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712 Views
妊娠生理.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教研室. 目的与要求 : 1 、 熟悉卵子从受精到受精卵的运输、发育、着床过程。 2 、熟悉胎盘的形成,掌握胎盘的功能。 3 、熟悉胎膜、脐带和羊水的形成及功能。 4 、了解妊娠期生殖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及 泌尿系统的变化。 5 、了解胎儿发育的生理特点. 妊娠 (pregnancy) :. 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临床是以未次月经的第 1 日作为妊娠的开始。 全过程 10 个妊娠月 , 40 周, 280 天。. 一、受精、受精卵发育、输送、着床. 排卵. 受精. 着床. 发育输送.
E N D
妊娠生理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教研室
目的与要求:1、熟悉卵子从受精到受精卵的运输、发育、着床过程。2、熟悉胎盘的形成,掌握胎盘的功能。3、熟悉胎膜、脐带和羊水的形成及功能。4、了解妊娠期生殖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及 泌尿系统的变化。5、了解胎儿发育的生理特点
妊娠(pregnancy): 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临床是以未次月经的第1日作为妊娠的开始。 全过程10个妊娠月,40周,280天。
一、受精、受精卵发育、输送、着床 排卵 受精 着床 发育输送
第一节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一、受精: 男女成熟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的结合过程。 受精时间:排卵后12小时内 受精过程:精子穿过卵母细胞透明带为受精开始。 精原核与卵原核融合为受精的完成。(24小时) 精子获能 顶体反应 卵泡发育到次极卵母细胞 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第一节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二、受精卵发育及输送 • 从相遇到受精结束24小时。M15 • 桑椹胚(早期囊胚):受精后第3天,M18 • 晚期囊胚:受精后第4天进宫腔,M19 • 受精卵着床:受精后第6—7天透明带消失,M21-22
第一节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三、着床 : 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受精卵着床。受精后6—7天开始,M21-22,11--12天完成,M26-27。 • 定位 、 粘着、 穿透、
第一节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着床条件 • 透明带消失 • 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 • 囊胚和子宫内膜必须同步发育 • 足够孕酮,使极短的敏感期 允许着床 5、 早孕因子防止排斥
第一节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四、蜕膜与囊胚的部位关系 • 底蜕膜 • 包蜕膜 • 真蜕膜 ——妊娠12周包、真蜕膜融合
胎儿 胚胎:妊娠前8 周,是主要器官分化形成时期。 胎儿:从第9周起,是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时期。
外生殖器已发生、 肠管已蠕动。 初具人形,B超可见 早期胎心搏动。 有呼吸运动,生活力差, 但加强护理可以存活。 面部毳毛已脱落,出生 后 有一定生活能力。 各器官均已发育, 皮下脂肪开始沉积。 胎儿成熟,身长约50厘米, 体重3000克以上,生活能力强. 从外生殖器可确定胎儿性别, 孕妇自觉有胎动。 出生后能啼哭和吸吮, 生活能力较好。 用听诊器可听到胎心音 可辨认胚盘与体蒂 胎儿发育特征 4周末 24周末 8周末 28周末 12周末 32周末 36周末 16周末 20周末 40周末
胎儿身长计算公式 • 妊20周前:身长(cm)=妊月2 • 妊20周后:身长(cm)=妊月 ×5 • 临床上可根据身长推测孕月大小
