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667 Views
审 计 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 本学科特点. 理论抽象 实践性强. 内容提要. 概述:第一章 审计基础理论与技术: 第二章至第九章 审计实务: 第八至十五章. 学习方法. 通读与精读 对比与归纳 理解与练习 融会贯通. 相关网站介绍. 审计资讯网站 和讯网: www.hexun.com/ 中国证监会: www.csrc.gove.cn 上海证券交易所 www.sse.com.cn 深圳证券交易所 www.szse.cn 巨潮信息资讯 www.cninfo.com.cn 国家审计署 www.audit.gov.cn
E N D
审 计 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
本学科特点 • 理论抽象 • 实践性强
内容提要 • 概述:第一章 • 审计基础理论与技术: 第二章至第九章 • 审计实务: 第八至十五章
学习方法 • 通读与精读 • 对比与归纳 • 理解与练习 • 融会贯通
相关网站介绍 • 审计资讯网站 • 和讯网:www.hexun.com/ • 中国证监会:www.csrc.gove.cn • 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 • 深圳证券交易所 www.szse.cn • 巨潮信息资讯www.cninfo.com.cn • 国家审计署www.audit.gov.cn •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www.ciia.com.cn • 财会审之声财会考试直通车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www.cicpa.org.cn
学习网站: • 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 • 中华会计视野www.esnai.com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www.esnai.net
应试技巧 • 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 捕捉主要信息 • 答题简洁,突出要点
第一章 总 论 •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计发展的基本情况、审计产生的动因和审计的基本假定;掌握审计的概念及内涵、分类及审计组织体系的组成与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明确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 教学重点:审计的内涵,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机构的管理模式。 • 教学难点:审计的基本假定。 • 教学方法:运用案例设问及启发式教学。 • 本章计划课时:4学时
关于审计的头版头条 • “2004年12月28日晚,被誉为中国经济界奥斯卡奖的CCTV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各个奖项在北京饭店揭晓。众望所归、冲破重重障碍刮起审计风暴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最终获得了分量最重的年度大奖。”
“2004年6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中央一些部委赫然在榜。“2004年6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中央一些部委赫然在榜。 长达22页的审计报告中有19页都是关于对各级财政审计后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不仅披露了国家林业局、国家体育总局、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等中央单位虚报、挪用预算资金的违规事实,还披露了淮河灾区和云南大姚地震灾区有关地方政府虚报、挪用救灾款的事实,以及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调查结果。”
“2001年12月2日,美国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向纽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纪录。由于该公司虚报盈利的行为被披露后股价急剧下跌,投资者及公司员工损失惨重,纷纷提出投诉。美国国会、司法部、劳工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先后介入调查,除了暴露出安然公司与政坛要员关系密切的丑闻外,承担审计工作的安达信公司自然难辞其咎,并因涉嫌故意销毁数千份有关资料而受到国会的质询。”“2001年12月2日,美国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向纽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纪录。由于该公司虚报盈利的行为被披露后股价急剧下跌,投资者及公司员工损失惨重,纷纷提出投诉。美国国会、司法部、劳工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先后介入调查,除了暴露出安然公司与政坛要员关系密切的丑闻外,承担审计工作的安达信公司自然难辞其咎,并因涉嫌故意销毁数千份有关资料而受到国会的质询。”
“2001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新闻指出,已查明银广夏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的事实,查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2001年9月10日,停牌一个月的银广夏以跌停板价格复牌,一路狂跌。经过史无前例的15个连续跌停后在10月8日止住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30.79元跌至6.59元,近68亿元的流通市值无形蒸发,持有银广夏股票的投资者遭受重创。”“2001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新闻指出,已查明银广夏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的事实,查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2001年9月10日,停牌一个月的银广夏以跌停板价格复牌,一路狂跌。经过史无前例的15个连续跌停后在10月8日止住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30.79元跌至6.59元,近68亿元的流通市值无形蒸发,持有银广夏股票的投资者遭受重创。”
注册会计师的诞生: 南海公司事件 英国人罗伯特·哈利于1711年建立了南海公司,因企业发展势头良好,1718年英王乔治一世亲自担任公司董事长;1720年南海公司将大约1000万英磅的国债换作公司股票,数月后股价泡沫上涨超过1000%,致使债权人和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
英国议会组织的调查发现,公司会计记录严重失实,存在明显舞弊行为。南海公司事件催生了英国1720年《泡沫公司取缔法》,至其废止的1825年之间,英国出现了“百年无股票”的现象。
参与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名查尔斯·史 内尔的人,他原本是在学校工作,教书法及会计。 他通过对南海公司账目的查询、审核,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了公司存在舞弊行为、会计记录严重不实等问题,但没有就公司为何编制虚假的会计记录表明自己的看法。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概况 1、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划分 发展阶段 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 古代审计产生 夏禹萌芽时期 现代审计振兴发展 新中国振兴时期 西周初步形成、秦汉最终确立、隋唐宋日臻健全、元明清衰弱 第三阶段 近代审计逐步演进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 第四阶段 第二阶段 封建王朝审计 昌盛衰弱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周——萌芽与产生。“宰夫”为产生的标志(1)西周——萌芽与产生。“宰夫”为产生的标志 (2)秦汉——确立阶段。“上计”制度 (3)隋唐至宋——完备成熟时期。隋唐的《上计律》、比 部;宋朝设审计院,为审计一词的开始。 (4)元明清时期 (5)民国、北洋政府时期 (6)新中国成立 1983年,审计署成立,1994年《审计法》颁布
2、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内部审计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随着大型企业管理层次的增多和管理人员控制范围的扩大,基于企业单位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之需要产生的。 (1)奴隶社会时期——萌芽。西周“司会”、庄园审计 (2)中世纪及近代——发展 (3)20世纪40年代——现代内部审计产生。根源:国际垄断组织的分权制管理。 (4)1941年布瑞克《内部审计学》(第一部内审著作);瑟斯顿等创立内部审计师协会。
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演进 注册会计师审计源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南海公司事件),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它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阶段 详细 审计 资产负债表 审计 会计报表 审计 现代 审计 时间 1844年-20世纪初 20世纪初 -30年代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20世纪40年代以后 审计内容 会计 账簿 账簿及 资产负债表 全部报表及财务资料 扩大到管理咨询 目标 差错 防弊 判断财务 信用状况 提出客观公正的 审计意见 向管理领域深入发展 方法 详细 审计 从详细初步 转向抽样 测试内控制度, 广泛采用抽样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抽样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 报告使用人 股东 股东及债权人 社会公众
二、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启示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 从审计行为的萌芽状态到现代审计体系的形成,都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有关。
