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全台大蒐集

全台大蒐集. 水利工程篇. 八堡圳 孕育著彰化大地的母親河。. ( 一 ) 籌引濁水建圳利民 ---- 八堡圳之父施世榜 康熙中葉,施世榜隨父施東移台,康熙三十六年,成為鳳山拔貢生,康熙四十年 ( 西元一七零一 ) ,施世榜由鳳山回半線,繼承公為墾首,從事開墾線東堡 ( 今彰化一帶 ) 平埔番所據的埔地。後來入東螺 ( 二水一帶 ) 開墾,並出資興建水利,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終於在康熙五十八年完成台灣中部規模最大圳渠 ------ 八堡圳。 由濁水溪引水入八堡圳,再通過其廣泛的圳路網,灌溉當時彰化縣全區十三堡中的八堡. 八堡圳 孕育著彰化大地的母親河.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全台大蒐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台大蒐集 水利工程篇

  2. 八堡圳孕育著彰化大地的母親河。 • (一)籌引濁水建圳利民----八堡圳之父施世榜 康熙中葉,施世榜隨父施東移台,康熙三十六年,成為鳳山拔貢生,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零一),施世榜由鳳山回半線,繼承公為墾首,從事開墾線東堡(今彰化一帶)平埔番所據的埔地。後來入東螺(二水一帶)開墾,並出資興建水利,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終於在康熙五十八年完成台灣中部規模最大圳渠------八堡圳。由濁水溪引水入八堡圳,再通過其廣泛的圳路網,灌溉當時彰化縣全區十三堡中的八堡

  3. 八堡圳孕育著彰化大地的母親河 • (二)隱名長者,功成不居的林先生-無名的水利工程師 彰化縣誌記載「林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衣冠古樸,談吐風雅」「先生不求名利,惟以詩酒自娛,日遊谿壑間------,有飄飄欲仙之拜訪當年的兵馬指揮施世榜,並告訴施世榜「聽說施先生長期努力開闢水利工程,但是一直沒有得到竅門,許多地方仍然引不出水來,我願意協助你來完成這件工程」。 當問他的名字時,這位老先生只是笑一笑,沒有問答。過了幾天,他果然又來,並指導施世榜引水秘訣,及施工要領,施世榜完全依照他的指導方法施工,果然把濁水溪的水引導成功,灌入田園。當施世榜準備了一千兩銀,要酬謝這位水利工程的奇人,林先生竟然沒有接受,也沒有說明要去哪裡,不久就不知去向,毫無消息或蹤影。

  4. 八堡圳孕育著彰化大地的母親河 壩籠,藤竹所製造,內置滿溪石,眾多的壩籠排列整齊置於河道上。此圖之圓筍豎立狀,但在溪河上是躺著的,此壩籠攝於二水林先生廟前) 八堡二圳在二水的取水口

  5. 八堡圳孕育著彰化大地的母親河 林先生廟中主祀林先生神位,並配祀開圳有功的施世榜、黃仕卿祿位 在二水取水口附近建一廟宇以資紀念,此廟稱為「林先生廟」

  6. 郭錫瑠 瑠公圳-1 • 在台北盆地水利的開發也促使人口的快速成長,其中以 公圳、大坪林圳及內湖陂(又名「霧裏薛圳」)最為重要。 • 郭錫瑠別名郭天錫,生於一七○五年漳州府,隨父定居台灣半線(彰化),後遷至 大加蚋,居中崙(今台北長安東路、八德路一帶),郭錫 在一七四○年(乾隆五年)開鑿「大坪林合興寮石腔頂圳」,但受地勢險惡、「生番」滋擾等因素,加上水源不足而失敗。 至一七五三年又進行開發。對一些圳路必須鑿石穿山,至一七六○年石堤、石腔完工,大約至一七六五年才完成了「 公圳」(又名金合川圳)

  7. 瑠公圳-2 • 大坪林圳灌溉五庄,即十四張庄、二十張庄、十二張庄、七張仔庄與寶斗厝等五庄,這是由蕭妙興領導開鑿的。其水引自青潭溪,灌田四百六十五甲。郭錫瑠與蕭妙興等合股,由蕭妙興提供地界,作為郭錫瑠開鑿瑠公圳的圳路,以換取大坪林圳的水源。這是割地換水的方法,解決了水源問題。在使用青潭水入圳,因工程浩大,郭錫瑠遂盡賣彰化田產,獨資二萬餘元,動工開鑿,眾人有感其德所以取名為「瑠公圳」。當地百姓為紀念他的遺德,稱其為「瑠公圳」。(現今新生北路高架橋即是利用 公圳水路之地所建的)

