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環境工程概論

環境工程概論. 水污染 班級 : 環工一 A 指導老師 : 周信賢 學生 : 李政達 4980N049. 摘要 :

se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環境工程概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環境工程概論 水污染 班級:環工一A 指導老師:周信賢 學生:李政達 4980N049

  2. 摘要: 台灣在過去的五十年裡,人口和經濟有很大的變化,對生活環境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近三十年來,由於人口的增加,以及工商業的發展,使得水環境持續變化,河川水體由於承受流域內的各種生活、生產活動後的廢汙水排入,使原本的水體水質惡化,水汙染問題於是呈現。回顧近三十年來的社會變遷對水體水質的影響,以及各種政策及對策所造成的結果及現象,現在一方面檢視過去的政策,反省各種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也由過去的經驗得到知識的累積,期望提供未來水汙染防治做法上的借鏡及參考,做為台灣推動水環境永續發展的依循。

  3. 一、前言 中生代的一輩應該難忘兒時生活週遭的河川、溪流,清澈見底,魚蝦成群,大人在溪邊洗滌生活用品,小孩在河中摸蜆玩樂的情景吧,而二、三十年之後,如今很難在住家周圍見到不會發臭的溝渠了。除了昔日充滿生機變化的河溪,如今已被工程建設變成沒有生命,沒什麼自淨能力的水泥排水溝以外,台灣近幾十年來經濟成長快速,生活水準提升,造成用水量大增,不斷產生的汙染物持續的進入水體,超過了水體的涵容能力,水汙染的產生無可避免。且隨著工商人口發展,人口由600萬人增加至2,230萬人,國民生產毛額由數百元美金增加至民國89年的14,188美元,在高密度的人口壓力及早期重經濟輕環保的工業政策下,汙染防治工作未同步趕上,大量未經妥善的廢汙水日夜排放,使得水汙染問題持續惡化。如今經濟及人口的成長雖有減緩的趨勢,但是早己超過負荷的水體卻仍然難有顯著的改善。因此不管在國民健康、生態環境、景觀休閒娛樂等生活品質上,水汙染的改善都是評量台灣永續性上的一個重點。本文針對水汙染相關的防治政策、法規、措施,以及透過永續台灣的評量系統中所建立的相關指標探討台灣水汙染防治政策對台灣水環境永續發展的影響。

  4. 二、台灣水環境的變遷 台灣地區的年平均降雨量雖然高達2,510公厘,但是過於集中於五月到十月,且由於地形的影響,河流均短而陡,河川流量隨降雨而迅速漲落,中南部尤其在冬春之季時流量極小,缺乏稀釋能力。而人口集中造成都市化現象及工業發展所排出之市鎮污水、工業廢水、畜牧廢水及垃圾滲出水等,夾帶大量污染物排入河川,由於廢水量大,超過河川之涵容能力,使得台灣地區之各河川大都受到不同程度之污染,地下水及沿岸的海水品質也受到影響。台灣的河川於民國八十八年起,原主、次要河川分類改為中央管河川、縣(市)管河川及其它河川,台灣地區中央管河川有二十四條水系、跨省、市河川三條水系、縣市管理的河川有九十一條水系,共計一百一十八條水系,其中二十四條河川水系,提供台灣民眾百分之八十五的生活用水水源,因此河川水質是影響國民健康的關鍵因素,也是反映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

  5. 台灣近五十年來水環境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而有很大的變化,台灣的水環境問題,早期以水資源開發及防洪為主,以提升糧食的供應及保護國民生命安全。繼而因應人口增加、生活水準提升和產業的發展,水資源開發為滿足生活、生產需求。其後由於人口及經濟發展,水體污染嚴重,而以保護水體水質為重點。因水量不足,國民對於水環境親近自然的需求,加上永續發展觀念抬頭,新水源開發受到限制,進而以節約用水、回收利用、保護水源、改善污染、整治河川近自然化及親水設施為主,可說歷經不同變化及因應之過程。可分為下列幾個階段說明之。

  6. 三、政策與指標 水汙染是由於汙染物未經妥善處理即排入水體,超過了水體的涵容能力,使水的品質下降或影響水體的正常用途。水汙染的來源主要可分為五類: 1、生活汙水:生活汙水的主要部分是家庭汙水,包括糞尿及生活雜排水(洗滌、洗澡等),主要汙染物為油脂、有機物、清潔劑等。 2、事業廢水:水汙染防治法將工廠、礦場及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業,包括畜牧業、醫院、學校實驗室等所排放的廢水均列為事業廢水,事業廢水的來源很廣泛,汙染物成分十分複雜。 3、畜牧廢水:飼養家禽、家畜產生的糞尿廢水。 4、垃圾汙染:垃圾任意棄置於河川用地,垃圾掩埋場建立於河川地之滲出 水汙染河川。 5、非點源汙染:主要是暴雨逕流將汙染物帶入水體,其來源可為農業迴歸水、山坡地開發、土地不當利用、都市公路之人類活動、空氣汙染等。

