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中国 压 铸市场分析 与 和谐发展

中国 压 铸市场分析 与 和谐发展. 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 宋才飞 电话 传真 021-568862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必须和谐发展。压铸和相关行业,上游下游,各个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赢互利,和谐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 中国 压 铸市场基本概况

s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 压 铸市场分析 与 和谐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压铸市场分析与和谐发展 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 宋才飞 电话 传真 021-56886242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必须和谐发展。压铸和相关行业,上游下游,各个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赢互利,和谐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必须和谐发展。压铸和相关行业,上游下游,各个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赢互利,和谐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3. 1 中国压铸市场基本概况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全国汽车总产量达到 728万辆, 同比增长27.6%,其中轿车产量 387万辆, 同比增长39.7%。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增长10.7%,经济运行处于高位趋稳。    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推动下,2006年全国压铸件产量突破100万吨,这只是狭义的高压压铸。按广义的压铸范畴,即包括低压铸造和挤压铸造等各种压力下铸造成型工艺,其总产量约为150万吨。 2007年,全国GDP增长目标定为8%,中国压铸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增长势态。

  4. 研究中国压铸市场必先了解相关的经济环境 从上游来看, 2006年全国有色金属总产量达到1800万吨,其中原铝产量高攀935万吨。有色金属生产持续高速增长,为压铸件生产增长提供丰富资源。 从下游来看, 压铸市场迅速扩展,出口剧增,尤以汽车、摩托车和电子行业最为突出。汽车、摩托车等交通运输业铝铸件总量约为120万吨,其中压铸和低压铸造合计83.6万吨,占70%。电子电器、机电仪表、灯具、工具、五金等行业压铸市场十分兴旺。

  5. 2 中国压铸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2.1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是压铸生产增长的根本保障 我国近百年来贫困落后所蕴藏的要翻身的巨大能量,这种“后发优势”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形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居民以“住行”为主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启动。按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百户城镇居民汽车拥有量为40%左右,届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000万辆,加上更新至少15000万辆,按此目标汽车工业尚需持续发展20余年;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城镇人口将增加3亿,约需住房100亿平方米,加上现在5.6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由原来25平方米提高到35平方米,约需增建住房56亿平方米,两者共需新建住房156亿平方米,按现在建设速度至少还要15年。为此,我国的 “汽车热”“房产热”乃至 “经济热” 将延续下去,特别是制造业高速发展期将延续更久。“十一五”规划 GDP 年均增长7.5%。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意志,决定了市场的走向,这就为压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6. 2.2 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压铸生产重心向中国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产业发展序列的国际分工正在形成。我国的经济水平,特别是拥有千万吨有色金属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市场,决定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主要处于产品制造的序列。从而,将在很长期间承担国际有色金属铸件及其制品的生产制造任务。世界有色金属铸件生产的重心向中国转移已成必然趋势。 我们很清醒地知道, 这将付出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能源,也污染了环境。我们应积极提升技术含量 、 增大附加值,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将传统压铸业发展成为现代压铸业。

  7. 2.3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轻量化  促进压铸市场持续发展 铸件轻量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以汽车为例,新一代汽车的目标是每100公里油耗减少到3升,这就要求整车重量大为减轻。汽车轻量化的迫切需要为压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国内外市场对压铸件的巨大需求,这就决定了中国压铸业持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8. 3 中国压铸生产发展的多元化 我国汽车工业以年增长27.6%高速持续发展,再加上2100万辆摩托车、200余万辆农用车和1000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平衡;五金灯具、电子电器、电动工具等行业十分兴旺,故我国压铸生产发展保持较大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增长速度。

  9. 3.1汽车发动机铝合金缸体压铸 近年来,我国汽车铝合金发动机缸体压铸发展迅猛。广州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重庆长安汽车集团、长安铃木汽车、哈尔滨东安动力等公司均于2002年前后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压铸汽车发动机铝合金缸体。上海乾通汽车附件公司生产柳河五菱汽车铝合金缸体,后又引进3550吨全自动压铸生产线。随后,一汽集团、宜兴江旭铸造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和徐航压铸有限公司等均引进大型压铸设备,最大为3800吨压铸机,开发汽车缸体等大型铝合金压铸件。 特别是2005年以来跨国汽车巨头在我国掀起新一轮发动机投资热,其势越来越旺,这将有力地推动铝合金发动机缸体压铸的加速发展。