  8. 瑠公圳 瑠公圳部分資料取自下列網址,網站中還有許多遊戲哦!快進來玩玩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36100320/index.htm 錫口地區瑠公圳上的水龍車 瑠公公園瑠公圳紀念碑(反面)

  9. 曹公圳 • 道光年間(一八二四至一八五○年)的開拓,在滿清據台時期台灣水圳建設的後期,以鳳山縣下「曹公圳」築成的前、後期最為出色。鳳山縣九曲堂原來早就有從下淡水溪(今稱高屏溪)引水灌溉的新舊二圳。舊圳水路共四四條,灌溉了五個村莊共有二千七○八甲的田地。新圳水路共四六條,也灌溉附近另外的五個村莊共有一千五○○餘甲,總稱為「五里圳」和「五鳳圳」。一八三七年(道光十七年)曹謹任鳳山知縣時,將原有的五里圳、五鳳圳改為兩個大水池,費時五年,灌溉了附近的田園,這沿用到日據時代,新的灌溉設備完成之後,才被毀壞。

  10. 曹公圳 曹公圳入水口及抽水站閘門。 曹公圳原水取水口及石碑刻字。下方為清光緒十三年「重修曹公圳」碑文。

  11. 曹公圳

  12. 隆恩圳 • 喝新竹的水,要知道有條頭前溪;吃新竹的米粉,不能不知道隆恩圳。三百年前泉州人王世傑建隆恩圳,引頭前溪灌溉數百甲稻田,奠定竹塹今日發展。   初由民間合力創鑿,乾隆末年,官方曾出資,協助民間經營,並取「乾隆加恩」之意而命名。

  13. 竹東大圳 • 是竹東經濟效益最重要的水圳,也是寶山水庫的導水渠道。早期由竹東鎮二重埔地方仕紳林春秀先生集資及地方人士共同協力,並聘請日本技士於民國十五年動工興建。  發電機引用渠道作為導水路,於民國十七年完工通水,完成圳路長約二十一公里,大小隧道十四座,隧道全長約四千六百餘公尺,灌溉受益農田的面積廣達八百公頃。竹東大圳是新竹開拓史上規模最大,灌溉面積最廣的水利工程。對竹東鎮的經濟發展居功甚偉,對今日新竹科學園區的開發,更具有重大的貢獻。

  14. 台灣三大古埤圳v.s清代三大圳 • 八堡圳原名施厝圳,因引水灌溉彰化縣十三堡半中的八堡而得名,與臺南縣的通埒圳、新竹縣的隆恩圳,並稱為臺灣三大古老埤圳 • 除了八堡圳,在清朝時還有北部的瑠公圳和南部的曹公圳,統稱為清代三大圳,就因為這三大圳帶來了充沛的水源,造就了水田,使得台灣農墾經濟大幅提升。

  15. 以前的水圳現在變成什麼了? • 今日的瑠公圳已大部分淪為台北市地下的排水溝 • 台大校園內較明顯的塯公圳水系加蓋後的遺跡

  16. 如今的瑠公圳已經變成臭水溝了 竹東大圳現在也變成水溝了

  17. 昔日灌溉清代鳳山城的曹公圳現況。

  18. 今日曹公圳沿線水塘,多數難逃被填 土的命運,得以倖存的埤塘僅剩蓮池潭(公園綠地)、檨仔林埤(水利用 地)、金獅湖(公園綠地)、七番埤(國有財產局)和八卦寮(余登發家 族),以及支線觀音湖埤(水利用地)為主。

  19. 近年來,由於都市與工商業的發展,農業逐漸的沒落,加上部分農民在田邊開挖水井,抽取地下水灌溉的風氣日漸遍,使得農田對水圳的依賴減少。近年來,由於都市與工商業的發展,農業逐漸的沒落,加上部分農民在田邊開挖水井,抽取地下水灌溉的風氣日漸遍,使得農田對水圳的依賴減少。 • 因此,有些水圳變成附近工廠或住家排放汙水的水溝;有些被填平,改建成大樓;有些則用來放養魚蝦,成為居釣垂釣、遊憩的場所。

  20. 參考資料 • 頭份鎮的名勝古蹟 http://content.edu.tw/local/mauli/chushin/4/9-6.htm • 穿越歷史的墦公圳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36100320/index.htm • 拜訪曹謹公的故鄉http://www.fengshan.com.tw/p16.php • 新竹縣文化導覽http://163.19.1.71/ • 八堡圳傳奇 http://content.edu.tw/local/changhwa/junshow/880616/s_ie50_800_menu_1.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