  7. 台灣目前各類汙染源的排放量,根據九十年的各種汙染源排放量推估,以BOD5而言,是以市鎮汙水的排放量為最多,達到717噸BOD5/天,佔汙染排放量的52.9%。工業廢水次之,排放量為473噸BOD5/天,佔34.9%。畜牧廢水為166噸BOD5/天,佔12.2%。所以現今生活汙水可以說是河川汙染源的大宗。台灣目前各類汙染源的排放量,根據九十年的各種汙染源排放量推估,以BOD5而言,是以市鎮汙水的排放量為最多,達到717噸BOD5/天,佔汙染排放量的52.9%。工業廢水次之,排放量為473噸BOD5/天,佔34.9%。畜牧廢水為166噸BOD5/天,佔12.2%。所以現今生活汙水可以說是河川汙染源的大宗。 由歷年各類汙染排放量百分比(如圖)可以看出生活汙水的BOD5每日排放量佔所有汙水排放量的比率持續上升,至八十二年的35 %,到八十九年起超過50 %,畜牧廢水的排放比率則是在八十五年以後持續的降低,而畜牧廢水近年來則維持35 % 左右的汙染排放比。

  8. 由圖3-1及表3-2可以看出台灣的工業廢水產生量八十一年以來BOD5每日排放量都達2000噸以上,然而其削減率,八十一年為20.4%,八十二年以後削減率就大幅提升至60%以上,九十年為79%,距八十五年所提出的國家環境保護計畫九十年的目標值81%尚差2個百分比(表3-3),在工業廢水的排放量方面看來似乎己經獲得控制,雖然廢水產量不降反升,但排放量在逐年下降中。 在畜牧廢水方面,從八十二年的50%到九十年的77.5%,在八十六年的口蹄疫病毒爆發以後,台灣的養豬頭數大量下降,反應在畜牧廢水的排放量上也有下降的趨勢,再加上削減量的提升,九十年畜牧廢水不論是產生量、排放量、削減率都較環境保護計畫中九十年的目標值更佳。在生活汙水方面,台灣地區近幾年的生活汙水產生量只有緩慢的增加,生活汙水的產生量趨於穩定,但由於汙水下水道的建設緩慢,生活汙水的削減率至九十年只有19.6%,雖然較環保計畫的削減率目標值高,但汙水產生量亦較目標值高,而如此低的削減率已使得生活汙水如今己成為水質保護的頭號敵人 。

  9.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汙水削減率逐年上升,排放量持續減少,水汙染似乎並未因此而逐漸改善,是非點源汙染未獲得控制或廢水管制申報不實?相關的政策對水環境的影響到底是如何?水汙染防治政策到水質的改善有怎樣實質的結果?以下由指標看結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汙水削減率逐年上升,排放量持續減少,水汙染似乎並未因此而逐漸改善,是非點源汙染未獲得控制或廢水管制申報不實?相關的政策對水環境的影響到底是如何?水汙染防治政策到水質的改善有怎樣實質的結果?以下由指標看結果。

  10. 河川汙染: 河川汙染源主要有點源的事業廢水、都市汙水、畜牧廢水及非點源的農業迴歸水、廢棄物丟棄、垃圾掩埋場滲出水、工程汙染、暴雨沖刷等。如表為台灣地區河川的主要汙染來源。

  11. 生活汙水:每人家庭用水量(如圖)從七十年的每人每月4.59立方公尺(相當於每人每日153公升)上升到八十九年的每人每月7.3立方公尺(相當於每人每日243公升),目前家庭用水量增加趨於緩和,反應在生活汙水的產生量上的增加也是較少,但由於削減率不高,所以仍有高達80%以上的生活汙水是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在人口及生活水準難以降低的情況下,只有從汙水的處理率上著手,然而台灣目前的汙水處理率(如表)台灣地區只有17.8%,台灣省更為12.2%,台北市在持續的建設下,九十年底己經達到56.3%,是目前全台各縣市中處理率最高的。

  12. 而今在台灣的政府經費分配情況下,中央政府的補助成為是否能改善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的重要關鍵。不論從金額或佔總預算的比例來看,從八十三年之後就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如表),顯見在中央層級,對於此項重要的基礎建設的重視程度愈來愈低,十分不利於河川水質的進行。而今在台灣的政府經費分配情況下,中央政府的補助成為是否能改善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的重要關鍵。不論從金額或佔總預算的比例來看,從八十三年之後就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如表),顯見在中央層級,對於此項重要的基礎建設的重視程度愈來愈低,十分不利於河川水質的進行。

  13. 結論 我們要好好的愛惜每個水資源,因為水是我們生命的泉源,一旦沒有水什麼農作物都無法灌溉,這麼一來人們就沒有食物吃了,所以大家要好好的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沒一樣事物。

  14. 參考資料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綠色矽島建設藍圖暨相關政策方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頁。http://www.cepd.gov.tw/eco-plan/greenisland/bluemap-project.pdf 行政院環保署網站,環境品質資料庫,http://www.epa.gov.tw/statistics/ 行政院環保署網站,現階段環境保護政策綱領,http://w3.epa.gov.tw/scripts/runisa.dll?HTLW:FrameLNameName::02 行政院環保署網站,五大河川環境水質,http://ww2.epa.gov.tw/waterana/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2/90chy/catalog.htm 農委會網站,「養豬產業白皮書」:http://www.coa.gov.tw/org/animalindustry/pork_white 農委會網站,「加入WTO養豬產業因應對策」:http://www.coa.gov.tw/policy/wto/a/2-1.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