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东海小学课题实验组. 2013 年 2 月 26 日.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在合作学习实施中,小组分得是否合理、得当与学习效率的 高低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深入了解自 己的学生,提出一个科学灵活的分组方案。我们以“异质型合作小 组”组建小组,就是全班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进行分组, 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 我们 以六个学生为一大组,大组中包含三个好、中、差不同 程度的两人小组。 程度相当的两人小组的两个学生方便开展对

Download Presentation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东海小学课题实验组 2013年2月26日

  2.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 在合作学习实施中,小组分得是否合理、得当与学习效率的 • 高低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深入了解自 • 己的学生,提出一个科学灵活的分组方案。我们以“异质型合作小 • 组”组建小组,就是全班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 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 我们以六个学生为一大组,大组中包含三个好、中、差不同 • 程度的两人小组。程度相当的两人小组的两个学生方便开展对 • 学,在对学的基础上开展六个同学为一组的群学活动。不同程度 • 六个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完成小组学习的任务,达成小组 • 学习的目标。 • 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 • 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增强小组竞争的 • 信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3. 二.小组成员的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对各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也就是给他们下达“任务”、分配“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反之,如果小组内有一个人落伍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

  4. 小组长:他是小组的核心人物,要选择组织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强的的学生担任。一开始,组长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由组员推选,还可以实行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这方面的发展机会。小组长:他是小组的核心人物,要选择组织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强的的学生担任。一开始,组长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由组员推选,还可以实行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这方面的发展机会。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并编写小组报告。 检查员:负责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小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 纪律员:负责维持小组纪律。 总结汇报员:负责重述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结论和答案。 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

  5. 三.对学与群学 (一)对学的含义: “对学”指学习小组内同质学生的合作学习。对学体现的是同层次学生根据独学有关问题的交流、讨论,交流的问题主要包括独学成果的分享,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解决独学未能解决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6. (二)对学的流程及要求: 第一步:收获分享 小组内的同质学生进入对学环节后,不能简单地核对答案,而是各自将独学中收获的成果与对方分享、交流(对子交流举例,如:我觉得这个词这样理解......,我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我是这样做的,我的思考过程是......)。对子对学时做到轻声细语。 第二步:质疑求证 对独学环节中遗留的问题及难以互相解释的疑惑交换意见,进行质疑求证(如:你为什么这样思考?我的观点是......);将对学未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注并向组长报告,以便在群学环节中交流。

  7. (三)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关注学习状态。在对学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高度关注对子间的学习状态。如学困生或C层对子间的倾听、交流等情况。 2.调查学情。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各组对学问题的跟踪调查,分层了解(A、B、C层)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3.点评小结。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对各学习小组给予鼓励性、客观性和针对性的评价。

  8. (四)群学的含义: “群学”指学习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 “学习对子”(异质结对)间的帮扶学习。群学在高效课堂上一般安排在独学或同质学生的对学环节之后。群学体现的是整个小组同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交流,交流的问题主要包括小组学习成果的分享、小组共同关注的焦点性的问题、共性度高的疑难问题,此外还有综合实践类活动任务的合作等。 群学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9. (五)群学的流程 第一步:分享。 分享独学或对学的学习成果(组长:先请XX对子汇报学习收获,其他对子补充或质疑)。 第二步:解惑。 解决对学过程中各对子间存在的问题、难以互相解释的问题及疑惑(组长:这道题有谁会?都不会请XX同学写在板面上,问题、困惑可写在小黑板上)。  第三步:拓展。 对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易错点、拓展点等进行有价值的拓展、延伸,对所探究的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组长:XX同学的观点想法和你们一样吗?谁能讲讲自己的看法想法?)。 第四步:合作探究。 对于有综合实践类活动的课程与课型,由学科组长安排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任务。   第五步:帮扶。 对子(异质结对)帮扶学习,解决遗留问题(XX同学这个题还不懂,请学习对子或XX同学来帮助他)。

  10. (六)群学的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1)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科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异质结对)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2)群学中的疑惑要及时展示在黑板上,为老师和其他学习小组提供信息。 2、对教师的要求: (1)关注学习状态; (2)进行学情调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3)适时点拨指导; (4)点评小结激励: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各学习小组群学的环节给予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的评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