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服装上衣结构原理与袖片纸样设计

服装上衣结构原理与袖片纸样设计. 主讲:高业志. 一、原型的种类. 1. 覆盖部分的不同分类 : 上半身原型、上肢袖原型、下肢 ( 裙原型、裤原型 ) 、上下连体原型 2. 按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分类 : 幼儿原型、少年原型、少女原型、成人女性原型、成人男性原型 3. 按服装种类的不同分类 : 教学环境中 , 根据着装状态和面料的不同 , 分别加入不同的松量来绘制外套、西装和大衣等不同的服装。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上述方法外 , 考虑到面料的厚度等影响因素 , 形成外套 用、西装用和大衣用等不同的分类原型。 . 4. 按松量构成的不同分类 :

sean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服装上衣结构原理与袖片纸样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服装上衣结构原理与袖片纸样设计 主讲:高业志

  2. 一、原型的种类 1.覆盖部分的不同分类: 上半身原型、上肢袖原型、下肢(裙原型、裤原型)、上下连体原型 2.按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分类: 幼儿原型、少年原型、少女原型、成人女性原型、成人男性原型 3.按服装种类的不同分类: 教学环境中,根据着装状态和面料的不同,分别加入不同的松量来绘制外套、西装和大衣等不同的服装。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上述方法外,考虑到面料的厚度等影响因素,形成外套 用、西装用和大衣用等不同的分类原型。. 4.按松量构成的不同分类: 紧身原型、半紧身原型、松身原型 5.按制图方法的不同分类: 胸度式作图法、短寸式作图法、并用作图法

  3. 按松量构成的不同分类:

  4. 二、成人女子上半身原型 1.原型各部位的名称 ●上半身原型各部位的名称 ●袖原型各部位的名称 ●裙原型各部位的名称 2 .衣身结构原理

  5. 上半身原型制图 绘制腰省

  6. 三、 衣身原型分析 上半身水平断面重合图 胸高点水平位 外包围 前最凸部位在BP点,后最凸部位在肩胛凸,且胸凸在下、肩胛凸在上。由此,外包围以BP点水平的胸围量为参考值,还需加10~12cm满足后肩胛凸,即外包围/2=B/2+5~6 后腋点水平位 前腋点水平位

  7. 四、 原型的适合条件 1适合与否的检查要点 2腰围线的考虑 3文化式原型腰围的设定条件

  8. 胸省、肩省的含义

  9. 胸省腰省的含义

  10. 领口弧线的条件:领口弧线是顺沿颈根围线形成的圆顺曲线。领口弧线的条件:领口弧线是顺沿颈根围线形成的圆顺曲线。

  11. 袖窿深 袖窿最低点的位置不可能超越腋窝的位置,但通常会从腋窝位置向下挖深一定的量。人体的臂根高度再加上服装与腋窝之间的空隙就构成了袖窿的深度。

  12. 省道转移与消除的原则: 上半身原型是指用平面布料包裹立体人体的过程中形成的最接近人体形态的衣服(原型衣)所对应的纸样,因此包含有若干个省道。根据款式设计的不同,原型的省道会改变其原有的位置,或通过其他的方法(如褶、裥和缝)来构成新的立体形态。 原型的省道是在包裹人体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构成比例,因此在利用省道进行设计时,既可以保持针对人体的适合形态,同时又可以使纸样绘制更有效率。

  13. 省道转移与消除的原则: a、省道转移的原则:省尖点不在纸样外轮廓上的省道,能够转移但不能消除。 转移的方法:一种是合并原有的省道,另一种是按压BP点旋转原型以合并省道,在此过程中打开处省道的长度会有变化。从转移的结果来看,省道的角度并没有改变,但新省道的省量却发生了变化。 b、省道消除的原则:省尖点位于纸样的外轮廓线上是,直接闭和省道就能够消除省道

  14. 胸省的位置 胸省(又名全省)含胸凸省和胸腰省。省尖指向BP点的胸凸省和胸腰省可以360度转移变化,而不指向BP点的胸腰省根据服装的合体度决定去与留。 ①、袖笼省 ②、腋下省(横省) ③、肩省 ④、领省 ⑤、门襟省 ⑥、腰省

  15. 胸省转移方法: 1. 旋转法:按住BP点,原型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将胸省量转移至新胸省位。 2. 剪开法:在新胸省位至BP点剪开,合并原有的胸省,则胸省量转移至新胸省位。

  16. 胸省转移(1): 案例一:腋下省(横省)与腰省 步骤:1)根据款式,腋下约5cm连接BP点,设腋下省位(横省); 2)根据款式需要,合并腋旁胸腰省; 3)合并袖窿省,将胸凸省转移至腋下的横省; 4)确定实际省尖点(距BP点2~3cm),重新修省。

  17. 案例二:胸下侧边皱缩 步骤: 1)款式分析:前衣身胸下侧边抽缩。 2)根据款式设分割辅助线。 3)分割线以下腰省合并,另胸凸省合并。 4)拉展纵向分割线,增加抽缩量。

  18. 五、 袖子纸样构成因素与纸样设计原理的关系 袖子是指服装上覆盖人体手臂的部分。 本章首先从分析袖子基本立体形态的构成因素入手,依次对构成因素与具体袖型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从而使读者能够理解袖子纸样的制图原理。 袖子的设计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包括立体化包裹人体的立体造型袖、将绱袖线延伸至衣身的插肩类袖型和平面化的袖型。

  19. (一)、人体与袖子基本立体形态的关系——袖子纸样的构成要素(一)、人体与袖子基本立体形态的关系——袖子纸样的构成要素

  20. (二)、袖子基本立体形态向袖子纸样转化的构成条件(二)、袖子基本立体形态向袖子纸样转化的构成条件 将袖子基本立体展开图转化成实用袖子纸样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点。在此,分别针对袖子的构成要素进行论述,但是由于袖长、袖下尺寸等因素随着设计及袖山高的变化而变化,文中不再提及。 1.袖山高 决定袖山高的主要因素是手臂外侧长(即袖长)和手臂内侧长(即袖下尺寸)的差所形成的上臂上部外侧长尺寸。将人体的腋窝水平位对应标记到上臂,测量从这条线开始到上方肩头处自行设定的绱袖线处的外侧长度,便可以得到袖山高的尺寸。然而,作为实际”袖子”来使用的纸样的袖山高,会随着腋窝位置的上下设定、肩部的绱袖位置、绱袖角度、材料特性等要素的不同而变化,其中绱袖位置及材料特性会影响袖长的变化。以下分别就这些要素进行论述。 1.1 衣片的袖窿深和袖山高的关

  21. 肩部绱袖位置与袖山高、袖长的关系

  22. (三)、普通装袖的设计与纸样构成的基本原理 普通装袖是在人体臂根线附近绱合的立体袖的总称。 普通装袖的设计名称中,有根据袖长不同而进行分类的名称,有根据袖子的款式而命名的名称,也有根据构成袖子的袖片数量而分为一片袖、两片袖的情况。在此,以绱袖角度为基准对袖子的设计展开论述。 1.袖长的变化设计与纸样

  23. 袖子构成因素变化基础上的袖型变化与纸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