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二次大戰對科學地位的影響

二次大戰對科學地位的影響. 二次大戰後,原子彈、氫彈的出現,讓世界各國開始意識到科學的重要,科學的發展能讓國家贏得戰爭,甚至改變歷史。 國家政策開始編列預算,支持科學的研究和發展。. 二次大戰前的科學. 雖然早在 17 世紀後,科學就已開始發展,但在二次大戰前的科學家,多半不受重視,缺乏研究的經費支持。 只有第一流、最頂尖的科學家才能受到大家的重視,獲得經費及相關資源的支持。 Ex :愛因斯坦的推薦信。. Einstein to Born.

san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二次大戰對科學地位的影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次大戰對科學地位的影響

  2. 二次大戰後,原子彈、氫彈的出現,讓世界各國開始意識到科學的重要,科學的發展能讓國家贏得戰爭,甚至改變歷史。二次大戰後,原子彈、氫彈的出現,讓世界各國開始意識到科學的重要,科學的發展能讓國家贏得戰爭,甚至改變歷史。 • 國家政策開始編列預算,支持科學的研究和發展。

  3. 二次大戰前的科學 • 雖然早在17世紀後,科學就已開始發展,但在二次大戰前的科學家,多半不受重視,缺乏研究的經費支持。 • 只有第一流、最頂尖的科學家才能受到大家的重視,獲得經費及相關資源的支持。 • Ex:愛因斯坦的推薦信。

  4. Einstein to Born • If, just once, I slip up and recommend a second-rate physicist,I shall lose all my influence and shall no longer be able to help anybody. • I am painfully aware that I behave like a horse-trader, praising my wares, pointing out the fine teeth and the brisk pace. The Quantum Generation M.Ryutova-Kemoklidze

  5. 戰前的原子核物理研究 • 放射線、放射性元素(1895) Wilhelm Roentgen, Henri Becquerel, etc。 • 原子核Ernest Rutherford 提出原子模型。 • 電子(1897)J. J. Thomson獲得諾貝爾獎。 • 中子(1932)James Chadwick。 • 微中子鮑利、王淦昌。

  6. 發現電子,獲諾貝爾獎 顛覆原子是最小的概念 Ernest Rutherford 提出原子模型

  7. 戰前的原子核物理研究 • 放射線、放射性元素(1895) Wilhelm Roentgen, Henri Becquerel, etc。 • 原子核Ernest Rutherford 提出原子模型。 • 電子(1897)J. J. Thomson獲得諾貝爾獎。 • 中子(1932)James Chadwick。 • 微中子鮑利、王淦昌。

  8. 戰前的原子核物理研究 • 放射線、放射性元素(1895) Wilhelm Roentgen, Henri Becquerel, etc。 • 原子核Ernest Rutherford 提出原子模型。 • 電子(1897)J. J. Thomson獲得諾貝爾獎。 • 中子(1932)James Chadwick。 • 微中子鮑利、王淦昌。

  9. James Chadwick發現不帶電的中子

  10. Bettina Katzenstein / ETH Zürich 鮑利(W.Pauli)最早提出微中子存在的理論假設, 但一直不肯發表,後來是費米(E.Fermi)將此粒子 定名為Neutrino。 鮑利的名言: I am Smarter than Dirac 。 王淦昌:在德國曾提出後來導致中子 發現的實驗建議。後來在抗日戰爭期間 曾提出發現微中子的構想。

  11. 中子撞擊的研究 • 科學的發展在找尋物質最小的結構。 • 羅馬:費米 Enrico Fermi。 • 巴黎:Irene Joliot-Curie, Fredeic Joliot(居禮夫人的女兒和女婿)。 • 柏林:哈恩 Otto Hahn, Friz Strassmann,麥特勒 Lise Meitner(德國的居禮夫人之稱), Otto Frisch。

  12. 費米 Enrico Fermi

  13. 中子撞擊的研究 • 科學的發展在找尋物質最小的結構。 • 羅馬:費米 Enrico Fermi。 • 巴黎:Irene Joliot-Curie, Fredeic Joliot(居禮夫人的女兒和女婿)。 • 柏林:哈恩 Otto Hahn, Friz Strassmann,麥特勒 Lise Meitner(德國的居禮夫人之稱), Otto Frisch。

  14. Frédéric Joliot-Curie Irene Juliot-Curie Joliot-Curie, Irene; Curie, Marie

  15. 中子撞擊的研究 • 科學的發展在找尋物質最小的結構。 • 羅馬:費米 Enrico Fermi。 • 巴黎:Irene Joliot-Curie, Fredeic Joliot(居禮夫人的女兒和女婿)。 • 柏林:哈恩 Otto Hahn, Friz Strassmann,麥特勒 Lise Meitner(德國的居禮夫人之稱), Otto Frisch。

