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71 Views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强化训练学生认读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进一步推进所关注的重点” --- 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北师大王蔷教授. 不重视认读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 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困难. 学生认读和记忆词汇困难. 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不能发展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教材有关认读教学内容编排一览表. 对于认读教学我们可以做的尝试:.
E N D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强化训练学生认读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进一步推进所关注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进一步推进所关注的重点” --- 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北师大王蔷教授
不重视认读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 • 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困难 • 学生认读和记忆词汇困难 • 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 不能发展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对于认读教学我们可以做的尝试: 改变教材相对滞后的语音教学进度,以提前、显性、集中的语音教学和随机渗透拼读能力的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让学生的认读能力与语音习得相辅相成,变单纯用耳朵学为耳、眼、脑并用; 提前:(越来越灵活) 1、提前到三课时外(早读等); 2、提前到Let’s learn课前部分;(直拼教材的做法,单独的Enjoy Spelling) 3、结合Let’s learn的内容“看菜做菜”,音先于意。
教学材料: 显性集中,辅助语音习得(约18次教学+1) (6次) b p m f d t n l g c/k/ck h j ch sh r s th v w x y z a batpatfat map(黑\红卡片) a namegame take grape(黑\红\兰卡片) (12次) ea cheap eat tea peach
小学阶段语音教学(包括认读)包含哪些内容 认读内容A、B、C(课标二级目标语音) A、教学生26个英语字母的名称音; B、直拼教学: 1、结合拼读单词,教学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音素), 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了解并逐步内化部分发音规则; 2、教学生在单词上划分音节并了解单词重音的知识(ra/bbit); 制作并使用红黑(兰)两(三)色单词卡 C、教学生认读48个国际音标; 其它语音知识:(课标二级目标语音) 让学生了解有关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连读、重读和弱读 (节奏)、句子升降调等知识;
认读教学需注意什么? 1、隐性习得与显性学得拼读教学相结合; 2、意识上:意重于音; 3、入门后以学生自主拼读为主,教师正音为辅; 4、树立长期坚持的思想,防止回生;
认读教学需注意什么? 5、逐渐培养学生见生词能读出音的能力,不是要学生一开始 就背规则条条,而是引导学生在拼读所学单词的过程中自 然归纳出发音规则,并逐渐内化规则,最终运用规则; 6、改变要发准音必须学音标的错误观点;(park) 7、把教室布置成趣味拼读的环境; 8、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语音知识、教师自己必须发准音, 这是前提; 9、教师在语音教学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切分音位、正音、 检查学生课内课外的练习情况等等,教师的声音绝 不能成为学生的唯一输入源 ;
认读教学需注意什么? 10、教师不用担心教学用时,加入集中的拼读教学、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省时高效; 11、树立大胆创新和不断改进的语音教学思想; 12、购买或制作相应的语音教辅用具 (投影片、字母、单词和音标卡片等); 13、编辑所需的显性的拼读教学内容 ,发给学生;
认读教学成功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长虹小学的实验数据: 2004年长虹小学毕业生录入九江市十一中 初一英语期末成绩一览表 注: 1.初一上学期期末全市统一考试, 市直联考均分为77.58分 2.初一上学期期末全市统一考试, 九江十一中均分为81.9分 3.被九江市十一中录取的原长虹小学的学生 均分为88.5分 其它:庐山区莲花中心小学、新港中心小学
视频 地址:见九江基础教育资源网(百度搜) ----首页---- 公告栏-----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全市小学英语语音、语法教学研讨会公开课课例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二 语法教学
不回避语法教学,采用的合理方式进行语法教学不回避语法教学,采用的合理方式进行语法教学 调研:部分教师不教语法的原因 一、对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认识不全面 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二级) 在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话题、功能)各个部分的分级标准。对语法知识标准,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包括: 1、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 2、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3、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4、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 5、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1、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英语教学应由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1、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英语教学应由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 二、认为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应该涉及语法教学 2、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材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教学思路编排教学内容,重视语言功能。 于是一些教师认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可有可无;在小学阶段只要学生会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就行了,不应该讲解语法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越来越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学活动化了,却淡化了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公开课、观摩课以及教学经验交流等,教师极力回避语法教学,甚至认为,进行语法教学是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
三、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一教语法课堂就沉闷;
语法教学不应该回避 Eg:1、I have six books.A Chinese book,an English book…and two story-books. 2、She has long hair. 3、We went to Harbin last week. 一、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语法教学是一些学习策略目标的实践区;学习策略目标 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的策略。 三、回避或忽略语法教学,将使学生更加无法正确表达自己 的思想,学生的英语表达欲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语言交际活动。
语法教学不应该回避 语法教不教?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简单的标准答案,根本依据应该 是它对学生学英语是否有真正帮助,而后者又取决于更多复杂因 素,比如学习者的年龄、学习者语言认知风格、教师口语水平、 教师语言学修养、语言教学的性质、教学资源情况、教学时间、 课外接触机会等等。比如某些学习者,从小就上双语幼儿园,小 学上英语实验班或外语特色校,课时充足,老师都是母语为英语 者,另外还聘请母语为英语的老师做家教,家人英语水平高且能 持续为孩子创造英语环境,这样的学习者虽然在国内生活学习, 但相当程度上具备了二语环境。相比之下农村地区一周只有两三 节英语课,教师多是转岗兼任,音像资源稀缺的孩子们就是另一 回事了。目前国内总体情况看,除了少数软硬件条件好、师资水 平较高、课时充足、教学资源丰富的部分示范校或者外语特色 校,多数地区的多数学校还需语法教学的支持。
语法教学不应该回避 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胡春洞教授指出: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既具有交际属性,又具有认知属性;既是功能体系,又是规则和知识体系。实践性强的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可使学生越学越明白,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容易,越学越轻松,从而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持久的学习兴趣。(与认读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正确理解课标对于语法教学的建议; 1、在具体语境下理解以下语法项目意义和用法: 2、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 思考: 离开语境和运用,孤立讲语法,小学生的表情会怎样; 学生仅仅依靠理解和体会行吗?