受托经济关系中:三个关系人,委托人,受托人,被审计人。受托经济关系中:三个关系人,委托人,受托人,被审计人。 • 审计委托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当其财产委托被审计人去经营管理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要委托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审计人要对审计委托人负责,要审查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并提出审计报告。
2、审计双重属性的统一 必须按照国际审计惯例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借鉴国际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3、完善审计体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1)审计体制的结构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是决定审计作用和效果的关键。 (2)财审分立是建立和健全审计机制的基本原则;审计机构的独立程度和权威性的高低是实施审计监督的基本条件;而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则是设置审计体制、实施审计监督的客观依据。
第二节审计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的概念 什么是审计? “审计是查帐”吗? “审计就是会计师事务所所从事的业务”吗?
审计定义的典型观点 主要观点:审计就是会计检查 代表者:AICPA、IFAC、英国会计团体联合 理事会、中注协 • 查账论 • 责任关系论 • 经济监督论 主要观点: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综合的经济 监督活动。 代表者:中国审计学会 主要观点:审计是一项由独立身份的第三者针对 某一经济或会计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查、分析 和评价,借以确认或解除当事人经济责任的一种 经济鉴证活动。 代表者:AAA、日本审计学家三泽一
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 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 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 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 和效益性进行审核检查的经济监督、经济 鉴证或经济评价活动。
审计的主体 • 审计的客体 • 审计依据 • 审计关系 • 审计目的 • 审计的职能 • 审计工作核心
二、审计的特征 :独立性 •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外来因素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进行审查和做出审计结论的保证。
审计的独立性 组织机构的独立:要求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配备专 职的审计人员,并应独立于被审单位以外,与被审单 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不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 业务工作的独立:业务工作的独立就是要求审计人员 依法行使职权,独立地对被审事项做出评价和鉴定, 而不受任何方面的影响和干扰。 经济来源的独立:它指审计机构从事审计活动需要的 经费,应当有合法的来源和法律保证,不受被审单位 的牵制。
第三节审计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1、按照审计执行的主体分: 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由国家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单位 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所实施的审计。 指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独立、专职人审计机 构和人员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所 实施的审计。 审计 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 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也称民间审计。
审查企业编制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以确定这些可计量的信息是否符合既定标准的过程。审查企业编制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以确定这些可计量的信息是否符合既定标准的过程。 2、按照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 财务报表审计 合规审计 绩效审计 对一个单位的某些财务或经营活动收集并评价证据,以确定其是否按照特定的标准来执行。 也称经营审计或管理审计,其前身是效率、经济性及效果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是现代审计中理论最完备、方法最先进 的一种审计方式。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 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一)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 (二)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性)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为: 全部审计与局部审计 (二)按审计执行地点分为: 报送审计与就地审计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为: 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四)按审计间隔周期分为: 定期审计与不定期审计
第四节 审计机构及其人员 一、审计组织体系 (一)审计机构的设置 审计机构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机构。 现代审计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
政府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分四级包括审计署、各省、直辖市审计厅(局),省辖市、自治州、盟、行政公署审计局,县、旗、县(市)审计局。政府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分四级包括审计署、各省、直辖市审计厅(局),省辖市、自治州、盟、行政公署审计局,县、旗、县(市)审计局。 • 社会审计——会计师事务所 • 内部审计——单位或系统内设机构
(二)审计组织的管理模式 1、国家审计机关的管理模式 • 立法型:主流,美、加 • 司法型:法、西班牙 • 行政型:中国 • 独立型:日本
2、社会审计组织形式 • 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单独挂牌执业,只能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家财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单位,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可以设立三种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即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及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不准个人独资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和创办股份公司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可以设立三种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即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及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不准个人独资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和创办股份公司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
3、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1)在监事会之下设内部审计组织。 (2)在总经理直接领导下、在各职能管理部门之上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代替总经理执行日常监督工作。 (3)在财务部副总经理下设内部审计机构对财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 (4)在主计长领导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以上四种类型,从权威性和独立性来看,审计机构所处之地的领导层次越高,越能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以上四种类型,从权威性和独立性来看,审计机构所处之地的领导层次越高,越能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国家审计人员 社会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人员
与审计组织相关的机构: •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 财政部门
第五节 审计的基本假设 一、审计基本假设的含义与特点 审计基本假设或称审计假定、审计公设、审计前提,是指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或无法论证的事物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作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或判断。
二、有代表性的审计假设模式 (一)莫茨和夏拉夫的观点 (二)汤姆.李的观点 (三)大卫.弗林特的观点
三、我国学者有影响的审计假设观 1、责任关系假设 2、正当怀疑假设 3、可确认假设 4、独立性假设 5、有效性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