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606 Views
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http://www.lsyf.cn 谌业锋主页 http://lsyf.cn/jksyf.html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QQ: 178990915 电话 : 18981539788 E-mail: jksyf@163.com. 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E N D
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 四川省特级教师⊙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http://www.lsyf.cn 谌业锋主页http://lsyf.cn/jksyf.html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QQ:178990915 电话:18981539788E-mail:jksyf@163.com
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 (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家园意识) • (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目标意识) • (三)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科的教研方式(研究意识) • (四)夯实科组几项基础工程(发展意识) • (五)抓好几项常规管理工作(责任意识)
(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家园意识)(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家园意识) •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要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让教研组步入“个人为集体发展作贡献,集体为个人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的良性循环轨道。 • 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需要组内同行自觉做到三个“多一点”三个“少一点”和三个“互相”。
三个“多一点”三个“少一点”是: • 干实事多一点,说空话少一点; • 真诚待人多一点,虚情假意少一点; • 替集体着想多一点,计较个人得失少一点。 三个“互相”是: • 人格上互相尊重, • 学术上互相包容, • 生活上互相关怀。
组内要提倡学做五种人: • 一是热爱生活,做一个有生活激情的人: • 二是业务精良,做一个有真本事的人: • 三是淡泊名利,做一个有合作精神的人; • 四是勤于读书,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 • 五是尊重同行,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
组教师应追求这样四种专业精神: • 拼博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 • 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 求实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 • 团队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 • 如果持之以恒地做好上述工作,组的每一位成员一定可以感受到来自组的家园般的温暖,一定会把组视为自己的家。
(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目标意识)(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目标意识) • 钱梦龙先生说:“教学方法是雕虫小技,教学观念好比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 • 一个科组如果想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必须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教学追求。 • 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理想并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该有“三观”管理理念, • 即: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
1. 宏观上 • 力求将确立的教学理想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让每一名教师都力求使自己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再去鼓舞、激发学生,提升学生的精神和智慧。
2. 中观上 • 研究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力求把一节课分成三个板块:课前预习,解决疑难,发展创造。花大力气抓早自习和课前预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老师则有针对性地备课,对常规教学内容提炼浓缩,答疑解惑,给学生以句号;
又依据课文,设计有创意的教学形式,采取讨论、争辩、练习、读写结合等多种活动方式,给学生人格成长、精神提升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己用句号回答问号,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又依据课文,设计有创意的教学形式,采取讨论、争辩、练习、读写结合等多种活动方式,给学生人格成长、精神提升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己用句号回答问号,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 第一个板块突出“恒”字, • 第二个板块突出“实”字, • 第三个板块则突出“活”字。
3. 微观上 • 力求牢牢抓住几个基本教学环节和关系,如课内与课外,检查与督促,阅读与写作,预习与上课,普及与提高,做人与作文等等,提倡优质课堂教学。
(三)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科的教研方式(研究意识)(三)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科的教研方式(研究意识) • 教研组必须发挥教研功能,要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要真正抓“教”姓“研”。 • 教研组长要让教研组“返朴归真”,回到组织的本原上来,变行政的“传声筒”为教师教学中问题“诊所”,凸显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习、研究”。
组内教师要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教研组长由组织对教学问题的筛选,确定有研究价值和能进行研究的“真问题”。组内教师要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教研组长由组织对教学问题的筛选,确定有研究价值和能进行研究的“真问题”。 • 再按照对问题的关切程度和兴趣,自愿组成课题组,将问题转化为有一定假设和具体操纵方案的课题。 • 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讲座、读书会、行动研究、课例研究、课堂观摩和研讨会等研修方式进行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与“习”。
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其实,这些教师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其实,这些教师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
教研组长要提倡“问题教研”。 • 加深老师们对教研的正确认识,理解教研是要发挥我们的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的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 • 同时要提倡“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
