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40 Views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形态教研室解剖组. 体 循 环 的 静 脉 内 容 提 要 一、体循环静脉的特点: (六)胸部的静脉: 二、组成: 四、下腔静脉系: 三、上腔静脉系: (一)主干: (一)组成: (二)下肢的静脉: (二)主干: (三)盆部的静脉: (三)头、颈部的静脉: (四)腹部的静脉:
E N D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形态教研室解剖组
体 循 环 的 静 脉 内 容 提 要 一、体循环静脉的特点: (六)胸部的静脉: 二、组成: 四、下腔静脉系: 三、上腔静脉系: (一)主干: (一)组成: (二)下肢的静脉: (二)主干: (三)盆部的静脉: (三)头、颈部的静脉: (四)腹部的静脉: (四)锁骨下静脉: (五)肝门静脉系: (五)上肢的静脉:
特 点 1、有浅、深之分: 浅静脉(皮下静脉):居皮下、数量多、不与动脉伴行。 深静脉(固有静脉):居固有筋膜的深面或体腔内、多与 同名的动脉伴行。 2、静脉间有丰富的吻合,可在某些部位形成静脉网或静脉丛。 3、管腔内有半月形向心开放的静脉瓣。 4、壁薄、弹性小、腔较同级的动脉的大、血液容量大、血流缓 慢、压力较低。 5、几种特殊结构: 硬脑膜窦 板状(障)静脉 骨松质
组 成 上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 心静脉系
上 腔 静 脉 系 (一)组成:由收集头、颈、上肢、胸壁和部分胸腔脏器血液 回流的静脉组成。 (二)主干: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 (三)头颈部静脉: 1、颈内静脉:为颈部最大的静脉干。 ⑴起始、行程: ⑵主要属支: 2、颈外静脉:为颈部最大的浅静脉。
为一粗短的静脉干,成人长约5~7cm、口径1.7~1.9cm,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关节处后方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的右侧垂直下降,至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在入心前还接纳奇静脉的血。为一粗短的静脉干,成人长约5~7cm、口径1.7~1.9cm,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关节处后方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的右侧垂直下降,至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在入心前还接纳奇静脉的血。 静脉角☆ 右头臂静脉 左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头臂静脉 1、位置: 2、构成: 3、接纳范围:
起始、行程 上端在颈静脉孔处续乙状窦,行于颈动脉鞘内,先后沿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外侧下降,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颈内静脉口径平均约1.3cm、最大可达2.4cm。
主要属支 颅内支:通过颅内及硬脑膜窦收集脑膜、脑、眼及颅骨的 血液(详见中枢神经系统)。 颅外支:包括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舌静脉、咽静脉及甲状腺上、中静脉。 内眦静脉 面静脉 下颌后静脉 颈外静脉 颈内静脉
颅内外静脉交通 颈外静脉 在耳下方 由下颌后 静脉的后 支、耳后 静脉、枕 静脉汇合 而成,沿 胸锁乳突 肌表面下 行至其下 端后方穿 颈深筋膜 注入锁骨 下静脉。 颈外静脉位置表浅且恒定、在皮下可见,临床儿科常在此作静脉穿刺。
面 静 脉(facial vein) 起于内眦静脉、与面动脉伴行,在下颌角处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下行至舌骨大角处注入颈内静脉。 面静脉自口角以上缺少静脉瓣,且借内眦静脉、眼静脉或经面深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 途径一:面静脉→内眦静脉→眼上、下静脉→海绵窦 途径二:面静脉→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海绵窦 ☆危险三角:境界 特点 临床应用
锁骨下静脉在 第1肋的外侧续 于腋静脉,与 同名的动脉伴 行,在胸锁关节 的后方与颈内静 脉汇合成头臂静 脉。 锁骨下静脉穿刺
上肢的静脉 1、深静脉: 2、浅静脉: ⑴头静脉 ⑵肘正中静脉 ⑶贵要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胸部的静脉 奇静脉 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椎静脉丛
椎内、外静脉丛 前静脉丛 后静脉丛
