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57 Views
第六章 学生评价. 第六章 学生评价. 教学目标要求 识记:教育目标的含义,学生评价的含义。 理解:学生评价的作用,不同的学生评价观,学生评价改革的思想,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 掌握: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学习重点 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学生评价改革的思想,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一、学生评价的意义 (一)学生评价的含义 学生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二)学生评价的意义.
E N D
第六章 学生评价 • 教学目标要求 • 识记:教育目标的含义,学生评价的含义。 • 理解:学生评价的作用,不同的学生评价观,学生评价改革的思想,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 • 掌握: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 学习重点 • 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学生评价改革的思想,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一、学生评价的意义 (一)学生评价的含义 • 学生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二)学生评价的意义 • 第一,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和发展状况,为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和选择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 第二,有助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 • 第三,为学生指明方向,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行为。 • 第四,促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第五,有助于了解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二、几种不同的学生评价观点 (一)选拔性评价观点 • 选拔性评价观点是以一定社会认可的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以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为根本目的,崇信“结果好,一切都好”的价值准则。 (二)水平性观点 • 水平性观点是以预先设定的目标为统一的评价标准,侧重于鉴定学生发展水平是否达到目标。
(三)发展性评价观点 • 发展性评价观点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注重过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丰富多样。 (四)多元化学生评价观点 • 多元化学生评价观点是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评价标准和方法多元。
三、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 • 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除了遵循教育评价一般原理所提到的方向性、客观性、可行性、过程性等基本原则,还要贯彻以下几种原则: • 1.发展性原则 • 2.多元化原则 • 3.全息性原则 • 4.差异性原则
第二节 学生评价目标 一、教育评价目标的含义与性质 (一)教育目标的含义:是确定学生评价目标的依据,理解学生评价目标的基础。 • 我国现阶段的的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造就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 教育目标的性质 • 第一,层次性和连续性. • 第二,主观性和客观性. • 第三,预期性和发展性. • 第四,基础性与全面性.
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 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分为: (1).知识 (2).领会 (3).运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
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分为: (1).接受 (2).反应 (3).价值评估(4).组织 (5).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组成的性格化 . • 3.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的分类 (1) 哈罗提出的六个层次的动作技能目标 (2) 辛普森提出的七个层次的动作技能目标
(二)加涅教育目标理论 • 第一,言语信息. • 第二,理智技能. • 第三,认知策略. • 第四,动作技能. (三)炜田睿一对教育目标的分类 (四)国内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三、学生评价目标的结构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 • 第一,道德品质. • 第二,公民素养. • 第三,学习能力. • 第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第五,运动与健康. • 第六,审美与表现.
(二)学科学习目标 • 第一,知识和技能. • 第二,数学思考. • 第三,解决问题. • 第四,情感和态度.
第三节 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学科学习效果 (一)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基本能力发展 (三)学习兴趣、方法与习惯 (四)科学精神与方法
二、思想道德和公民素养发展水平 • (一) 政治品质 • (二) 思想品质 • (三) 道德品质 • (四) 民主法制素质 • (五) 劳动素质
三、学习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 (一)学习能力 (二)合作交流能力 四、身心健康水平 (一)身体素质 (二)个性心理素质 五、审美素养
第四节 学生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一、学生自我评价以及一般操作方法 (一)学生自我评价的含义与意义 1.学生自我评价的含义:是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 、自我提高的过程。
2.学生自我评价的意义 • (1)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的基本手段. • (2)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 • (3)重视自我评价,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责任感. • (4)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二)学生自我评价的一般方法 • 1.自我评价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 2.利用评价项目清单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写个人总结. • 3.范例评价. • 4.学习日志. • 5.学生档案 (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引导
二、学生小组评价及一般操作方法 (一)学生小组评价的意义 • 第一,小组评价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 • 第三,促进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同提高.
(二)学生小组评价的一般操作方法 • 第一,构建评价小组. • 第二,合理设置评价问题和内容. • 第三,恰当选择评价时机. • 第四,确定小组评价的方式方法. (三)开展学生小组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一般操作方法 (一)教师评价学生的优越性和要求 1.教师评价学生的优越性 • 第一,把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统一起来. • 第二,使评价更客观,更符合学生实际. • 第三,用评价调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效. • 第四,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2.教师评价学生的要求 • 第一,提升教师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 第二,把握学生心理,学会心理调控。 • 第三,恰当地选择评价时机,坚持评价具体化。 • 第四,灵活运用各种评价类型,做到评价有利、有度。 • 第五,灵活运用各种评价类型,作到评价有度、有利。 • 第六,反馈和及时评价信息要科学、合理。
(二)教师评价学生的一般操作方法 • 1.学业成绩测试 • 2.观察与调查法 • 3.评语评价法 • 4.表现性评定 • 5.档案袋评价
本章思考题 • 1.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 2.你认为中小学生应当如何进行自我评价? •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你是怎样评价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