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士兵暴动了!

士兵暴动了!. 地点:喀琅施塔得要塞 1921 年 2 月 28 日,隶属于苏维埃政府波罗的海舰队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的 2.7 万名水兵发动起义。起义士兵公开提出的口号是:“拥护 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起义者夺取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并发表声明,声称“统治着祖国的 共产党完全脱离了群众 ,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 士兵暴动了!.

sanjiv
Download Presentation

士兵暴动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士兵暴动了! 地点:喀琅施塔得要塞 1921年2月28日,隶属于苏维埃政府波罗的海舰队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的2.7万名水兵发动起义。起义士兵公开提出的口号是:“拥护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起义者夺取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并发表声明,声称“统治着祖国的共产党完全脱离了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

  2. 士兵暴动了!   水兵起义震动了苏维埃俄国,因为仅仅在三年前,在十月革命前夕,也是在喀琅施塔得要塞,也是这支水兵武装,也发表过一份声明,表示:“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第一声召唤下,就手执武器支援革命。”士兵的坚定支持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这支武装是苏维埃政权最坚定的拥护者。而现在,他们起来反对他们曾经拥护过的共产党。

  3. 士兵暴动了!   这是暴动吗?   一名起义士兵在信中说:“(这)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   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起义士兵的什么情绪?

  4. 一直忠心于苏维埃政权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水兵为什么要发动起义?一直是苏维埃政府最重要的同盟者——农民,为什么也要反对苏维埃政府呢?一直忠心于苏维埃政权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水兵为什么要发动起义?一直是苏维埃政府最重要的同盟者——农民,为什么也要反对苏维埃政府呢? 革命的三个阶级站在一起:工人、农民、军人

  5.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摘自《共产党宣言》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哪些措施体现了马克思的设想? 马克思

  6.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布)八大党纲(1919年)   请思考:在国内战争结束前,列宁的“理想”是什么?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马克思

  7. 党员同志们:   昨天,我们敬爱的粮食人民委员瞿鲁巴同志晕倒在会场上,他拥有调拨几千万普特粮食的权力,却没有留下能填饱自己肚子的哪怕一小口。感动之余,我们利用星期六休息时间进行了义务劳动,列宁同志也要加入。同志们,请参加义务劳动,用工人阶级的觉悟来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保卫苏维埃! ——莫斯科喀山机务段党员

  8.   面对出现的问题,列宁没有回避,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他走进各地农民中间,倾听农民的呼声,在人民中间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列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农民说的话。  面对出现的问题,列宁没有回避,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他走进各地农民中间,倾听农民的呼声,在人民中间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列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农民说的话。   一个农民说:“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另一个农民说:“要使农民看到好处。”还有农民干脆对列宁说:“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

  9.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1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1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1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1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15. 对话:列宁与美国资本家 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请思考:列宁此时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是什么意思?

  16. 对话:列宁与美国资本家   嘎斯车是苏联时代的代表性符号之一。而最早在苏联生产“嘎斯”车的,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   在高尔基市,福特与苏联建立了汽车联合企业,从1932年起,每年有十万辆嘎斯牌客车和卡车下线,在苏联的道路上奔跑。 福特汽车 嘎斯汽车

  17. 思 考 新经济政策 “新” 在什么地方?

  18. 新经济政策 “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经济;   新经济政策通过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社会经济。

  19. 列宁(新经济政策): 市场经济≠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计划经济≠社会主义 邓小平(改革): 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

  20.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21.   在一次会议上,列宁说:“你们在新经济政策问题上对我表示不信任。为此我提交辞呈。”  在一次会议上,列宁说:“你们在新经济政策问题上对我表示不信任。为此我提交辞呈。”   他用拳头敲着桌子喊道,他已经厌倦了同他们争论。列宁辞职的威胁吓倒了所有的人,立即摧毁了许多人表示的反对意见。例如坚决反对列宁的布哈林,在24分钟内由反对者变成了新经济政策的狂热捍卫者。 ——摘编自郑异凡《列宁的一次改革尝试》,《同舟共进》2011年第5期

  22.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这一天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哀。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这一天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哀。   来自西伯利亚的狂风怒吼着,如同随风飞舞的雪花,每个吊唁者的脸上都充满了失落和彷徨,苏维埃的明天怎么办?谁来带领大家完成这段未竟的旅途?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23.   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  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   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24. 请思考:“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25.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 ——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26.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这就是计划经济

  27.   苏联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大办公室里面,斯大林伟岸的身影出现了,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踱步,一会儿抽着烟斗,一会儿对着地图停下来思考,然后发布命令,由秘书记录下来,变成整个国家的意志去执行。  苏联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大办公室里面,斯大林伟岸的身影出现了,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踱步,一会儿抽着烟斗,一会儿对着地图停下来思考,然后发布命令,由秘书记录下来,变成整个国家的意志去执行。

  28.   从1929年以后,斯大林再也没有下过基层。所有的决策都是在克里姆林宫或者是郊区的别墅里面做出来的,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他在和领导人的宴会上杯盏交错中做出来的。  从1929年以后,斯大林再也没有下过基层。所有的决策都是在克里姆林宫或者是郊区的别墅里面做出来的,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他在和领导人的宴会上杯盏交错中做出来的。

  29. 评价斯大林模式 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⒈是否符合国情; ⒉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⒋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

  30. 请思考:“斯大林模式”取得了哪些成就?

  31.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⒈移民国家向苏联移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还对什么感兴趣?   ⒊西方国家为什么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感兴趣呢?

  32.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   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的仪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德军不仅被全线扼止,而且开始遭遇反攻。   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 ……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33. PPSH(波波沙)-41冲锋枪,共生产六百万枝 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万多辆 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

  34.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35.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36.   苏联笑话: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苏联笑话: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