胎头结构 组成:由7块扁骨构成, 是胎儿通过产道最困难(最大)部分。 颅缝:矢状缝--两顶骨之间,前后方向, 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 囟门:前(大)囟门:菱形,位于胎头前方。 后(小)囟门:三角形,位于胎头后方。 径线:枕下前囟径(小斜径)--胎头通过产道的径线 枕额径--胎头衔接的径线。 枕颏径(大斜径) 双顶径(横径)--B超测此径可估计胎儿大小
颅缝与囟门 胎头径线
第二节:胎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二、胎儿生理特点 (1) • 循环系统 • 解剖学特点 • 血循环特点
第二节:胎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胎儿的生理特点(2)第二节:胎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胎儿的生理特点(2) • 血液:RBC:妊娠10周肝内生成;生命周期短。 HB : 由原始型向成人型过渡。 WBC:妊娠8周后出现,成为体内抗体的主要来源。 • 呼吸系统:出生前具备呼吸道、肺循环、呼吸肌发育 • 消化系统:妊娠16周,胃肠功能基本建立。 • 泌尿系统:妊娠11-14周肾有排尿功能,14周膀胱有尿 •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第6周发育 肾上腺:参与合成雌三醇 • 生殖系统及性腺分化发育: 男胎睾丸:妊娠第9周发育 女胎卵巢:妊娠11-12周发育
胎盘 胎膜 脐带 羊水 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 胎 儿 附 属 物
(一) 胎盘(placenta) 结构:呈圆盘状,分为两面。 母体面-粗糙,色暗红, 18-20个胎盘小叶。 子体面-光滑,灰白色,脐带附着中央或偏侧,血管分支呈放射状分布直达胎盘边缘。
绒毛膜是构成胎盘的 胎儿部分。分为叶状 绒毛膜 与平滑绒毛膜。 位于胎盘最内层,半透明, 无血管、神经及淋巴管的 光滑薄膜。 孕卵着床后的子宫 内膜称蜕膜。依部 位分底蜕膜、包蜕 膜、壁(真)蜕膜。 胎盘的形成 底脱膜 底脱膜 羊膜 羊膜 叶状绒毛膜 叶状绒毛膜 由 、 和 构成
(一)胎盘的形成 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 构成 羊膜 叶状绒毛膜 底蜕膜 1、羊膜——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最内层 。
2、叶状绒毛膜 •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 •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占妊娠足月胎盘的主要部分 • 内层:细胞滋养细胞——分裂生长 晚期囊胚—— 滋养层 M19外层:合体滋养细胞——执行功能 滋养层 胚外中胚层绒毛膜一级绒毛:合体细胞放射状排列,形成细胞中心索。 二级绒毛:形成间质中心索 三级绒毛:血管长入,建立胎盘循环
胎盘的血循环 胎儿血脐动脉—绒毛动脉—绒毛毛细血管网—绒毛间隙进行交换—脐静脉— 胎儿体内 母体血底蜕膜的螺旋小动脉—绒毛间隙(交换) 底蜕膜小静脉—回母血循环 胎盘血液循环动画 胎儿血与母血间隔:母血与胎血不直接相通,中间隔着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壁、绒毛间质、绒毛表面细胞层。
妊娠足月胎盘的大体结构 • 圆形或椭圆形 • 重450-650g • 直径16-20cm • 厚1-3cm • 分为胎儿面和母体面
胎盘的功能 • 1.气体交换 • 2.供给营养物质 • 3. 排泄功能 • 4.防御功能 • 5.合成功能
胎盘功能 • 物质交换部位——血管合体膜 • 物质转运方式: • 简单扩散——高浓度至低浓度,不耗能,O2 CO2 • 易化扩散——通过专一载体,GS的运转 • 主动转运——消耗ATP,氨基酸、铁 • 其他物质转运:大分子蛋白的细胞吞噬。
胎盘功能*** 气体交换: 简单扩散 营养物质供应:异化扩散与主动运转 排出胎儿代谢产物: 防御功能: 免疫球蛋白。病毒、药物 合成功能: 激素:蛋白激素、甾体激素) 酶
合成功能(1)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 人胎盘生乳素 HPL • 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 • 人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 HCT • 雌激素 E • 孕激素 P • 缩宫素酶 • 耐热性碱性磷酸酶 HSAP
