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69 Views
自豪 與 自幸. 二十堂 名家的 國文課. 作 者:李素貞主編 出版社:洪範書店 索書號: 855/8095. 本書為當代名家散文選集, 全書共通主題是十多位名家的 國文學習經驗 、 與國文老師的互動 、 個人體悟 以及 對這個語文的特殊情感 。 不管是「國文老師」、「國文課」, 或是生活中尋常可見的「書寫語言」, 在名家的筆下都閃爍著熠熠光芒,觸動人心。 閱讀這本書, 名家對中文的深刻情感將撼動你, 喚醒對這個語言又自豪又自幸的情愛。.
E N D
自豪 與 自幸 二十堂 名家的 國文課 作 者:李素貞主編 出版社:洪範書店 索書號:855/8095
本書為當代名家散文選集, 全書共通主題是十多位名家的 國文學習經驗、與國文老師的互動、個人體悟 以及對這個語文的特殊情感。 不管是「國文老師」、「國文課」, 或是生活中尋常可見的「書寫語言」, 在名家的筆下都閃爍著熠熠光芒,觸動人心。 閱讀這本書, 名家對中文的深刻情感將撼動你, 喚醒對這個語言又自豪又自幸的情愛。
「語言乃存有之居所,彼端之開啟。」當代德國哲學家海德格這兩句話,可說深得語言研究之真髓三昧,意思即是,語言不但是人類了解自我與探觸世界的工具,也是賴以建立文明的基礎,我們的靈魂就住在由語言所搭蓋的房子裡。「語言乃存有之居所,彼端之開啟。」當代德國哲學家海德格這兩句話,可說深得語言研究之真髓三昧,意思即是,語言不但是人類了解自我與探觸世界的工具,也是賴以建立文明的基礎,我們的靈魂就住在由語言所搭蓋的房子裡。 各級學生中文程度普遍低落,已經成為臺灣教育中最嚴重的問題,其危害到了足以「動搖國本」的地步,嚴重性遠遠超過大人憂心他們歷史、地理知識不足,數學、理化能力不佳,以及英文聽說讀寫趕不上先進國家。 其實,學好中文是有高遠理想的,除了領略文學的優美之外,以純功利的角度而言,中文之用大矣哉,因為它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可以說,中文是各行各業功成名就的踏腳石,幸福人生的基層架構!中文不好,事業與生活都要大打折扣。 今天許多人往往因為學中文最簡單,只搶救其他學科,而棄中文教育於不顧,實在是本末倒置的作法。然而,並不是沒有人看到此一危機,「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便深感中文教育已面臨存亡絕續關頭,希望可以號召眾多有志之士,重新進行中文啟蒙教育,挽狂瀾於既倒。 摘自「中文乃眾學之本」| 作者何飛鵬(商周出版社發行人)
目次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行動宣言) 在外語與方言之間 余光中 (自豪與自幸序) 我不知道 李素真 (出版緣起) 中文乃眾學之本 何飛鵬 一、轉益多師是汝師—啟蒙篇 余光中 自豪與自幸——我的國文啟蒙 余秋雨 獨身的叔叔和姨媽 琦 君 啟蒙師 懷念兩位中學老師 王鼎鈞 合久必分 師友,在光陰裡 子 敏 黃老師 蔡文甫 因人設事,創辦私塾 張拓蕪 我的老師 我的學生生活 隱 地 我的拉力 王財貴 掌老師與我 春風座冷——哭魯老師
廖玉蕙 護岸小桃紅滿樹 李瑞騰 彷彿有一個遼闊的水域 龔鵬程 逆俗 公孫策 打開心內的門窗 李素真 繁星舉樣的孟繁舉老師 二、熟讀深思子自知|砥礪篇 余光中 白而不化的白話文 開卷如開芝麻門 余秋雨 半山失蹤 顏元叔 說外行話 張曉風 鞦韆上的女子 開卷和掩卷 曾昭旭 學語文是要靠感覺的! 林安梧 其實﹁文言文﹂很容易 李素真 江南可採蓮 ︵後記︶十三日的預言
