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39 Views
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病:一组有 相似的临床表现 ,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 肾小球 的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病最多见 是引起慢肾衰最主要原因.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形成免疫复合物 (IC) 循环抗原+抗体→ CIC 自身抗原+抗体→原位 IC→ 在肾小球沉积. 病 因.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形成免疫复合物 (IC) 细胞免疫: TC 功能受损. 病 因. 产生. 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 炎症反应:. 趋化、激活. 免疫反应:
E N D
肾小球病: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肾小球病: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病最多见 是引起慢肾衰最主要原因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形成免疫复合物(IC) 循环抗原+抗体→ CIC 自身抗原+抗体→原位IC→在肾小球沉积 病 因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形成免疫复合物(IC) 细胞免疫:TC功能受损 病 因 产生 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 • 炎症反应: 趋化、激活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形成免疫复合物(IC) 细胞免疫:TC功能受损 病 因 • 炎症反应: • 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 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促进肾小球硬化 • 大量蛋白尿是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 • 高脂血症是加重肾小球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急性肾小球肾炎 (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 ( 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 肾病综合征 ( nephrotic syndrome) 临 床 分 型
病 理 分 型 • 轻微性肾小球病变 • 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 膜性肾病 • 系膜增生性 •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 • 系膜毛细血管性 • 新月体和坏死性 • 增生性肾炎 •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 同一病理类型可呈现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 相同的临床表现可来自不同的病理类型 • 肾活检是确定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须手段
微 小 病 变 毛 细 血 管 内 增 生 膜 增 生 性 系 膜 增 生 膜 性 肾 病 新 月 体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
慢性肾炎: 起病隐匿,起病方式各有不同,表现多样 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 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多见于青中年男性 临床表现: 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 概 述
病因:确切病因不清楚 病理: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尿毒症 病因和病理 肾小球硬化 肾小管萎缩 间质纤维化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差异大,症状轻重不一 有相当长的无症状尿异常期 早期不典型表现:乏力、疲倦、腰痛、纳差 蛋白尿:是本病必有的表现 尿蛋白常在1~3g/d 血尿:多为镜下血尿 水肿 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其他:贫血、心脑血管并发症 临 床 表 现
血常规:早期多数病人正常或有轻度贫血 血生化:部分可有高血脂、低蛋白血症等 尿常规:多数为轻度尿异常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肾功能:多数病人可有较长时间肾功能稳定期 BUN、Scr、Ccr? B超:早期肾脏大小正常 晚期可对称性缩小、皮质变薄 肾活检:可确定病理类型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要点:凡尿化验异常、水肿及高血压 病史达一年以上 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 除外继发性肾炎及遗传性肾炎 鉴别诊断: 继发性肾炎: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Alport综合征:青少年,阳性家族史 隐匿型肾炎: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 感染后急性肾炎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诊 断
目的: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 一、积极控制高血压:力争控制在理想水平 蛋白尿≥1g/d,BP <125/75mmHg 尿蛋白<1g/d,BP <130/80mmHg 选择具有肾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 治疗要点 • 高血压患者应限盐(<3g/d) • 有水钠潴留、容量依赖型者可首选利尿剂 • 对肾素依赖型则首选ACE-I或ARB • 钙拮抗药 • β-受体阻滞剂 • 高血压难以控制时可联用
目的: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 一、积极控制高血压:力争控制在理想水平 治疗要点 二、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 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 辅以α-酮酸和肾衰氨基酸
目的: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 一、积极控制高血压:力争控制在理想水平 治疗要点 二、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 三、应用抗血小板药 四、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目的: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 一、积极控制高血压:力争控制在理想水平 治疗要点 二、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 三、应用抗血小板药 四、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五、避免加重肾损害因素: 感染、劳累、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
病例分析: 男,36岁。近一年来经常出现晨起眼睑肿胀, 眼睛睁不开;时有时无。近2月感头晕、眼花、耳 鸣,伴腰酸、乏力而来院就诊。 体检:T36.8℃,P86bpm,R20次/分, Bp150/98mmHg,神清,眼睑和颜面轻度浮肿; 皮肤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两肺呼吸 音清晰,未闻干、湿罗音。心率86次/分,律齐, 未闻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及。二侧肾脏 未及,腰肋角压痛不明显,肾区无扣击痛。双下 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阴性。
病例分析: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110g/L,RBC4.42×109/L, WBC7.6×109/L,N0.66 尿常规: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为2.0g; RBC2~6/HP;有颗粒管型。 血生化:血清总白蛋白50g/L;肾功能正常。 初步诊断:慢性肾炎
护理诊断: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护理诊断: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 留,长期蛋白尿导致低清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 预期结果:水肿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软垫支撑受压部位 2、低盐饮食,尿少尚需限钾、磷食物,保证食物热量 3、蛋白质的摄入根据肾功能而定 4、记24小时出入量(尿量) 5、观察:生命体征(Bp)、体重、腹围 、并发症 6、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血浆蛋白、血电解质 7、按医嘱给利尿剂、糖皮质激素……,观察药物疗效及可能的副作用 8、心理护理 9、保健指导
【保健指导】 1、避免使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真菌药 2、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低盐饮食 3、教会有关护理知识,如控制饮水量、自我监测血压等;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受凉等,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 4、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道感染,如出现尿路刺激征时,应积极治疗; 5、定期门诊随访,讲明定期复查的必要性;如出现水肿或水肿加重、血压增高、血尿等,应及时就医。
【预后】 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将至慢性肾衰竭 病变进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 病理类型为重要因素:新月体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预后差 持续性肾功能减退或有明显高血压者预后差 与是否重视保护肾脏及是否治疗恰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