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個案 7 奇美與群創合併

個案 7 奇美與群創合併. 金融海嘯來襲. 2008 下半年景氣反轉:面板需求銳減 訂單急縮→產能過剩 供過於求→價格慘跌 面板產業競爭更激烈 奇美電子 (3009) 營運狀況發出警訊. 本來是想養小狗,結果養成了大象,現在又變成要養恐龍了,比我更有錢、更有能力的人很多 … 面板產業台灣一定要做,可以換人做不一定要許文龍。. 搶親大作戰. 我反對. 2009/11/14 群創以 1 股換 2.05 股合併奇美電子. 我同意. 只希望為奇美留下一個名. 奇美電子 (3009).

Download Presentation

個案 7 奇美與群創合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個案7奇美與群創合併

  2. 金融海嘯來襲 • 2008下半年景氣反轉:面板需求銳減 • 訂單急縮→產能過剩 • 供過於求→價格慘跌 • 面板產業競爭更激烈 • 奇美電子(3009)營運狀況發出警訊 本來是想養小狗,結果養成了大象,現在又變成要養恐龍了,比我更有錢、更有能力的人很多…面板產業台灣一定要做,可以換人做不一定要許文龍。

  3. 搶親大作戰 我反對 2009/11/14群創以1股換2.05股合併奇美電子 我同意 只希望為奇美留下一個名

  4. 奇美電子(3009) •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在70歲決定投入TFT-LCD面板產業,於1998年分別成立奇美電子(彩色濾光片)和奇晶光電(TFT-LCD面板) ,兩家公司在2000年合併,奇晶為存續公司並改名為奇美電子 • 業務以生產監視器、NB、TV等面板和彩色濾光片為主,其中NB與中小尺寸面板占營收比重不高 • 南科推動光電產業聚落化,帶動群聚效應 • 易掌握材料和成本 • 提高原物料的議價能力高

  5. 群創光電(3481) • 遊說TFT-LCD產業元老級人物段行建,於2003年成立台灣第七家面板廠群創 • 選擇以中尺寸面板作為主力切入產業,並將自己定位為「系統廠」 • 群創模式:自建產能<組裝需求 • 景氣好、價格上漲→獲得面板利益 • 景氣壞、價格下跌→獲得組裝利潤的保護 • 降低存貨控管困難度 • 有效掌控面板成本,外購時易爭取有利價格

  6. 奇美電子產品 新奇美產品 群創產品

  7. 購併動機(1) • 規模經濟 • 2003年京東方以3.8億美元收購HYDIS第3.5代TFT-LCD業務 • 市場集中度 • 多角化經營分散風險或尋求成長機會 • 2000年AOL與TIME-WARNER換股合併 • 2011年Qualcomm以31億美元併購Atheros • 共享資源 • IC通路服務商大聯大 2004 199

  8. 購併動機(2) • 取得關鍵技術或零組件之穩定貨源 • 2003年友達買下富士通顯示科技兩成股權 • 友達及其子公司紛紛入主劍度和威力盟 • 建立完整產銷通路取得客群 • 2001年奇美電子收購IBM日本野洲第三代生產線 • 2004年Gateway以2.62億美元收購eMachine • 2007年宏碁以每股1.9美元收購Gateway所有流通在外股數,斥資7.1億美元 • 2010宏碁取得中國北大方正的品牌使用權 • 擴大市場及提升市佔率 • 2000年美國Yahoo以46.8億元取得台灣奇摩所有股權及經營權 2004 199

  9. 奇美群創合併動機

  10. 資本市場反映 合併後基期選擇處

  11. 合併後影響 • 鴻海財力支援,不僅減低奇美電子財務壓力,且未來產能擴充能力大幅提高 • 產線世代廣泛、切割尺寸選擇多,產生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之效益 • 供應鏈重整 • 爭取TV代工訂單更具優勢 • 受面板景氣波動影響大幅提高 • 面板小廠加速邊緣化

  12. 杜邦分析式 • 新奇美(群創) • 友達

  13. 機會與潛在競爭 • 台灣面板廠可考慮與中國家電品牌合作,期望能與日、韓品牌競爭 • 台灣:技術、管理能力、製造優勢 • 中國:家電品牌 • 一旦有能力開出AMOLED產能後,有助於爭取智慧型手機面板訂單 • 三合一整合複雜度高,新奇美內部仍存在人才、組織、薪資、公司文化、採購系統等問題尚待解決 • 縱使整合成功,新奇美如何與所有人的競爭對手且什麼電子產品都做的三星相抗衡?

  14. 問題與討論 • 試列舉出幾點促成奇美與群創合併之動機? • 如果你是奇美電執行長段行建,你會如何主導三家不同屬性的公司文化之整合? • 新奇美的成立是否會帶動供應鏈上游廠商的整併風潮?

  15. 問題與討論 • 201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中國,中、台、韓各家面板廠商早已割據一方並劃分好勢力範圍興建7.5代線以上面板廠,面對所有人的競爭對手且什麼電子產品都做的三星,新奇美要如何因應才能與其競爭? • 韓國三星同時兼具品牌和面板模組供應商;而品牌一直是台灣所欠缺著墨的領域,新奇美要如何運用所持有的合併優勢去經營品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