合成功能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由合体滋胞分泌,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受精后第6天微量出现:约月经第20-21天受精后第10天母血中可测出:HCG-β(M24-25)妊娠6周容易检测。(》30ng/ml)妊娠8-10周高峰,持续10天下降产后2周内消失主要功能: 使月经黄体转化为妊娠黄体 促卵泡成熟 诱发排卵 保护胚胎不受母体免疫排斥
合成功能2、人胎盘生乳素( Humen placental lactogen,HPL)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链多肽激素妊娠5-6周母血可测出,妊娠34-36周达高峰,5-15 mg/L) 产后7天消失。主要功能: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为产后泌乳作准备; 抑制母体对葡萄糖的摄入,增加胎儿的能源: 增加母体蛋白质的合成。 促进胰岛素生成,提高母血胰岛素值。 参与代谢,促进胎儿发育。
合成功能(1) 3、雌激素 : 受精 月经黄体 妊娠黄体 妊娠10周前 ——————黄体产生雌二醇、雌酮; 妊娠10周后——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 妊娠末期——E3为非孕妇女1000倍。 E2及雌酮为非孕妇女100倍。 4、孕激素: 由妊娠黄体产生,妊娠10周后胎盘合体细胞是孕激素主要来源。 随妊娠进展,孕酮 逐渐增高。 孕酮代谢产物:孕二醇。 雌、孕激素在妊娠中的作用: 对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及乳腺的变化起重要作用。
胎儿胎盘单位产生雌三醇的途径 胎盘 胎儿 母体 孕烯醇酮 孕烯醇酮 胆固醇 肾上腺 硫酸脱氢表雄酮 肝 16α--羟化酶 16α--羟基硫酸脱氢表雄酮 16α-OH-DHAS (16α-OH-DHAS) 硫酸酯酶 16α-OH-DHA 芳香化酶 16α-羟基雄烯二酮 E3 E3
5、缩宫素酶 由合体细胞产生的糖蛋白,随妊娠进展而增多。胎盘功能不良时明显下降。 6、耐热性碱性磷酸酶: 由合体细胞分泌,随妊娠进展增多,产后消失。 意义:作为检测胎盘功能的指标?
(二) 胎膜(fetal membrane) 由羊膜、平滑绒毛膜与底蜕膜组成。有防止病原体进入宫腔,避免感染的作用。
(三) 脐带(umbilical cord) • 平均长约50cm,一端连于胎儿脐轮,一端附着于胎盘的胎儿面。 • 外层为羊膜,其中有 , 2条脐动脉。 1条脐静脉 • 脐带是母儿循环重要通道,受压可危及胎儿的生命。
定义:充满羊膜腔内的液体。不断进行交换而保持动态平衡。定义:充满羊膜腔内的液体。不断进行交换而保持动态平衡。 来源:孕早期主要为母血浆漏出液,孕中晚期胎儿尿液为重要来源。 性状:足月时约800–1000ml,弱碱性,略混浊。 功能:保护胎儿和保护母体。 (四) 羊水(amniotic fluid)
四、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子宫变化最大。 子宫体:随孕月逐渐增大变软。12周后进入腹腔,孕晚期呈右旋。 子宫峡部:伸展拉长成子宫下段,成软产道的 一部分。 宫颈、阴道、会阴:组织变软,色素沉着,分泌物增多。 卵巢:不排卵,月经不来潮。
(二)血液及循环系统: • 心脏:负担加重。血容量增加,孕32-34周达高峰(生理性贫血);心搏量增加;心率增快10-15次/分;心脏位置改变,大血管扭曲(心尖可闻收缩期杂音)等。 • 静脉压: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或痔;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 血液成分: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晚期白细胞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加。
(三)乳房: 乳房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出现蒙氏结节,孕后期可挤出少量初乳。 (四)其他系统: • 消化:早孕反应、胃肠胀气与便秘。 • 泌尿:孕早期与孕末期出现尿频;易患急性肾盂肾炎,右侧多见(右旋子宫压迫)。 • 体重:孕晚期每周体重增加不应超过500g,至妊足月时体重共约增加12.5Kg • 妊娠纹:(腹壁弹力纤维断裂)初孕妇紫红色,经产妇银白色。
再见了啊,有事来电话!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