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09 Views
课改新理念的运用与. 思考. 榆林市教研室特级教师 刘新国 13891278996.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近年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流行。 我们目前所提倡的课改新理念基本上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模狗样 ? 狗模人样 ? 人面狗 ? 狗面人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E N D
课改新理念的运用与 思考 榆林市教研室特级教师 刘新国 13891278996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近年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流行。 • 我们目前所提倡的课改新理念基本上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模狗样? 狗模人样? 人面狗? 狗面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第二,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第二,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 • 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受到重新建构。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必须时刻保持认知的灵活性。
第三,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第三,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理论两个重要概念 • 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 顺应: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三维”目标的含义 情 感 态度价值观 单纯传授知识 旧课程 全面关注 新课程 过程方法 知识能力
关于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教学 • 基础知识教学的灵魂,从教师角度讲就是“讲透讲宽”四个字。透是要讲明白,宽是要讲联系,联系是当前必须特别需要强调的问题。
——与旧知识的联系 • 从学生角度讲,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否则,这种知识既没有理解也不会记住,所以教学的秘诀就是找到学生头脑中新旧知识的焊接点。所谓的教学艺术也就在这里。
与同类材料的联系 • 教材上所提供的知识都是典型例证,是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点。同类型的点越多,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就越全面越丰富,学生得到的就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而是 一个面、一个结构、一 个体系。给学生提供尽 可能多的同类型材料, 使其学习不是局限于某 个点,而是一种结构或 一个体系。
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生活、在生活中、为了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任何学科,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一定枯燥无味,丧失生命力;任何教师,如果不能将教学与生活联系 起来,就一定令人 昏昏欲睡;任何知 识,如果与生活脱 节,就一定是死知 识、无用的知识。
——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知识结构就像一个圆椎形,社会越是现代化,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就越高。学科之间的 良好联系能使学生 充分运用各学科知 识理论去多角度多 层次全方位地分析 解决问题。这是现 代社会中人的创造 能力的重要标志。
地理学科 其它学科 物 理 1.西部的地势特点决定了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水能的开发利用——物理学科中水电站的建设、发电量的计算、远距离输电方法: 2.西北地区典型的风蚀地貌的形成与气候的关系 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 化 学 1。西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流水(含有CO2)对石灰岩的化学溶蚀: 2.石油、天然气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 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燃烧和作为化工原料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1)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3) 地理学科 其它学科 历 史 1.目前西部大开发与历史上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 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经历三个阶段:50年代—屯垦戍边 60—70年代—“大三线”建设 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加大了对西部的支持力度 2.西北地理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著名的楼兰、尼雅文明的覆灭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3.西部边疆的和平问题 西部地区遭受列强入侵的历史: 19世纪70年代—俄国侵占伊犁地区英军入侵西藏南部 19世纪中期—法国以越南为跳板入侵云南、广西等地
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的复习中,为了调节复习内容的枯燥无味,我引用了毛主席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长征》,我起了个头,学生马上就琅琅上口地跟着背下去,我提出:谁能把这首《长征》诗所涉及的地名找出来?(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岷山)学生马上交头接耳,有挠头思考的,也有查语文书的,课堂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的复习中,为了调节复习内容的枯燥无味,我引用了毛主席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长征》,我起了个头,学生马上就琅琅上口地跟着背下去,我提出:谁能把这首《长征》诗所涉及的地名找出来?(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岷山)学生马上交头接耳,有挠头思考的,也有查语文书的,课堂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 • 又如在讲“滚滚长江”的“长江三峡”时,我引用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郦道元写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讲“滔滔黄河”的“地上河”时,我还引用了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讲“中国的气候”一章的“梅雨”时,我引用了赵师秀作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讲“季风”时,我引用了白居易写的:“勿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讲“高山气候”时我引用了白居易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循环小数”一节时,先让学生查字典,解释“循环”的词义。同学们哗哗地翻着字典,很快找到了答案。“循环就是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为了进一步建立学生对循环的感性认识,又让学生列举自然界里循环的事物。孩子们列举出日升月落、血液流动、四季变化等许多循环的现象。他抓住时机插入问题,“自然界里循环的事物太多了,我们永远也列举不完,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数学王国里的一种循环现象。”然后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循环小数”,并写出了几个算式:1÷3、2÷3、22÷99、22÷7、2÷195然后让学生算出得数。孩子们静静地算着,一会儿,有几个孩子惊叫起来,“教师,数也循环了!”他把他们计算的结果写在了黑板上:1÷3=0.33333……由于掌握了循环的含义,循环小数的概念很快就明确了,孩子们的脸上荡漾起了满足的微笑,原来数也能循环,太有意思了。