<千年走一回>的余秋雨先生,是文化人格的守護者。他在霜冷長河中行者無疆,引領大家文化苦旅,讓人掩卷沉思,千年一嘆!而山居筆記正是他的藝術創造工程!借我一生,像秋雨浸潤,給人澤沛、灌頂、省思。<千年走一回>的余秋雨先生,是文化人格的守護者。他在霜冷長河中行者無疆,引領大家文化苦旅,讓人掩卷沉思,千年一嘆!而山居筆記正是他的藝術創造工程!借我一生,像秋雨浸潤,給人澤沛、灌頂、省思。 余秋雨 余光中 現任中山大學光華教授。與永恆拔河的余光中先生,他憑一張地圖,五行無阻;在藍墨水的下游,逍遙遊。是世界知名學者,古典現代的傳人,學貫中西,淵博深厚,有著亙古不易的堅持。 一襲青衫萬縷情,如天女般以桂花雨灑遍人間。是具有母心佛心溫柔敦厚的化身。 挾著左心房漩渦,昨日的雲在山裡山外飄泊。終生散播文學種籽,教你作文七巧。認為「事無全美,讀書便佳。」 王鼎鈞 琦君
國語日報董事長。重鄉情,數十年如一日,為世人畫下小太陽,期盼創造和諧人生。 張拓蕪 坐對一山愁,代馬輸卒,經歷坎坷歲月,面對恩義,遭遇挫折,何祇感激二字了得? 子敏 中央大學教授,九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是惜緣深情者。感念祖母有風就要停,教他一生知其所止。 李瑞騰 蔡文甫 顏元叔 雨夜的月亮,是愛的泉源。自謙是天生的凡夫俗子,卻不俗不凡,創造出閃亮的生命。是一位重閱讀知感恩,熱心提拔後進,奏九歌護文化的人。 曾任臺大外文系主任。精通英文中文,善用一點情,有所為有所不為。
愛國憂民,與人為善,堅持「爾雅」,是盪著鞦韆喝咖啡的浪漫作家,是出版界的巨人,時光中的舞者。2002隱地在漲潮日述說著出版心事;在翻轉的年代守著我的宗教我的廟,祈禱:愛國憂民,與人為善,堅持「爾雅」,是盪著鞦韆喝咖啡的浪漫作家,是出版界的巨人,時光中的舞者。2002隱地在漲潮日述說著出版心事;在翻轉的年代守著我的宗教我的廟,祈禱: 人啊人!兩岸、眾生都成 為快樂的讀書人! 陽明大學教授。「亦秀亦豪」的奇女子。她是隨時在鞦韆上擺盪的女子,把悲喜歡愁帶給讀者;把歷史家國文化的情懷擲給我們。因為她,我在,並得到再生緣,因為她,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張曉風 隱地 世新大學副教授。在紫陌紅塵中走訪捕蝶人。是一位能把作文變簡單的老師,是一位嫵媚、與春光嬉戲、不信溫柔喚不回的作家。 廖玉蕙 臺中師範學院教授,兒童讀經創辦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實踐者。 曾昭旭 淡江大學教授。積極推動讓孔子教我們愛,相信「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必相遇。」 王財貴
林安梧 龔鵬程 師大國文系教授。認為「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經典,經典本身就是一片生活」。問心無愧的實踐者。見義勇為,「說大人則藐之」的道德真理維護者。 佛光大學創校校長。體悟莊子「其嗜欲深者天機淺」,四十自述逆俗而脫俗。 李素真 中山女高國文教師。曾參與教育部委託華視製作的高中國文教學錄影帶〈岳陽樓記〉、〈臺灣通史序〉撰稿主講。策劃製作「長安吟」、「風雅之歌」詩歌吟唱錄音帶、「相見歡」詩歌吟唱會、「臺北市教師詩歌研習營」。擔任臺北市立師院「人間詩樂天」、第一屆全球華人文化經典誦讀觀摩大賽評審。以一片深情撰寫藝術家列傳,喜歡追夢。 公孫策 「辣手著文章」,通歷史,熟史記,以古為鑑知興替的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