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14 Views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费县第一中学 李建全. 课堂教学是教 育 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课堂环境的创建,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领悟,使课堂回归人的学习本位。 基于上 述 认识, 确立了 “探究导学式”的教学思路,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研究去获取结论、“发现”规律,建立“目标 - 探究 - 结论—诊断”的教学基本程序,改变那种先给出结论,再进行说明性分析、印证性训练的传统做法。.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E N D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费县第一中学 李建全
课堂教学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课堂环境的创建,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领悟,使课堂回归人的学习本位。课堂教学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课堂环境的创建,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领悟,使课堂回归人的学习本位。 基于上述认识,确立了“探究导学式”的教学思路,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研究去获取结论、“发现”规律,建立“目标-探究-结论—诊断”的教学基本程序,改变那种先给出结论,再进行说明性分析、印证性训练的传统做法。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首先需要按学生的实际和课标的要求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在目标引领下来精心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能力的逐步达成应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下面重点介绍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突出“探究”环节的思考与做法 :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一、依据三维目标,精心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 1、分组讨论亚里士多德的重物落得快的观点,引发学生的质疑和猜想; 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善于质疑和猜想,然后独立思考甚至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师生间讨论来探究问题的根源,培养起学生的质疑习惯,真正实现探究的功能,因为物理学的许多成功研究都始于质疑的提出。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一、依据三维目标,精心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 3、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一、依据三维目标,精心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让学生领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 的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5、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的 科学探究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 6、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 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对一些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景或者创设一些任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讨论中有所发现,有所联想,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1.知识探究活动 抛弃“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做题强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情景、教材中的小栏目、课外资料、典型题目等,灵活设计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去体会、讨论、推导、探究……,真正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和蕴含的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概念的形成:如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中的“思考与讨论”栏目,首先通过实例数据让学生体验了“速度增加的快慢”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举例说明“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描述的是三种不同的情况,引发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 (1)速度快的物体速度变化就大吗? (2)速度变化大的物体速度就变化得快吗? (3)速度快的物体速度就变化得快吗? 然后按以下思路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小组结论1 小组结论2 问题投影 分组讨论 组间答辩 达成共识 小组结论3 小组结论4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学生对三种关于速度描述的情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部分持错误观点的同学,为后面加速度概念的学习克服了困难,扫除了障碍;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团结协作、相互交流,运用科学的思维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探究物理规律:再如选修3—1中《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一节中计算洛伦兹力大小的教学设计,不是教师讲清如何推导,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查阅材料,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设定条件,由安培力公 F=BIL ,推出洛仑兹力公式 F=qvB 。学生通过自主推导的探究活动,不仅深刻理解了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关系,体会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联系,而且提升了自主的探究能力。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2.实验探究活动 对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制简单、实用的教学实验,创设一些探究情景(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问题,分解难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并认真观察和记录,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归纳总结并得出实验结论。 如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一节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形成“物体向上运动时超重,物体向下运动时失重”的错误认识,为了对超重和失重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设计时,打破教材中的学习顺序,特意给出了一些实验器材,并按以下思路创设探究情景,引导学生探索超重和失重的规律。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1)分组实验:在台式弹簧秤上放置物体(或者在弹簧秤下悬挂物体),探究当弹簧秤和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什么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大于重力;做什么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小于重力。 (2)各组实验汇报,教师完善、总结:弹簧秤的示数大于重力的运动——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弹簧秤的示数小于重力的运动——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3)各组讨论分析:利用牛顿定律解释观察到的各种现象。 (4)各组归纳总结:造成弹簧秤的示数大于重力或小于重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引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确立判断标准。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3.纠错探究活动(习题课) 对学生常犯错误的知识点,教师要针对知识特点设置情景或题目,并进行纠错探究活动。其基本环节是这样的:展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发现错误,探讨错因→纠正错误,得出结论。通过实践对比,这种方式的纠错效果较好,避免了多次重复性教学。 如学生在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处理“汽车减速”类问题时,常忽视对“汽车是否早已减速为零”情况的判断。为克服这一思维误区,选用课后“问题与练习”的一道题目为素材创设探究情景,实施针对性教学。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科学探究的最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以上是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所作的一点探索。总之物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解决物理问题,体验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