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实验 16 大肠杆菌的重组子遗传分析 ( 4 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大肠杆菌的杂交技术,并掌握大肠杆菌的重组子遗传分析。

实验 16 大肠杆菌的重组子遗传分析 ( 4 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大肠杆菌的杂交技术,并掌握大肠杆菌的重组子遗传分析。. 二、基本原理

san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实验 16 大肠杆菌的重组子遗传分析 ( 4 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大肠杆菌的杂交技术,并掌握大肠杆菌的重组子遗传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16 大肠杆菌的重组子遗传分析 (4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大肠杆菌的杂交技术,并掌握大肠杆菌的重组子遗传分析。

  2. 二、基本原理 大肠杆菌的杂交与致育因子F有关。有F因子的细菌称为F十,没有F因子的细菌称为F-。一般F-菌株之间不能进行杂交。F因子有两种状态—游离状态和整合状态(F因子插人到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所以F因子是附加体),前者称F+菌株,后者称为高频重组或Hfr。F+和Hfr都能与F-菌株进行杂交,但重组频率不同。在大肠杆菌的接合中,F+和Hfr是供体菌,而F-是受体菌。在F+与F-杂交中,F因子由F+供体转移到F-受体,大部份受体变为F+。在Hfr与F-杂交中,Hfr供体的染色体由原点开始转移进人受体菌,但F因子在最后,一般不能转移进入受体,所以受体仍为F-细菌。

  3. 杂交实验有各种不同方法,这里介绍的是直接混合培养和液体培养。直接混合培养法操作简单,适用于确定二个菌株间能否杂交或测定重组频率的高低;而液体培养适宜于细菌的基因定位。杂交实验有各种不同方法,这里介绍的是直接混合培养和液体培养。直接混合培养法操作简单,适用于确定二个菌株间能否杂交或测定重组频率的高低;而液体培养适宜于细菌的基因定位。 在大肠杆菌的Hfr与F-杂交实验中,为了避免供体细菌的生长,必须对供体细菌进行反选择。所以供体要用不同于受体(F-)的营养缺陷型菌株,或对某种抗菌素敏感的菌株,以作反选择的性状。

  4. 根据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大肠杆菌的染色体是环状的、封闭的单倍基因组。在Hfr×F-中,Hfr的染色体由原点开始向F-转移,Hfr细菌的基因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地出现在F-受体中。所以离原点较近的基因先进入F-受体,重组频率高,出现的重组子多;而离原点远的基因,进入F-细胞迟,重组频率低,出现的重组子少。因此Hfr菌的基因在重组子中呈梯度出现,提供了基因定位的可能性。根据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大肠杆菌的染色体是环状的、封闭的单倍基因组。在Hfr×F-中,Hfr的染色体由原点开始向F-转移,Hfr细菌的基因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地出现在F-受体中。所以离原点较近的基因先进入F-受体,重组频率高,出现的重组子多;而离原点远的基因,进入F-细胞迟,重组频率低,出现的重组子少。因此Hfr菌的基因在重组子中呈梯度出现,提供了基因定位的可能性。

  5. 大肠杆菌的重组频率较低,即使是高频重组,其重组频率也在10-3-10-4。为了在一个较大的杂交群体中发现为数较少的重组子,就要应用选择性培养基。亲本细胞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只有重组子能生长,因此在选择性培养基上长的菌落即为重组子。大肠杆菌的重组频率较低,即使是高频重组,其重组频率也在10-3-10-4。为了在一个较大的杂交群体中发现为数较少的重组子,就要应用选择性培养基。亲本细胞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只有重组子能生长,因此在选择性培养基上长的菌落即为重组子。 • 然后再分析一定数量的重组子中各非选择性标志的分离。在我们的实验中,选用各种糖发酵基因作为非选择性标志,根据各非选择性标记的重组百分数,确定这些糖发酵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6. 本试验的适宜条件是在新鲜的肉汤培养液中,以4×108/毫升的F一细菌和2×10-7/毫升的Hfr混合,其比例是一个Hfr菌对20个F-菌,37℃ 通气接触90分钟。然后稀释取样,以使每皿得到适量的重组子作为原始培养皿,再用影印培养法分析非选择性标志的分离。

  7. 二、实验材料 •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t K12) 的四个菌株: • K12 pro(λ)F+;W1485 his ilv F+;W1177 thr leu thi xyl gal ara mtl mal lac strr(λ)F-;HfrC met try。

  8. 三、器皿及试剂 • 1.用具: 培养皿(9厘米),灭菌三角瓶(150毫升),灭菌吸管(1, 5,10毫升),灭菌离心管,灭菌空试管,圆木柱,丝绒。 • 2. 培养基: • (1) 基本培养基Vogel 50×):MgS04.7H2O 10克,柠檬酸100克,NaNH4HPO4·4H,0 175克,K2HPO4 500克(K2HPO4.3H2O 644克),蒸馏水约1,000毫升(配好后放入冰箱保存备用)。

  9. (2)平板用基本培养基:Vogel 50×2毫升,葡萄糖2克,琼脂2克,蒸馏水98毫升,pH7.0,高压灭菌8磅30分钟。 • (3)液体完全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牛肉膏0.5克,蛋白陈1克,NaCl 0.5克,蒸馏水100毫升,pH 7.2,高压灭菌15磅15分钟。 • (4)固体基本培养基:Vogel 50× 2毫升,葡萄糖2克,琼脂2克,蒸馏水98毫升,pH7.0,高压灭菌8磅30分钟。 • (5)半固体培养基:琼脂0.7-1克,蒸馏水100毫升,pH7.0,高压灭菌15磅15分钟。