过程与方法 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才能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 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不息的探索精神。
过程是相对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 过程是指相对学生来说,是在学习某一知识、运用某一技能、体验某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候,需要经历一个感知、理解、运用或实践的过程。 方法即在这一过程中学到某一方法,或运用某种已掌握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过程是相对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 过程是指相对学生来说,是在学习某一知识、运用某一技能、体验某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候,需要经历一个感知、理解、运用或实践的过程。 方法即在这一过程中学到某一方法,或运用某种已掌握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是人对一切作用于人的客观存在的内心体验,人的喜怒衰乐就是最基本的情感。人会对自己感觉到的任何东西发生情感。情感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基础的东西,情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从横向角度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纵向角度看,它们彼此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灵连续体。一个人对一件事长时间的喜爱或厌恶,就会变成一种基本的态度;而对各种人、事、现象的态度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人的价值体系。
20+8怎么会等于100?但式子是硬的呀!!!20+8怎么会等于100?但式子是硬的呀!!!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 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过去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而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任务。 • 促进就是指引方向、鼓励士气、点燃热情点燃生命!
给学生成功体验是最大的促进 • 过去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指总结经验而言的。事实上,失败是成功的杀手,失败会不断地削弱人的自信心,使人感到灰心气馁。所以正确的观点应该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断地成功才能使人不断地看到希望,不断增强人的自信心。
强调三种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 • 自主学习就是要有学习热情 • 探究学习就是在思考中学习 • 合作学习就是汲取别人智慧
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我导向:我爱学 自我激励:我能学 自我监控:我要学
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 1、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 2、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他们需 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4、以某种建设性、乐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5、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 6、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7、鼓励和接纳学生自治权、主动性; 8、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有效教学和自主学习 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追求蕴含于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中的全面效益。只要考试分数,而无视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权力、无视学生差异和学习感受的教学,最终要阻碍学生的学习成长。 有效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的基础上。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状态的是学生愿学会学的境界与水平,而不是分数。新课程反对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却并不反对分数这个测量手段本身。新课程要求正确认识和使用分数,让分数从压制学生天性的魔鬼转化成伴随学生成长的天使,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的意义,愿学会学,获得学习的快乐。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 接受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的;而探究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
接受学习不等于照本宣科。接受 学习虽然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其所讲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否则就很容易导致机械 学习,学生 既不可能完 全理解教师 所讲授的内 容,也同时 会感到枯燥 乏味。
接受学习不等于被动学习,不是要教师一讲到底,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任何知识只有用心思考了,才能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整合起来,才不容易忘记。因为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新旧知识融合的过程。接受学习不等于被动学习,不是要教师一讲到底,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任何知识只有用心思考了,才能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整合起来,才不容易忘记。因为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新旧知识融合的过程。
关于备课…… • 知识点:高考点、重点、难点 • 拓展点:展开思路拓宽视野 • 问题点: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 • 训练点:促进知识体系的整合 • 延伸点: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最后总结一下: • 一个角色 • 两句箴言 • 三个联系 • 四种学习 • 五点备课
谢谢大家!祝大家开心… • 电话:3593389 • 13891278996 • E-mail:lxg50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