要防止组内出现“研教分离”的情况。 • 倡导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帮助组内老师树立的问题意识,让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老师进行交流,然后,教研组择选共同的、较难的、有价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组的大课题进行后续研究。同时关注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
作为一个教研组长应该明确规定,组内教研课不能无目的的上,每一节课都应围绕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的效果怎样,都应是组内教师关注的重点。作为一个教研组长应该明确规定,组内教研课不能无目的的上,每一节课都应围绕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的效果怎样,都应是组内教师关注的重点。 • 公开课之后展开的评课、经验交流也必须联系这一问题,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共识,决不能就这堂课论这堂课。 • 如果确定了一些研究课题,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所以必须坚持人人写“阶段总结”,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决不能忽略他人的、集体的经验。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所以必须坚持人人写“阶段总结”,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决不能忽略他人的、集体的经验。 • 由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有强弱、多少的差异,单兵作战很难胜任教改的实验,所以就应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同伴互助的形式应是多样的: • 集体备课,优势互补; • 交流心得,资源共享; • 解决问题,互相配合; • 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 一起研究新教材、新教法,集思广益……至此,教研就不再是组长或某个积极分子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责任。
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 • 教研组长可采用以下两种较实际的引领方式: • 一是从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收集专家、名师的教学课例、教育思想和录像资料,在组内教研时进行交流、学习。这样虽没法当面得到专家指导,但也不失为获得专业支持的一种好方法。 • 二是邀请本地区的“名师”指导组的工作,如听课评课,指导课题研究等等。
教研组长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形式不能呆板,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教研组长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形式不能呆板,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 如,跨校式教研。与其它学校联系,结成对子,避免学校校本教研的盲目探索,让教师互动、教学观点碰撞,打开了教研工作的新思路。 • 这种取长补短的校本研修活动符合当今开放时代的需要,能人让教师不会做井底中的青蛙。沙龙式教研。 • 针对自己教学上的困惑自由讨论,没有固定的内容,时间可长可短,不受学科、年级的限制。
这种沙龙式教研活动,延伸了校本研修的时空,弥补了常规研修活动的不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教研组教师群体的发展。这种沙龙式教研活动,延伸了校本研修的时空,弥补了常规研修活动的不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教研组教师群体的发展。 • 网研式教研。建设属于教研组的网络教研阵地,形成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资源共享、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科研新格局。校本式教研。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品味,定期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例,感受名师教学的风格,开展一课多上等形式的课例探讨,……通过灵活多变的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本组教师专业水平。
(四)夯实科组几项基础工程(发展意识) • 1. 基础工程之一: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培训、推介。 • 教研组工作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组内教师的群体素质。 • 教研组长应要求教师在“六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读书。
“六知”包括: • 研究个人,做到“知己”。 • 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劣势有哪些?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自身特长如何?这些特长如何在教学中得到发挥?自己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怎样去及时“充电”?什么时间去“充电”?用什么方式去“充电”?
研究学生,做到“知彼”; • 研究教材,做到“知书”; • 研究教学,做到“知法”; • 研究考试,做到“知考”; • 学习同行,做到“知容”。 • 要积极争取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外出听课,参加学科研究,出国培训等。要动员各种力量,向兄弟学校,各级各类学术组织推介学校名师、教学新秀。
2. 基础工程之二:读书氛围营造,读书广场建设。 • 教研组长首先要制定出本组教师的读书方案。 • 试想:老师的心灵是一片沙漠,能企望他所培养的学生的心灵成为绿洲吗?老师境界高远、视野开阔、心态阳光、思维理性,其文化底蕴就越来越丰厚,给学生的影响就越久远。
其次,要制定学生的读书方案。将阅读确立为课程,为阅读正名。让学生与古今名著对话,与中外哲人交流,精神与生命一起茁壮成长。其次,要制定学生的读书方案。将阅读确立为课程,为阅读正名。让学生与古今名著对话,与中外哲人交流,精神与生命一起茁壮成长。 • 可以成立“西学会”、“红学会”等各种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会、故事会、报告会、名著知识擂台赛、读书讲坛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秀出自己的色彩,让思想与思想交锋,让智慧与智慧碰撞。 • 这些活动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场,让精神与精神共振,让灵魂与灵魂相拥。
3. 基础工程之三:青年教师培养。 • 教研组长要有这样的认识: • 组内的青年教师是一种教育资源,这种资源的优质度决定了科组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深度、广度和指向,加强组内青年教师培养是锤炼这种教育资源优质度的有效手段。
要引导青年教师建立“三个系统”。 • 其一,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教学系统。 • 眼中有考试,眼中有专题,抬手能做题,张嘴能讲题,必须知道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解,怎么答,考试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能力,这个能力如何养成,如何提升。 • 然后由此向“下”渗透: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体现,怎么化解。也就是说我们怎样把考试重难点化解在平时,解决在平时。