  10. (6) EMB培养基(eosin methylene blue伊红美蓝):糖1克,多陈0.8克,NaCl 0.5克,K2HPO40.2克,伊红0.04克,美蓝0.0065克,琼脂2克,蒸馏水100毫升,pH7.2, 高压灭菌8磅20分钟。 • (7)NaN3培养基:牛肉膏0.5克,蛋白陈1克,NaCl 0.5克,NaN3 0.002M,琼脂2克,蒸馏水100毫升,pH7.2,高压灭菌15磅15分钟。 • 3.生理盐水: • NaCl 0.85克,蒸馏水100毫升,高压灭菌15磅15分钟。

  11. 四、实验步骤 (一)杂交 • 1.菌液制备: • (1)实验前14-16小时,从冰箱保存的斜面菌种,挑少量菌于盛有5毫升完全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每一个菌株接种一瓶,共接种4瓶,置37℃培养过夜。 • (2)取出培养过夜的细菌,在W1177一瓶菌液中加人5毫升新鲜的完全培养液,充分摇匀,等量分成2瓶;其余3瓶菌液分别用灭菌的5毫升吸管,各吸出2.5毫升菌液,然后再各加人2.5毫升新鲜的完全培养液,充分摇匀,各菌于37℃ 继续培养3-5小时。

  12. (3)自温箱取出三角烧瓶,分别倒人离心管,菌株W1177 倒二支离心管,其余菌株各倒入一支离心管,离心沉淀,3,500转/分,离心10分钟。 • (4)倒去上清液,加入无菌水,打匀沉淀,离心洗涤3次,再加无菌水到原体积。 • 2.杂交— 混合培养: • (1)取12支灭菌试管,每支吸入3毫升经融化的半固体培养基,并保温在45℃(保温温度不宜高,北方气温低,可降低半固体中的琼脂量)。

  13. (2) 12支试管分成三个杂交组合,即W1177 ×K12pro; W1177 × W1485; W1177 ×HfrC。每个组合各4支试管,其中2支对照,2支混合菌液。 (3)对照组试管各吸F+或Hfr供体菌菌液1毫升,其余按杂交组合各吸供体菌和受体菌菌液0.5毫升,充分混匀。 (4)将各试管中含菌的半固体倒在有Vogel培养基底层的平板上,摇匀待凝,放37℃培养,48小时后观察(图9-1)o

  14. (二)重组子遗传分析 • 1.菌液制备: • (1)实验前14-16小时从冰箱保存的斜面菌种挑少量菌,接种于盛有,毫升液体完全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置37℃ 培养过夜。 • (2)第二天取出菌液,分别先吸出2.5毫升菌液,再各加人2.5毫升新鲜的液体培养基,充分摇匀,继续培养3-5小时。 • (3)自温箱取出三角瓶,分别倒入灭菌离心管, 3500转/分离心10分钟。

  15. (4)倒去上清液,打匀沉淀,各加入新鲜的完全液体培养基到原体积。(4)倒去上清液,打匀沉淀,各加入新鲜的完全液体培养基到原体积。 • (5)从W1177与HfrC各取4.5毫升和0.5毫升菌液,放入一个灭菌的经37℃ 预热的三角瓶中,充分摇匀。 • 2.液体培养: • (1)实验开始前,调节两只水浴锅,温度分别为37℃和45℃,并保持恒温。 • (2)将盛混合菌液的三角瓶置于37℃ 水浴中,保温90分钟。 • (3)融化半固体培养基,并取4支灭菌空试管,每支吸入3毫升半固体培养基,于45℃ 水浴保温。

  16. (4)液体培养90分钟后,取出三角瓶,用1毫升吸管吸取0.1毫升混合菌液,放入1支半固体培养基,摇匀,倒入已加Vogel底层的培养皿中,摇匀,凝固后,37℃培养48小时 。 • (5)取HfrC菌离心沉淀,倒去上清液,再离心洗涤三次,打匀沉淀,加入灭菌生理盐水到原体积,用1毫升吸管吸取0.1毫升HfrC菌液,放入半固体培养基,摇匀,倒人已加Vogel底层的培养皿中,摇匀。凝固后,37℃培养48小时,观察是否长菌落。作为对照。重复两皿。

  17. 重组子遗传分析图解

  18. 3.重组子的遗传分析 • (1)取2只灭菌的培养皿,倒入Vogel培养基,待凝固后用接种针挑取重组子菌落,依次接种到有Vogel培养基的培养皿上(每皿80个菌落),37℃培养24小时,作影印培养的原始培养皿。 • (2)融化EMB培养基(包括6种糖原)和NaN3培养基,每种培养基倒2只培养皿,共14只培养皿。 • (3)取灭菌的丝绒一块,固定在圆柱形木块上,将原始培养皿倒置覆盖在丝绒上,用笔轻敲皿底。一块丝绒复制2只相同培养基的培养皿。当影印不同培养基的培养皿时,应另换一块灭菌的丝绒,重复操作,直至全部影印完毕。经影印的培养皿,放在37℃培养24小时,观察各种性状出现的比例(图10-1)。

  19. 五、实验记录1. 杂交结果:

  20. 2. 重组子的遗传分析: 3. 根据重组百分数,写出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