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之推動模式

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之推動模式. 李明憲 國立東華大學 教授 社團法人花蓮縣記憶空間學會 常務理事. - 霸凌之定義 - 如何在學校推動反暴力霸凌 - 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評鑑制度. 暴力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 2002 )對暴力的定義為:個體有意的運用肢體的力量或權利去威脅或真正的傷害其他個人、族群或社區,這種行為可能帶來死亡、受傷、心裡的創傷、成長的障礙或權利的剝削等後果。. 傳統霸凌早就存在校園中,早期還被視為是成長的一部分,並且相信能幫助孩子轉變為成人. 但自從 1980 年代在挪威發生了,有個男孩因遭霸凌而導致自殺。

sani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之推動模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之推動模式 李明憲 國立東華大學 教授 社團法人花蓮縣記憶空間學會 常務理事

  2. -霸凌之定義 • -如何在學校推動反暴力霸凌 • -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評鑑制度

  3. 暴力的定義 • 世界衛生組織(2002)對暴力的定義為:個體有意的運用肢體的力量或權利去威脅或真正的傷害其他個人、族群或社區,這種行為可能帶來死亡、受傷、心裡的創傷、成長的障礙或權利的剝削等後果。

  4. 傳統霸凌早就存在校園中,早期還被視為是成長的一部分,並且相信能幫助孩子轉變為成人傳統霸凌早就存在校園中,早期還被視為是成長的一部分,並且相信能幫助孩子轉變為成人

  5. 但自從1980年代在挪威發生了,有個男孩因遭霸凌而導致自殺。但自從1980年代在挪威發生了,有個男孩因遭霸凌而導致自殺。 • 在底特律發生了射殺事件和日本、加拿大都有青少年因為被霸凌而產生自殺的情況出現後逐漸被重視 • 美國是哥倫比亞高中槍擊事件後社會才重視 • 台灣是八德國中等等

  6. 霸凌的定義 • Dan Olweus (1991)對霸凌校園霸凌研究領域的先驅(bullying)下的定義為「一個學童反覆的暴露在一個或更多人的負面行為之中」。

  7. 傳統霸凌被視為是一種高權力姿態的人對較為沒有力量的人進行的一種重覆性的攻擊,不論生理或心理,社會性的行為或口頭上的。傳統霸凌被視為是一種高權力姿態的人對較為沒有力量的人進行的一種重覆性的攻擊,不論生理或心理,社會性的行為或口頭上的。 • 一方無法抗拒 • 許多研究發現霸凌最主要的方面是 power與控制。

  8. 教育部的新定義

  9. 美國法律的要件 “霸凌”,指的是 一個或多個學生針對一個受害者,重複使用書面、口頭、電子表達或身體行為或手勢

  10. (i)造成身體、情感傷害或損及受害者的財產(i)造成身體、情感傷害或損及受害者的財產 • (ii)致使受害人處在自我傷害或損害自 • 己財產的合理恐懼之中; • (iii)對受害人創建了一個充滿敵意的學校環境 • (iv)侵犯受害者在學校的權利 • (v)實際的、重大地破壞了教育過程或學校的正常運行。 • 霸凌應包括網絡霸凌。

  11. 霸凌形成的因素-挫折攻擊假說 • 由1939年Dollard、Miller和Sears等人提出,認為個體的攻擊行為是因為遭受外在挫折所引起的。

  12. 以「驅力」的觀點出發,認為個體攻擊行為的動機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因為內在的驅力受到外界挫折的刺激所引起。以「驅力」的觀點出發,認為個體攻擊行為的動機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因為內在的驅力受到外界挫折的刺激所引起。 • 當個體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如果無法獲得需求的滿足時,便會引發挫折的情緒,而個體為求減輕所產生的焦慮和憤怒,便會出現攻擊的暴力行為。

  13. 霸凌的種類 • 肢體霸凌 言語霸凌 • 關係霸凌 反擊型霸凌 • 性霸凌 網路霸凌

  14. StopCyberbullying.org組織定義:「當一個青少年遭遇其他青少年使用數位科技,例如簡訊、電子信件、及時通、msn等重複的折磨、威脅、騷擾、羞辱時,稱做被網路霸凌」。StopCyberbullying.org組織定義:「當一個青少年遭遇其他青少年使用數位科技,例如簡訊、電子信件、及時通、msn等重複的折磨、威脅、騷擾、羞辱時,稱做被網路霸凌」。

  15. 霸凌行為下的相互關係人 • 受霸凌者(Bullied):一些被壓迫或在特殊的情形下連續被暴力濫用的受害者。 • 霸凌者(bully, bullies):在特殊的情境下,濫用權力系統地去壓迫一些比他/她弱小的人。 • 旁觀者(Bystanders):在特殊的情境下,縱容或鼓勵霸凌事件發生的人,即使只在一旁觀看,也算是霸凌中的共犯。 • 關係人:家長、教師

  16. 霸凌者主要特徵 • 以男學生居多。男生大多使用肢體霸凌語言與霸凌。 • 霸凌者通常身材比較高大、年紀較長、體型較強壯、具攻擊性、性格叫危機進衝動。 • 女孩子的關係霸凌、言語霸凌較男生嚴重。

  17. 受霸凌的因素(1) • 顯露出獨立的想法或行為。 • 至少有一項會被拿來嘲笑、會被拿來剝削的弱點。 • 自身有一套界定良好的價值,而不願與霸凌者妥協。 • 成為他人尋求個人或專業建議的人或專家,你比霸凌者更受人注意。 • 霸凌者最怕暴露出他們的不夠格與無能,而你的現身、受人歡迎與能力,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引發他們的恐懼。

