之二:环球金融中心施工中,没有搭建脚手架,到了300米以上的高处,工人又如何施工呢?   在超高处施工,靠的是一个“移动操场”,术语叫“整体提升钢平台”。工人们就在钢平台上操作,完成一层,提升一层。但环球金融中心的体形变化很多,随着楼层增加,建筑立面不断发生变化。为此,这个“移动操场”不时在空中“解体拼装”。

  17. 难题之三:超高施工,大量混凝土怎样运上施工现场?   建造大楼,混凝土不可少。高强度、高耐久、高流态、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中见了奇效。建造“环球”混凝土使用有两个难点:一是用得多,二是送得高。用得多,主要是环球金融中心的基坑浇注。大楼造得高,基坑就要挖得深。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基坑,直径100米,高4.5米,需要2.89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建设者42小时内一次连续浇注成功,创造了世界纪录。送得高,是因为大楼高492米,把混凝土“打”上楼顶,要费不少心思。运送过程中,混凝土不能凝固,于是施工单位想方设法,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添加剂”,既不影响质量,又能让混凝土延缓凝固,以便用高压泵一次性送上492米高度。

  18. 难题之四:环球金融中心用了两台目前国内房建领域起重量最大的巨型变臂塔吊,总重量达225.4吨,在大厦封顶后,位于高空的塔怎么处理?   大厦封顶后,这两台塔吊将在500米高空现场拆卸,拆卸后一块块吊回地面,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尚无先例。

  19. 难题之五:超高层建筑大多有一个缺点——越高处摇晃感越明显,环球金融中心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呢?   环球金融中心高耸入云,大厦主体尤其是顶部如何抵御强风带来的摇晃成为关键。据介绍,大厦的设计者为减轻结构顶部的风压,在顶部设置了倒梯形的“风洞”。此外,环球金融中心第90层还设置了两个“阻尼器”,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所谓“阻尼器”,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探索强风的装置。强风来时,通过计算机控制装置内部重约150吨的配重物体,可抑制建筑物因强风引起的摇晃。通过引入阻尼器,将能使强风时加在建筑物上的加速度(重力)降低40%左右。安装的阻尼器的减振性能达到了日本建筑学会关于建筑物振动的舒适性性能指标,这也是此类规模超高层建筑的最高标准。

  20. 难题之六:环球金融中心工程造型独特,变截面多,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保持建筑物从始至终都是垂直的呢?   建筑物垂直偏差控制极为重要。建设者在激光铅直仪控制塔楼同心度的基础上,还应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复核、校正、控制大厦的垂直度。 难题之七:作为超高层摩天大厦,确保施工质量的难度非常大,如何实现方便快捷的工程验收?   参与施工的中建总公司股份公司针对该工程在国内首次使用了自行研发的“多媒体远程工程质量验收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协同能力,达到验收及时、客观且省时的效果。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即可验收工程质量,小至钢结构焊缝都清晰可见,检查记录自动生成电子文档,便于检索。

  21. 难题之八:施工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运送到高空?   该工程吊装共安装3台大型内爬式塔吊。为了避免3台塔吊大臂在空中运转时相撞,成功构建了塔吊防撞体系。该工程施工电梯布置主要是为施工人员提供上下交通及散体材料的垂直运输,共采用7部施工电梯(其中1部直达94层),并提前启用了消防电梯替代临时电梯。受建造高度和结构形式制约,施工电梯不能到达建筑物的建造高度,因此,施工电梯必须采取“接力”的形式,通过转运才能将材料和人员运送到施工楼层;为了提高功效,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施工电梯必须尽可能达到较高的高度。 难题之九:楼层过高,施工中如何应对用电和用水难题?   临时用电输送半径超过了低压供电范围,为了减小低压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将一台临时变压器安置在主楼的42层,成功解决了电压降的问题;为了将临水供到约500米的高空,采用5段5个接力水箱(20立方米)供水,为大楼施工、消防用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2. 我眼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从东方明珠到金茂大厦,再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栋栋直冲云霄的高楼在浦江畔拔地而起,不论是他们的建筑技术,还是所产生的建筑艺术,都让我为之深深陶醉。在我看来,这一栋栋建筑的产生,不仅是建筑技术的不断突飞猛进,更是人类在不断向天空迈进。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既是上海的又一标志,也是中国面向国外的一面旗帜。在建设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所遇到的问题,所解决的难题,所创造的技术,将为以后的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借鉴和帮助,也为我们探索无穷的天际带来了新的力量!

  23. 谢谢您的观看 09工管1班 王忆 090145300 参考资料多来自网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