  16. 哈恩 Otto Hahn

  17. In 1938 Otto Hahn (1879-1968), Lise Meitner (1878-1968), and Fritz Strassmann (1902-1980) were the first to recognize that the uranium atom under bombardment by neutrons, actually split. With doctorate in hand. 在德國柏林的威廉皇帝研究院 Lise Meitner and Otto Hahn in their laboratory

  18. Otto Hahn 哈恩獲得諾貝爾獎右為 Lise Meitner Lise Meitner麥特勒有德國的居禮夫人之稱 受到忽視的偉大女科學家

  19. 核分裂

  20. 超鈾元素--核分裂的發現 • It Seems to me that the human mind sees only it expects. --- Emilio Segre 人類的心智只會看到他所期待看到的! • 科學的認知,是要先有個概念才會看得見、才會有發現。 • 科學的本質:主觀認定、客觀發現。

  21. 曼哈頓(原子彈)計畫 • 原子彈計畫的開始齊拉 Leo Szilard, Albert Einstein寫信給美國小羅斯福總統。 • 曼哈頓計畫 Leslie Groves 軍方負責人。 Robert Oppenheimer 總負責人。1942年開始,兩年後便研究成功!

  22. Einstein and Szilard ,

  23. Leo Szilard

  24. Archivo importado por oszalal Robert Oppenheimer Major General Leslie R. Groves, in charge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1942

  25. 二次大戰原子彈發展和計畫的詳細紀錄 Hans Bethe(1906-2005)

  26. 第一個核子反應器(堆) 領導人物:費米地點:芝加哥大學時間:1942/12/2 The first nuclear reactor was erected in 1942 in the West Stands section of Stagg Fi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43 it was dismantled and reassembled at the Palos Park unit of the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27. Chicago Pile One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on December 2, 1946, the fourth anniversary of their success. Back row( left to right), Norman Hilberry, Samuel Allison, Thomas Brill, Robert G. Nobles, Warren Nyer, and Marvin Wilkening. Middle row, Harold Agnew, William Sturm, Harold Lichtenberger, Leona W. Marshall, and Leo Szilard. Front row, Enrico Fermi, Walter H. Zinn, Albert Wattenberg, and Herbert L. Anderson.

  28. Enrico Fermi

  29. Hans Bethe

  30. J. Robert Oppenheimer, Enrico Fermi, and Ernest Lawrence

  31. 爆炸完後的廢墟 頭一顆原子彈試爆高塔,新墨西哥州

  32. 我變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歐本海默目睹原子彈首次試爆成功 引用印度經典著作”薄伽梵歌”中一句話

  33. 第一顆原子彈 (1945/7/16) 美國與日本的戰爭 • 雙方的實力有差距,美國想要藉著原子彈攻擊結束戰爭,出現兩種看法:1. 攻擊無人島。2. 直接攻擊本島,要死傷慘重才有 威嚇性(警告其他國家)。 • 廣島  小男孩。 • 長崎  胖子。

  34. (左)小男孩:鈾原料原子彈 (右)胖子:鈽原料原子彈(左)小男孩:鈾原料原子彈 (右)胖子:鈽原料原子彈

  35. Fanghong

  36.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8 Prolineserver Prolineserver Prolineserver Osamu Shimomura 下村脩 Roger Y. Tsien 錢永健 Martin Chalfie 下村脩 : 沒有被原子彈炸死的人,但眼睛瞎了好幾個禮拜。 "As a teenager, Osamu Shimomura was blinded for several weeks by the atomic bombing of Nagasaki."

  37. 仁科芳雄

  38. 荒勝文策 • 日據時代台北帝國大學 (即台灣大學前身) 的「物理學講座」,首位講座教授為荒勝文策博士 (Arakatsu Bunsaku),荒勝文策與仁科芳雄年歲相仿,同為日本物理史的領袖人物。荒勝文策博士來台後,在台北帝國大學完成一座 Cockcroft-Walton 加速器,是當時亞州是最先進的研究設備之一。1934 年,荒勝文策博士的團隊在台北帝國大學的二號館 101 室架設完成了 240 Kev 直流高壓加速器,同年七月 25 五日成功完成了以人工加速粒子撞擊原子核的實驗,是繼 1932 年英國劍橋大學 Cavendish Laboratory (培養了 25 個諾貝爾獎得主) 之後,世界第二個完成人工撞擊原子核的實驗團隊。

  39. 德國的計畫 • Weiner Heisenberg • ALSOS (glove in Greek) • Samuel Goudsmit • Operation Epsilon • Farm Hall Transcripts

  40. Hitler's physicists were behind the Allies in developing nuclear power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