下 腔 静 脉 系 (一)主干: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二)下肢的静脉: 1、深静脉: 2、浅静脉: (三)盆部的静脉: (四)腹部的静脉: (五)肝门静脉系: 1、组成: 2、肝门静脉的组成: 3、特点: 4、主要属支: 5、侧枝循环:
下腔静脉为人体最大的静脉干,在L4-5体的前方由左右髂总静脉下腔静脉为人体最大的静脉干,在L4-5体的前方由左右髂总静脉 汇合而成,沿脊柱右前方、腹主动脉右侧上升、经肝的腔静脉 窝,穿膈的腔静脉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借各级属支收集下 肢、盆部、腹部的血液。
大、小隐静脉 大、小隐静脉 易好发屈张
大 隐 静 脉 的 五 条 属 支 旋髂浅静脉 腹壁浅静脉 阴部外静脉 股外侧浅静脉 股内侧浅静脉
盆 部 的 静 脉 1、主干:髂总静脉: 在骶髂关节的前面由 髂内、外静脉汇合而 成,斜向上至L4-5右 前方与对侧的汇合成 下腔静脉。 2、主要属支: (1)髂内静脉: (2)髂外静脉: 髂总静脉长约4-7cm, 一般左侧的长于右侧的。
髂内静脉与髂内动脉伴行、短而粗,其属支分脏、壁支。髂内静脉与髂内动脉伴行、短而粗,其属支分脏、壁支。 收集各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脏支在器官的周围 形成广泛的静脉丛,如:膀胱静脉丛、子宫静脉丛、直肠 静脉丛等。
髂外静脉 续于股静脉, 伴同名的动脉, 收纳同名动脉分 布区域的静脉血。 其主要属支有腹壁 下静脉。
腹部的静脉 1、主干:下腔静脉。 2、主要属支: (1)壁支: 膈下静脉(1对) 腰静脉 (4对) (2)脏支:成对的器官和肝的血液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不成对的器官(肝除外)先汇合成肝门静脉,入肝 后再汇入下腔静脉。 ①肾上腺静脉:左入左肾静脉 ,右入下腔静脉。 ②肾静脉:起自肾门,在肾动脉前方 向内侧走行入 下腔静脉。左侧的长于右侧的。除收集肾的血,还收 集左睾丸(卵巢)静脉、左肾上腺静脉。 ③睾丸静脉:起自睾丸、附睾,在精索内彼此吻合成 蔓状静脉丛。在腹股沟管深环处合成睾丸静脉,与同 名的动脉伴行。右→以锐角注入下腔静脉、左→以直 角注入左肾静脉。(睾丸静脉曲张左侧多见) ④肝静脉:2~3支(为肝左、中、右静脉)。
1、组成:由肝门静脉 及其属支组成。 2、肝门静脉:为一短 而粗的主干,长约6~8 cm、直径约1.25cm, 在胰头的后方由肠系 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 合而成。 肝 门 静 脉 系
国人资料显示肝门静脉的合成类型 Ⅰ型(52.0%):由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合成,肠 系膜下静脉注入脾静脉。 Ⅱ型(13.29%):由肠系膜上、下静脉、脾静脉共 同合成。 Ⅲ型(34.69%):由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合成,肠 系膜下静脉注入肠系膜上静脉。
3、肝门静脉系的特点: ⑴收集腹腔内除肝外的所有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 ⑵肝门静脉系及其属支一般无静脉瓣,故当门脉高压 时,血液可发生逆流; ⑶起、止点均为Capillary; ⑷门静脉中营养物质丰富; ⑸有三个侧枝循环与上、下腔静脉吻合。
4、主要属支: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冠状静脉) 胃右静脉(幽门静脉) 脾静脉 胆囊静脉 附脐静脉 上
5、侧枝循环: 1、部位: 食管下段 脐周 直肠上段 2、途径: 3、临床应用:
⑴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 →奇静脉→上腔静脉 ⑵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 →直肠静脉丛→直肠上、下静脉→髂内静脉→ 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⑶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 → 胸腹壁静脉 腹壁上静脉 →胸外侧静脉→胸廓内静脉 →上腔静脉 腹壁浅静脉 腹壁下静脉 →大隐静脉→髂外静脉 →下腔静脉
【主要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学》本科四版教材;【主要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学》本科四版教材; 《外科学》本科四版教材; 《格氏解剖学》第38版。 【思考题】1、肝硬化晚期的病人,为什么会 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2、某一阑尾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从其左 大隐静脉注入Penicilline,试述药物在体内经 血液循环的途径。(用箭头表示) 【预 习】淋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