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232 Views
中史科習作. 安史之亂. 陳雅旋中二望 (05). 安史之亂對當代政治、社會、經濟三方面之影響 :. 安史亂後,地方軍力繼續擴展,令中央難以控制,遂演為藩鎮割據,速成唐之衰亡。 宦官乘安史之亂得以掌握禁軍,左右朝政,又與大臣互相勾結,排斥異己,釀成宦官之禍,朋黨之爭。. 政治方面:. 社會方面:. 黃河流域,經多年戰亂,破壞不已,使中國社會之經濟、文化重心繼續向南遷移。 交戰區域,人民不死於兵燹,則流亡他方,出現土地荒蕪,人口銳減情況。. 1 .亂後物資短缺,造成物價飛漲現象,如米價比開元之時上漲 300 多倍,可見情況之嚴重。. 經濟方面:. 安史之亂之經過.
E N D
中史科習作 安史之亂 陳雅旋中二望(05)
安史之亂對當代政治、社會、經濟三方面之影響:安史之亂對當代政治、社會、經濟三方面之影響: • 安史亂後,地方軍力繼續擴展,令中央難以控制,遂演為藩鎮割據,速成唐之衰亡。 • 宦官乘安史之亂得以掌握禁軍,左右朝政,又與大臣互相勾結,排斥異己,釀成宦官之禍,朋黨之爭。 政治方面:
社會方面: • 黃河流域,經多年戰亂,破壞不已,使中國社會之經濟、文化重心繼續向南遷移。 • 交戰區域,人民不死於兵燹,則流亡他方,出現土地荒蕪,人口銳減情況。
1.亂後物資短缺,造成物價飛漲現象,如米價比開元之時上漲300多倍,可見情況之嚴重。1.亂後物資短缺,造成物價飛漲現象,如米價比開元之時上漲300多倍,可見情況之嚴重。 經濟方面:
安史之亂之經過 • 天寶14年(公元 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造反,自范陽南下,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很快攻陷洛陽。 • 天寶15年正月,安祿山自稱大燕皇帝,攻破潼關,玄宗倉皇奔蜀,途中發生軍變,殺楊國忠、楊貴妃於馬蒐驛。
安史之亂產生之背景 • 節鎮權重:玄宗即位初年,為鎮撫外族,在邊疆設立十節度使要職,使其擁有軍事、政治及財政大權,引至內輕外重,朝廷不能控制。 • 胡人勢大:李林甫為杜塞邊將入相之路,向玄宗進言,盡用胡人任節度使,使胡人勢力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