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49 Views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 生命教育之積極人生 EQ 有效親子溝通法 江耀華先生 香港城市大學導師 復和綜合服務中心董事. EQ 的五項構成要素.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對什麼產生反應;為了幸福地生活,如何使用感情。 巧妙地操縱自己的感情 控制衝動、適度發怒、緩和不安、安定情緒。 激發自己的幹勁 熱情與衝力、失敗時的樂觀與希望。. 感情投入 感受到別人未掛在嘴上的感情,能夠給予回應。 人際關係的建立
E N D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 生命教育之積極人生 EQ有效親子溝通法 江耀華先生 香港城市大學導師 復和綜合服務中心董事
EQ的五項構成要素 • 了解自己 • 了解自己對什麼產生反應;為了幸福地生活,如何使用感情。 • 巧妙地操縱自己的感情 • 控制衝動、適度發怒、緩和不安、安定情緒。 • 激發自己的幹勁 • 熱情與衝力、失敗時的樂觀與希望。
感情投入 • 感受到別人未掛在嘴上的感情,能夠給予回應。 • 人際關係的建立 • 巧妙地應付人類感情的反應,有效地提升雙方面的關係。
測量EQ的六種輔助測驗 • 共感性 • 我們經由言語、表情等的交流,了解他人的內心。此外,即使他人不要求,我們也會將他們的心融入自己的感情之中。不僅僅融入而已,好像就和對方有相同的感覺,能夠察覺對方的心情。這就是共感性,感情投入。
自我認知力 • 自己的優點是不是被缺點遮住了?自己是不是太自負了?自己是不是被騙了?自己是不是做了超過能力範圍的事?……等等,這種隨時反省的工夫很重要。 • 自我統制力 • 耐性強度 • 自古以來,成功者都是靠堅強的毅力達到目標的。好運不可能從天而降,只有耐性強的人,才能憑堅強的意志力掌握幸運。
柔軟性 • 頭腦柔軟的人能夠充份轉變,不論遭遇任何狀態,均能應付。換句話說,頭腦柔軟,則適應性良好。 • 樂觀性測驗
EQ:情緒智慧 • 情緒的力量首重合適性 • 有人是情緒的被動回應者甚至擴大者。 • 有人是情緒的主動控制者 • 家長必須明白,子女對自己觀察入微,他們日後對事物的情緒反應是家長情緒的寫照。
子女成長今時不同往日 • 從前為生存而生活,現在是為質素而生活。 • 以前吃不吃是生存的問題,現在吃不吃是享受及口味的問題。 • 現在是感性消費,情緒的年代。
EQ有效溝通法之兩個基石及層次 表面層次(技巧) 1. 不要否定子女的情緒;接納並且回應情緒與期望。 2. 減少說教;把情緒轉換成語言。 3. 減少批評及建議;制止錯誤的行為時也要接納情緒。
EQ有效溝通法之兩個基石及層次(續) 4. 講情緒;不要單純發洩。 5. 不要指責;描述情境。 6. 不要過份多言;提供一個動作或訊號代替。 7. 必要指責前;提供合理的警告
EQ有效溝通法之兩個基石及層次(續) 深入層次(信念、價值及規條) 1.我的子女應該努力讀書(或許) 2.我的子女應該聽聽話話(或許) 3.我的子女應該成熟穩定(或許)
EQ有效溝通法之兩個基石及層次(續) 您認為那些是理智而理想法呢? 您認為那些信念及規條較易落實呢?
EQ有效溝通法之兩個基石及層次(續) 審視信念、價值觀及規條的好處是: • 讓自己處事更有理性; • 將情緒作為有用的武器; • 作情緒的主人。
處理情緒 –改變的火種 • 不沈迷,不抵抗,善用情緒創造更豐富的關係 • 將怒氣用為改變的火種 • 我為何有這種感覺 • 我想要改變什麼 • 我該如何釋懷這種感覺 • 這是誰的問題?我的問題有多少?他們的問題有多少? • 我自己對問題作了什麼揣測
五個原則 • 克制處罰或指責的欲望 • 改善情況 • 適度地溝通你的感覺 • 改善關係並促進溝通 • 避免重蹈覆轍
巧妙應付別人難以處理的情緒 • 尊重情緒的溝通 • 在別人發洩情緒時, 應該包容, 忍耐 • 鼓勵你喜歡的行為 • 擺脫權力之爭 • 不要報復 • 避免嘮叨及批評
如何與孩子溝通 父母對親子溝通的認知 • 溝通的技巧要經過學習 • 非語言的溝通也是溝通的一種 • 不要把溝通變成爭吵 • 不要把溝通變成嘮叨和說教 • 溝通是一種委婉、清楚、明確、愉快的過程
如何與孩子溝通 (續) 親子溝通的型態 • 權威型的親子溝通 • 感情型的親子溝通 • 平衡型的親子溝通
如何與孩子溝通 (續) 親子溝通的原則 • 願意接納 • 支持關懷 • 開明容忍
如何與孩子溝通 (續) 親子溝通的方法 • 提問題 • 說明 • 促進 • 請求 • 探討 • 建設
如何與孩子溝通 (續) 親子溝通的言詞 • 言詞實際合理 • 用詞文雅高尚 • 語氣平和 • 語詞直接明確
如何與孩子溝通 (續) 親子溝通的注意事項 • 溝通時多做假設觀察 • 溝通時少用批評多讚美 • 運用孩子易懂的語言 • 對事不對人 • 重視現實、啟發創意 • 用三明治方式指責或批評
如何輔導幼兒的情緒發展 • 鼓勵孩子學習正向的情緒 • 該孩子在溫暖、鼓勵、誠實、讚美、幸福、接納、公平、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 避免劇烈的情緒刺激 • 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 促進孩子智能發展 • 增進孩子身心健康
如何輔導幼兒的情緒發展 (續) • 增進孩子社會互動的經驗與能力 • 擴大孩子的興趣範圍 • 增養孩子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 指導孩子學習自我調整及控制情緒 • 協助孩子發展高級的情感 • 成人良好的情緒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