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959 Views
第三章 李 白 余光中 《 寻李白 》 诗赞叹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在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中,李白是一个骑士。我们勉强地可以说,他诗的风格是豪迈加清逸。他是高适、岑参又加上了王维、孟浩然。.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一、李白的生平. 1 、李白的家世 李白( 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般认为祖籍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太白行吟图 (宋 · 梁楷). 2 、李白的青少年
E N D
第三章 李 白 余光中《寻李白》诗赞叹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在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中,李白是一个骑士。我们勉强地可以说,他诗的风格是豪迈加清逸。他是高适、岑参又加上了王维、孟浩然。 在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中,李白是一个骑士。我们勉强地可以说,他诗的风格是豪迈加清逸。他是高适、岑参又加上了王维、孟浩然。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一、李白的生平
1、李白的家世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般认为祖籍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太白行吟图(宋·梁楷)
2、李白的青少年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他自幼读书就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
李白的青少年就是在读书、隐居与漫游、任侠中度过的,并深受神仙道教信仰的影响。李白的青少年就是在读书、隐居与漫游、任侠中度过的,并深受神仙道教信仰的影响。 李白纪念馆(四川江油)
3、漫游求仕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游峨眉山。这年秋天,他从峨眉山沿平羌江(青衣江)东下,至渝州,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第二年春,他东出夔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他东游洞庭、登庐山、至金陵、扬州,往游越中。然后西游云梦,经襄阳,作客汝海,不久便在湖北安陆定居下来,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从此“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4、长安三年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初到长安,见太子宾客贺知章。知章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与贺知章、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被称为饮酒八仙人。 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
不久,在仕途上就再次遭受打击,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这次他的愤慨更为深广: 不久,在仕途上就再次遭受打击,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长安。这次他的愤慨更为深广: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鞠歌行》) 也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5、十年梁园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天宝三载春,李白离开长安沿黄河东下,来到洛阳。在洛阳,与杜甫相遇,结下了千古传颂的深厚友谊。两人同游梁、宋,又遇高适,怀古登临,纵酒射猎。
6、从军入狱 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师由江陵东下,“辟书三至”(《与贾少公书》),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璘军败被杀。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 乾元二年(759),他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上元二年(761)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还,往当涂依县令族叔李阳冰。于次年病逝于当涂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时年六十二岁。有《李太白集》。
二、李白的思想 李白的一生是最平凡的,也是最不平凡的。 所谓最平凡的,他在政治上没有做过一点重大的事。 所谓最不平凡的,他是什么事也做过,什么生活也体验过,什么名山胜水也游历过,而成为中国伟大的诗人。 李白思想中值得注意的是:
1、永持政治童心 2、追求个性自由 明清版《李太白文集》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李白写有大量的乐府诗,几乎占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渊源亦起自乐府。 李白的创作,把几百年来加于诗歌的过于严格的形式和规律,全力突破,把南朝以来柔弱华靡的风气,扫荡得干干净净,完成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功业。 清人赵翼说:“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
一、乐府诗 其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借古题写时事 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苦。 此类乐府诗又有《上之回》、《出自蓟北门行》、《侠客行》等。
2、用古题抒己怀 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又因其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
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是一首“劝酒歌”,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李白“填之以申己意”,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亚貘尊 妇好方尊 爵
3、行云流水的抒情 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诸于字句音节时,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杂言体的乐府中尤为明显。
4、乐府诗的成就 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二、歌行 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但两者之间的界限不容易划清。 一般将李白古诗中以歌、行、吟、谣等为题的纵情长歌,作为其歌行的代表作,诸如《襄阳歌》、《扶风豪士歌》、《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少年行》、《古朗月行》、《江上吟》、《玉壶吟》、《梁园吟》、《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 。
1、抒情意味更浓 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大跨度跳跃。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题目一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则所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诸家注本多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秋,然于“叔华” 、“叔云”均含糊其辞。詹锳有《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应是〈陪侍御叔华登楼歌〉》(载《文学评论》1983年第2期)一文可参。
2、豪迈飘逸的诗风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 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 《诗薮》内编卷六 盛唐唯青莲、龙标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王世懋《艺圃撷余》 绝句最难达到的境界,李白诸作,都达到了。 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
一、自然天成含蕴浑厚 绝句体制短小,适于写一地景色、一时情调,可由于绝句“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胡震亨《唐音癸签》),易流于浅露,所以绝句贵在含蓄。但若刻意锤炼,又易流于斧凿,所以绝句又贵在自然天成。 李白绝句的成就,就在于自然天成而又含蕴浑厚,这也是绝句的极境。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 暂凭樽酒送无憀liáo,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二、清新俊逸风神爽朗 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诗人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绝句里,就形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 游洞庭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在如镜的湖水中,映着君山倒影,而此如螺髻之君山倒影,使人想起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娥皇、女英曾经在此居留,她们或曾临湖梳妆,而今都已远去,只留下这水中如发髻的君山。 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诗人写出了一个多层次的境界:美丽的明湖,美丽的君山,和与此相关的种种传说。而这空灵、明净、如画的境界又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
三、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 李白的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句,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了乐府歌行开合随意而以气贯穿的表现手法。许学夷《诗源辨体》说:“太白七言绝句,多一气贯成者,最得歌行之体。”
李白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极为明显, 在他159(五绝79七绝80首)里,拟乐府民歌的作品约45首,占了近三分之一。 有的则从乐府民歌中化用而来。 如《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子夜秋歌·秋风入窗里 》: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 绝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以及洒脱的气质,全都灵光一闪地反映了出来,脱口即成绝唱。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一、爆发式的抒情 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以奔放的气势贯穿,纵横驰骋,以气夺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跼jú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折杨》、《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宋人陈郁说:“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也。”(《藏一话腴》)这首诗,却正是把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宋人陈郁说:“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也。”(《藏一话腴》)这首诗,却正是把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表现对象。 诗以议论式的独白为主,这种议论,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说教,而是“带情韵以行”(沈德潜《说诗晬语》六十),重在揭示内心世界,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二、变幻莫测的想象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李白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朝策犂眉騧ɡuā黑嘴的黄毛马,举鞭力不堪。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方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微服尧祠南。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笑夸故人指绝镜,山光水色青于蓝。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银鞭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红泥亭子赤栏干,碧流环转青锦湍。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盘。 朝策犂眉騧ɡuā黑嘴的黄毛马,举鞭力不堪。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方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微服尧祠南。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笑夸故人指绝镜,山光水色青于蓝。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银鞭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红泥亭子赤栏干,碧流环转青锦湍。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