四、陈力老师总结的小学语法教学24字; 陈力----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语言学硕士,应用语言学在读博士生。派斯英语项目组组长。教外语十余年,02年起从事英语教材研究编写工作,参与编写教材百余种,在《语言与翻译》《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国际应用语言学会、北京语言学会会员。
教无定法,语法教学也不例外。比如,用明示法(显性法)还是暗示法(隐性法),用归纳法发还是演绎法,单独教还是语境中教,分散教还是集中教等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因此都要看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怎么教都有可能,不一定非要统一的模式。但是,基于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的特点,也有一些大家认识相对一致的经验可供教师在做教学准备和设计的时候来参考。为了叙述方便,总结了24个字:“意义领先、先例后法、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教无定法,语法教学也不例外。比如,用明示法(显性法)还是暗示法(隐性法),用归纳法发还是演绎法,单独教还是语境中教,分散教还是集中教等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因此都要看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怎么教都有可能,不一定非要统一的模式。但是,基于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的特点,也有一些大家认识相对一致的经验可供教师在做教学准备和设计的时候来参考。为了叙述方便,总结了24个字:“意义领先、先例后法、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
“意义领先” 是说讲解一种语法现象的时候首先从意义出发,结合当时当地的语境来理解意义,结合语言使用来解释结构形式,不离开意义孤立地讲形式讲结构,更不提倡为记忆语法条文而让学生去背“口诀”。
“先例后法” 是提醒教师尽可能不要在未接触足够实例的情况下解释语法现象,而是建议在积累了一定同类语言输入量的时候再来归纳总结。虽然语法教学中归纳法和演绎法各有其价值,但总体上说归纳法更适合小学生的特点。高质量、高频率、难度适当、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听和读)是学好外语的重要保障。 注:前8个字与课标小学段语法建议相符合
“提醒注意” 是在听、说、读、写实际语言材料中遇到需要处理的语法现象时,教师应明确点明这种用法,适当解释其形式和意义,引起学生的特别关注。教师可以通过彩色粉笔,课件中的特殊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标记等视听效果强化对学生的刺激,同时对相关语法现象作适当的解释。提醒学生注意特定形式的基本用法和表意功能就可以了,不要过多给他们讲语法术语和抽象规则。
“点到为止” 是仅仅结合当时具体例子解释,不作不必要的拓展,更不必追求全面系统。比如第一次接触名词复数的时候,学生遇到了apples,可能会问这个s是干什么用的?这时候告诉学生这个s表示“不是一个”就行了。遇到teeth,学生会问牙不是tooth吗?可以让学生先记住,表示一个牙的时候oo,表示多个牙的时候就ee了,不必在很多词还没学的情况下,就把名词复数的各种情况和变化形式全部展示给学生,效果可以想象,学生不但无法掌握,更糟糕是,会导致他们对英语学生产生畏难乃至排斥心理。 (这8个字总结了在遇到新语法点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怎样做。)
“随遇随点” 是说前面接触过的语法现象后面再遇到,都应该结合当时的例子明确提示。这样做的好处是语言结构学习上的难点和重点,可以不断地在具体语境中得到复现,利于加深理解,也利于巩固掌握。 注:这4个字提醒教师要注意重复。
“适时适度归纳” 是当一类语法现象学生遇到的实例已经足够多了,比较熟悉了,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比如学生接触了规则动词过去式词尾的几种形式变化后,可以把学生以前学过的例子集中到一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找出规律。在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结束复习的时候,这种归纳总结更有必要。当然归纳也不必要“求全”,应依据课程标准的二级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难度,不要无限度地“补充拓展”。 注:这4个字建议老师要在积累到一定时候帮助或和学生一起归纳,形成记忆抓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越学越轻松)的保证。
1、反对离开语境和意义讲语法规则,不主张离开意义背口诀;1、反对离开语境和意义讲语法规则,不主张离开意义背口诀; 2、反对没有足够感性积累的情况下过早归纳,反对语法知识点 支离破碎,主张适时归纳; 从反面说,主张“意义领先、先例后法、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这24个子,也就是: 3、语法规则的归纳反对教师灌输,提倡教师提供典型实例,学生或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4、反对不切实际地让学生去探究发现他们很难归纳出来的规律; 5、也反对不顾学生需要和接受能力过分追求系统全面。
作为小学外语教师,基本语法的素养是重要而必不可少的,切不能忽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法就更需要教的动态灵活、有效实用,这其实是对教师的语法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的、符合孩子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必然是动态的、灵活的。)
符合课标小学段关于语法教学的建议; 陈力老师总结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24字: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适合当前我省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总结: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六要: • 要情景化; • 要交际化; • 要趣化; • 要适时归纳; • 要适度归纳; • 要调动学生参与归纳。
五、语法教学案例; 基数词变序数词歌谣:(有趣有效) 基变序,有规律,末尾加上th; 一、二、三,特殊记(first,second,third); 八加h(eighth),九去e(ninth),ve要用f替(fifth,twelfth); 以y结尾变ie,后跟th莫忘记(如:thirtieth); 若要表示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如:forty-ninth)。 系动词BE的用法歌谣: I 是am, you 是are, He,she, it 用is,单数is 复数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