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03 Views
第二章 完善自我. ——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课堂练习 我是谁? 活动方法:首先写出 20 个“我是谁”,要求尽量选择一些反应个人风格的语句,尽量避免出现类似“我是一个男生”这样的句子。 然后将陈述的 20 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 1 )身体状况( 2 )情绪状况( 3 )才智状况( 4 )社会关系状况 接着评估一下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认识你自已!. 我是谁? 我是否有价值? 我为什么要活着? 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题,你是否感到困惑、无助?.
E N D
第二章 完善自我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课堂练习 • 我是谁? • 活动方法:首先写出20个“我是谁”,要求尽量选择一些反应个人风格的语句,尽量避免出现类似“我是一个男生”这样的句子。 • 然后将陈述的2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1)身体状况(2)情绪状况(3)才智状况(4)社会关系状况 • 接着评估一下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认识你自已! • 我是谁? • 我是否有价值? • 我为什么要活着? • 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题,你是否感到困惑、无助?
第二章 完善自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及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及特点 第三节 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自我意识及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 二、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 (一) 自我意识的涵义及其结构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及其结构 1. 自我意识的涵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及其结构 2. 自我意识的结构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1. 自我发展渐成说 2. 自我发展三阶段说 3. 我国心理学界的理论
二、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自我意识影响心理健康 (二)自我意识影响着个体的期望水平 (三)自我意识的控制、调节作用 (四)良好的自我意识促使个体不断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
互动活动:小小动物园 • 目的:学会自我了解和了解他人,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 • 活动准备:大约6-8人一组,每人一支笔、一张卡片。 • 活动方法: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如果你可以选择一种动物代表自己的话,你会选择哪种动物呢?请在卡片上写下这种动物的名字。
互动活动:小小动物园 • 等小组成员都写完后,大家同时亮出卡片,看看这个小小动物园中有哪些动物?哪些与自己相似,哪些与自己不同? • 请小组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为什么会选这种动物代表自己?该种动物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并将小组的讨论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及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1.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 2.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 • 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 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 • 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 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1. 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2. 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趋近; 3. 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自我认识不断拓宽和深化 (二)自我评价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自我体验日益深刻而丰富 (四)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 (五)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年级差异
(一)自我认识不断拓宽和深化 1.与中学时代相比,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拓展,其心理活动的深度、广度和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中学阶段。 2. 大学生知识面不断得到拓展,会经常反思“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这一生该如何度过?”、 “我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等问题。
(二)自我评价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1)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日益辩证而深刻,能认识到自己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2)自我评价能力的增长及对自我分析要求的提高,是大学生个性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3)大学生不再完全依靠他人的评价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 (4)大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表现出个体差异。
(三)自我体验日益深刻而丰富 在大学生丰富多彩的自我体验中,其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多数学生喜欢自己、满意自己、自尊、自信、好胜。同时,大学生自我体验又比较复杂、敏感、自锁,有一定的波动性。
(四)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 1.一方面,大学生强烈要求独立和自主,热切期望能够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试图确立一个成人的、全新的自我形象; 2.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调控水平还不够高,不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也不善于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
(五)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年级差异 1. 大学一、三、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随年级升高而发展 2. 二年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最低,内心矛盾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顾与展望时间最多的时期,因此也称之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时期。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一)过度自卑 (二)过度自我接受 (三)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 (四)过分追求完美 (五)逆反心理
(一)过度自卑 1. 过度自卑的表现 无视自己的优点,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不喜欢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短处。 2. 克服自卑的方法 • 应客观、正确、自觉地认识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 • 调整理想自我、确定恰当的自我目标。 • 学会正确归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 塑造良好的性格。
(二)过度自我接受 1. 过度自我接受的表现 过度自我接受的同学往往拿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也看成优点。 2.克服自恋的方法 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也需要不断完善; 其次,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再次,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三)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 1.自我中心 • 首先得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 其次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既不狂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 最后要学会共情,多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感受、关心他人。
(三)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 2. 从众心理 • 从众是指在群体的舆论压力下,放弃自己的个人意见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 • 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 大学生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时,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
(四)过分追求完美 1.过分追求完美的表现 过分追求完美,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而对自己要求苛刻,不肯接纳现实中平凡的自我,其后果往往是对自我的认识和适应更加困难。 2.改善的途径与方法 • 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 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 • 目标合理恰当。 •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五)逆反心理 1. 逆反是指个体在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没有真正成熟的时候,渴望在思想上、行动上乃至经济上尽快独立,从而表现出较强独立意识的心理状态。 2.逆反心理虽然属于成长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过度的逆反说明个体的自我意识存在缺陷。
第三节 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二、做最好的自己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1. 接受自己的生理状况,不自怨自艾; 2. 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有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3. 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较清晰的认识,包括家庭和学校环境; 4. 对自己的经历有正确的评价; 5. 对未来自我发展有较明确的目标; 6. 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楚地认识; 7. 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应该珍惜的,什么是应该抛弃的;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8. 对妨碍自己达到目标的因素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9. 对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10. 对自己的希望和能力的差距比较清楚; 11. 能正确估计自己的社会角色; 12.对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13. 明白自己能力的极限。
二、做最好的自己 (一)正确认识自我 (二)积极悦纳自我 (三)有效控制自我 (四)不断超越自我
(一)正确认识自我 1. 自我观察法 2. 比较法 • 与他人比较 • 与自己比较 3. 自我反省法 4. 测量法
(二)积极悦纳自我 • 首先,悦纳自我要无条件接纳自己,承认自己的独特性。 • 其二,悦纳自我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 其三,不要一味地与别人攀比。
(三)有效控制自我 • 首先,绘制一张自己的人生地图。 • 第二,制定日常计划。 • 第三,用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四)不断超越自我 • 首先就要认识自我,这样才会知道自己想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 • 其次,我们必须要相信自己有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
思考题 1. 什么是自我意识?谈谈自我意识的作用。 2.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3. 阅读下面的故事并回答问题(内容详见教材) (1)你希望四年以后,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结合目前对自己的认识,你打算怎样度过大学的时光? (2)通过自我剖析,你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哪些优点和不足?它们是什么?自己怎样才能在所学专业中发挥长处、克服不足? 4. 你是怎样看待网络中的自我的?网络自我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如何将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整合成一个立体的、积极的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