其二,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教学系统。 • 这里的“下”就是低年级的教学,低年级的课的各种课型到底怎么上,如何让学生学得有味有趣,觉得有成就感,有满足感。如何保持好学生的学习热情。 • 其三,建立一套横向辅助教学辅导系统。 • 如何解决学生一系列的对学习产生的种种偏见、误解、曲解等等心态,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如何让学生把课堂转移到生活,真正实现“大学习”。整理学习辅导的基本思路,进行个案积累。遇到哪些问题进行怎么样的处理,这种处理的方法思想核心是什么。形成一些心得体会论文。
(五)抓好几项常规管理工作(责任意识) • 1. 第一项常规工作: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 • 教研组长不能陷于常规工作的事物堆中,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思考并提出实施新课改后,组应该怎样有效开展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
(1)以备课为例,教研组长可以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1)以备课为例,教研组长可以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 备课不只是寻找传授知识的最佳状态,而且是为了达到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 • 备课不只是纸笔相加的教案撰写,而且是手脑并用的综合性操作。 • 备课不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而且是师生的互动生成。 • 备课不只是课前的设计准备,而且是课中的改造与创新。 • 备课应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
(2)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应提出自己期待的目标:(2)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应提出自己期待的目标: • 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致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能力实现三维目标。 • 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
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是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是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 • 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
教研组长应要求青年教师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可以记教学的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达到了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彩回答,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精彩处理),也可以记教学的遗憾之处(描述事实,对之进行分析),还可以记自己最深的感受,最想说的一句话。教研组长应要求青年教师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可以记教学的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达到了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彩回答,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精彩处理),也可以记教学的遗憾之处(描述事实,对之进行分析),还可以记自己最深的感受,最想说的一句话。 • 其他教学环节,教研组长也应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要体现有效性、建设性、科学性。
2. 第二项常规工作:教育科研工作。 • 教研组长要确立正确的科研意识,把研究和教学融为一体,而不是分离的两张皮。 • 要抓好四个环节,即选题、研究、交流和推广应用,在准、深、活、实上下功夫。 • 当教师打算“追踪”或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时,教师首先总是想方设法地“设计”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尝试性地将这个方案付诸“行动”;
行动之后回头再“反思”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实际上,真正的教学难题不可能一次性地被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再次“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再次付诸“行动”,行动之后再次“反思”原先的方案是否需要重新调整或修改。行动之后回头再“反思”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实际上,真正的教学难题不可能一次性地被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再次“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再次付诸“行动”,行动之后再次“反思”原先的方案是否需要重新调整或修改。 • 这就构成了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校本教学研究就是在“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
教研组长应该 • 有思想(见解) • 有智慧(灵气) • 有激情(真情) • 有个性(风格) • 有文化(品位)
给教研组长的建议 • 勤于学; • 敏于事; • 善于思; • 得于法。
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 (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家园意识) • (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目标意识) • (三)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科的教研方式(研究意识) • (四)夯实科组几项基础工程(发展意识) • (五)抓好几项常规管理工作(责任意识)
欢迎访问 http://www.lsyf.cn http://lsyf.cn/jksyf.html 相逢就是缘,愿与大家成为朋友! 电话:18981539788 QQ:178990915 E-mail:jksyf@163.com 微信号:lsjksyf 业锋教育在线 谌业锋主页 谢谢大家!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首批专家型教师 •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 凉山州教科所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 西昌学院数学教育、教育心理学客座教授 • ⊙ 中国数学会会员 ⊙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 ⊙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 ⊙ 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 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 ⊙ 四川省中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 • ⊙ 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 • ⊙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 • ⊙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 • ⊙ 凉山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 ⊙ 凉山州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