  18. 受霸凌的因素(2) • 表現良好,甚至常常優異。 • 在朋友等等之間,受到歡迎。 • 人品有堅強的完整性,而通常霸凌者鄙視如此的完整性,因為他們沒有,所以他們似乎被迫去摧毀任何有完整性的人。 • 拒絕加入以成立的黨派。 • 拒絕成為團體中的複製品。

  19. 影響霸凌行為因素 • 個人因素:暴力傾向、情緒控制、自我中心、溝通技巧、偏差行為 • 校園生活:學校領導、師生關係、學習適應 • 交友休閒:交友類型、休閒活動 • 家庭互動:父母管教、家庭親密感、整體和諧感

  20. 霸凌者的特性: • Olweus(1991)指出霸凌是一種攻擊、統治的、衝動的、非移情的且和有強壯的生理素質。 • Berthold(1996)描述霸凌者時常考試作弊、攜帶武器到校、抽菸或是吸毒,即使在家中也沒大人監督。

  21. 霸凌不是因為低學習成績或挫敗所造成的。 • 霸凌者對於他們所做的霸凌挑釁行為,從不認為受害者是弱者,就是認為受害者被霸凌是理所當然。 • 霸凌者在小學就頗為流行但中學更加嚴重。

  22. 霸凌受害者的特徵 • Olweus(1978)指出霸凌的受害者有兩種特性:一種是消極的;另一種是有挑釁的。 • (Hoover & Juul 1993)受害者傾向於低自尊、高度社會焦慮、知覺到他們自己是一個笨蛋或是不引人注意的。 • 普遍來說受害者的特性是消極地、無自我防衛意識、易感到受傷地、和低自尊心、高度社會焦慮感。

  23. 霸凌旁觀者的特徵 • O’Connell發現道旁觀者是在霸凌中一種特別的類型,他像是主動的加入霸凌,消極的增援霸凌,介於霸凌者與受害者的中間。

  24. 台灣目前預防措施 • 中央層面:訂定相關法規,強教育、社政、警政及法務等部門之資源整合,並建立橫向機制。例如: • 教育部防制霸凌總動員行動 99年12月27日 • 社會層面: • 家長參與層面有限 • 社會團體的推動缺乏系統的專業方法: • 學校層面: • 缺乏專業系統的方法:多數停留在由上而下,宣導重於實際行動的層面。 • 欠缺由國小到大學的教材與推動手冊及社區的連結。

  25. 整體而言,我國的校園反霸凌工作,應逐步達成下列幾點: • 我國對霸凌的定義:學校工作人員方能分清楚何謂霸凌、何謂正常的管教。 • 學校與社區共同合作推動反霸凌工作。 • 與國際接軌,引進國際安全學校的標準化手法。 • 建立小學至大學的推動指引。 • 研發相關教材與媒體。 • 擬定中長期目標。

  26. 教育部推動「推動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計畫」目的教育部推動「推動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計畫」目的 • 推動以「防制校園暴力霸凌」為中心議題之安全學校,整合學校行政、教學、空間環境、心理輔導、健康服務、社區合作等策略,期能完善校園暴力霸凌之發現、處理及追蹤輔導流程,達成營造友善校園之目的。

  27. 如何在學校推動反暴力霸凌

  28. 建立推動SOP流程 建立防制暴力霸凌手冊 計畫 推動小組 師生充能 建立霸凌件數統計基準 專家訪視輔導 計畫成果評價、全校示範分享 實施架構

  29. 推動手冊 師長版 ※如何經營反暴力霸凌的班級。 ※如何處理暴力霸凌事件。 學生版 ※如何面對與避免暴力霸凌事件。 ※如何協助處理暴力霸凌事件。 建立防制暴力霸凌推動手冊

  30. 推動標準作業流程(SOP) 評價面 1.霸凌件數統計分析。 2.輔導結果評價。 3.進行計畫前、後學生抽樣訪談調查。 介入(過程)面 1.訓練校內推動種子教師與學生。 2.邀請進行專家輔導。 3.進行3E策略介入。 4.暴力霸凌事件統計機制建立、分析。 5.辦理分享座談會。 6.建立示範學校。 結構(政策)面 1. 成立校內反暴力霸凌委員會。 2.建構社區警政、社政、醫療體系協力推動模式。 3.制訂校內相關政策。

  31. 學校進行正式課程融入、潛在課程與社區教育。學校進行正式課程融入、潛在課程與社區教育。 1.課程教學 2.潛在課程教學 3.定期宣導 Education 進行易發生暴力霸凌之環境進行檢核,與社區共同營造無暴力霸凌之校園環境氣氛。 Environment 輔導學校與社區共同建立具體文字之無霸凌政策,並向學生與社區宣告。 Enforcement 3E行動策略

  32. 創意作為 • 行動劇 • 歌曲大賽 • 核心觀念: 結合青少年之想法 減少情境 建立尊重 鄙視霸凌

  33. 推動原則 • 讓家長知道你的政策 • 增加宣導管道 • 透過討論管理手機 • 尊重是最終核心價值 • 教師必須熟知處理流程 • 學生參與

  34. 不是霸凌者與被霸凌者 應該是 霸凌的小孩 與被霸凌的小孩 重視行為的改善

  35. 歡迎申請 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

  36. 世界衛生組織 CC CSP • 台灣國際安全學校發展中心社團法人記憶空間學會 MEMORY SPACE INSTITUTE 接受 以反霸凌為單一議題申請國際安全學校認證

  37. health1oo@gamil.com連絡李明憲 • 我將寄發電子報 • 加入國際安全學校facebook團

  38. 法律 • 何謂社工輔導警政鐵三角 • 霸凌邁向安全

  39. Thank You ! www. Safeschool.org.tw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