  10. 3.2汽车摩托车铝合金轮毂 全国铝合金轮毂生产企业近百家。 2003年汽车摩托车铝合金轮毂总产量 4250万只,出口1121万只,创汇36900万美元;2004年产量 4700万只,出口1874万只,创汇65428万美元;2005年产量 5900万只,出口 2484万只,创汇 70727万美元。2006年又有新的发展。铝合金轮毂生产和出口均处于加速增长之势。

  11. 3.3 摩托车产销长盛不衰双创新高 2005年全国摩托车产量1776万辆,销售1774万辆, 出口 722万辆, 创汇 22.48亿美元。涌现出大长江、嘉陵、建设、钱江、洛阳北方5个百万辆级企业。 2006年,狂飙突起,增长加速, 全国摩托车产量高攀2144.35万辆,销售 2126.67万辆。百万辆级企业增加至八家,分别是大长江、隆鑫、建设、嘉陵、力帆、钱江、宗申、洛阳北方。其中大长江成为我国第一个200万辆级摩托车企业。  摩托车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产量 2200万辆,工业总产值 1200亿至 1300亿元。 摩托车行业长盛不衰,成为压铸生产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

  12. 3.4 汽车零部件已构成巨大市场 汽车零部件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3527亿元,同比增长 17.3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长18.67%;实现利税199亿元。 2006年,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达到250亿美元的新水平。 2010年汽车零部件(包括装车、配件、出口)有望达到 8000亿元的规模。在汽车零部件总额中,铝合金铸件占有很大的份额。  中国将用十年时间,实现零部件出口占世界汽车贸易额的10%,即1200亿美元的规模,这为我国压铸业开创一条新的生存发展大道。

  13. 3.5房地产业火爆推动五金高速发展 房地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推动了建筑五金、日用五金生产的迅速发展。 五金工业向专业生产、出口基地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如浙江玉环生产阀门和卫生浴室五金制品的企业约 800余家,年产值 75亿元,出口 25亿元,阀门生产约占全国 60%。 温州拥有 400多家锁具生产企业,年产值 60多亿元,出口 20多亿元,被誉为“锁都”。 五金行业高速发展为有色金属铸造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此外,自动电梯铝合金梯级压铸迅速发展,船舶工业的崛起,均为压铸业提供了辽阔的市场。

  14. 3.6镁合金压铸以年增长25%加速发展 2005年我国原镁产量达到46.96万吨,并已拥有镁合金压铸件相当大的潜在生产能力和巨大的潜在市场,而2006年镁合金压铸件产量(不完全统计)仅为1万余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镁资源优势,加速发展镁合金压铸,已成当务之急。 我国现有镁合金压铸生产和科研单位近百家。以汽车镁合金压铸件为主的企业有:上海乾通、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浙江岱美、杭州富春、常熟中翼、吉林临江镁业等;以电脑、手机外壳等镁合金部件为主的企业有:青岛金谷镁业、苏州可成科技、太仓敬得科技、昆山富钰精密组件、广东嘉瑞、镁达、美利达、 泛亚欧宝、东运镁业、环宇镁铝、黄江精诚、深圳铿利、富士康、创金美、长春华禹镁业、宁波耐特镁业等。重庆镁业科技、广东鸿图科技、南京华宏新材料公司等均致力于镁合金压铸的开发。重庆隆鑫集团“全镁概念摩托车” 研制成功镁合金发动机和北京远东镁合金制品公司“自行车镁合金车架整体压铸”均为典型范例。2006年重庆博奥公司与加拿大 Meridian 公司在重庆组建镁合金压铸件生产企业,重庆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镁合金压铸重要基地。 “十一五”规划期间,有望成为我国镁合金压铸攻坚、突破、取得重大进展的里程碑。

  15. 4 中国压铸生产发展的集群性 2006年我国有色金属压铸件总产量1024000吨,年产值480亿元。各地区以汽车、摩托车、电子电器、家电五金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压铸件生产企业以及设备、模具和合金等相关企业,形成遍布全国的压铸产业集群。 华北地区 53000 吨 占 5.2% 东北地区104000 吨 占 10.2% 华东地区374000 吨 占 36.6% 中南地区342000 吨 占 33.2% 西南地区127000 吨 占 12.4% 西北地区 24000 吨 占 2.4% 全国总计1024000 吨 占 100.0%

  16. 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以规模效应而取得良好效益,对整个压铸行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压铸件生产企业中的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成都兴光压铸有限公司、广东文灿压铸有限公司、广州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鸿图制造厂有限公司、福建灿坤实业公司、浙江万丰奥特集团、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公司、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一汽联合压铸公司、东风科技有限公司等;压铸设备企业中的力劲科技集团、伊之密精密压铸科技公司等;压铸模具企业中的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型腔模具厂等,均为典型范例。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以规模效应而取得良好效益,对整个压铸行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压铸件生产企业中的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成都兴光压铸有限公司、广东文灿压铸有限公司、广州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鸿图制造厂有限公司、福建灿坤实业公司、浙江万丰奥特集团、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公司、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一汽联合压铸公司、东风科技有限公司等;压铸设备企业中的力劲科技集团、伊之密精密压铸科技公司等;压铸模具企业中的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型腔模具厂等,均为典型范例。

  17. 模具产业集群化  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模具生产集群化应运而生。目前已形成规模的有:余姚模具城、宁海模具城、慈溪模具城、黄岩模具城、黄骅模具城、昆山国际模具城以及泊头汽车模具之乡等。其中昆山国际模具城总投资25亿,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模具产业基地。

  18. 5 中国压铸业生产经营的艰巨性 2010年我国汽车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辆,2020年将达到20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市场。2006年底,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70%进入我国市场,这既是大好机遇,又是严重挑战。外资控股、独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外方严格控制技术外溢,国内企业也存在对外资供应商的高度依赖。我们应抓住当前大好时机,树立 “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发展”的辩证思想,加强整合融合,迅速做强做大。抓住跨国公司调整产业链的大好机遇,力争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同时抓住国内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大好机遇,进入国内自主品牌的采购体系,这才是积极的对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料能源价格上涨,产品成本剧增,利润空间缩小,压铸企业面临严重考验,迫切祈盼创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经营环境。

  19. 6中国压铸市场的和谐发展 压铸市场和谐发展,是指构成压铸产业的组成部分和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发展状态。实行科学发展,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公平协调,共赢互利,达到内外和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压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建成压铸强国。 “十一五”期间,压铸行业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压铸市场将进一步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呈现加速发展势头,环渤海地区和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均将有很大发展。东部地区的技术和西部地区的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蕴藏着巨大的合作发展商机。

  20. 压铸企业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民营压铸企业经历二十年艰辛创业,几经坎坷,现已完成原始积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浙江万丰奥特、宜兴江旭、扬州嵘泰均为典型范例。最近苏州金澄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投资近亿,不到一年,建成拥有瑞士布勒1800吨等大中型系列压铸设备和百余台压铸件精密加工中心的新型压铸企业,规模之大,建设之快,起点之高,真不是过去可想像的,而此类企业在我国已成 “平常事”,不是几家而是成批涌现,民营企业将成为我国压铸市场的主力军。随着国际压铸重心向中国转移,外资企业将迅猛增加,压铸件出口将逐年增长,中国压铸业将真正成为国际压铸市场的主要供应基地。

  21. 中国压铸,从1947年开始已有六十年历史,现拥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巨大的市场,拥有有色金属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并拥有一支长期从事压铸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专业技术队伍。按广义的压铸范畴,包括低压铸造和挤压铸造,其总产量已近150万吨,这就构成了我国压铸业进入划时代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当前,大而不强的现实,严重阻碍了我国压铸业的健康发展,削弱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由大变强,已成为有志之士最为强烈的祈盼,争取用10年至15年时间,即2020年之前完成“压铸大国”向“压铸强国”的提升。由于我国压铸业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确实存在差距,即使产量赶上去了,但要成为压铸强国,尚有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必须谦虚谨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构建压铸和谐发展新局面,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才能重铸中华铸造的历史辉煌!

  22. 中国压铸市场分析与和谐发展 欢迎交流! 谢谢! 电话 传真 021-56886242 电子邮件 songcf@public7.sta.net.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