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21 Views
題目:台灣 IC 設計產業盈餘管理與經營績效、公司治理之研究 指導教授:楊雪蘭 博士 研 究 生:李全明 N9870011. 財務管理期中報告. 目錄. 【 一 】 、本案簡介 【 二 】 、題目 【 三 】 、摘要部份 【 四 】 、本文部份 【 五 】 、第一章緒論 【 六 】 、第二章文獻探討 【 七 】 、參考文獻 【 八 】 、小結. 【 一 】 、簡介.
E N D
題目:台灣 IC 設計產業盈餘管理與經營績效、公司治理之研究 指導教授:楊雪蘭 博士 研 究 生:李全明 N9870011 財務管理期中報告
目錄 【一】、本案簡介 【二】、題目【三】、摘要部份 【四】、本文部份 【五】、第一章緒論 【六】、第二章文獻探討 【七】、參考文獻 【八】、小結
【一】、簡介 • 本篇論文主要研究上市上櫃IC設計公司公司治理及經營績效相關因素對於盈餘管理之影響,研究對象以台灣經濟新報中上市上櫃IC設計公司,樣本期間為92至96年。以各項假說設定公司治理及經營績效相關因素(股價淨值比、毛利率、總資產報酬率、董監事持股及質押比率、上市櫃時間長短、現金增資及分紅費用化)作為變數以複迴歸分析探討其變數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
【二】、題目 • 依據經濟部半導體產業推動辦公室所示,IC設計業僅是半導體產業中一環,非單獨產業,故題目以「IC設計產業」並不恰當。 • 建議本文題目應修改為「上市上櫃IC設計公司公司治理及經營績效相關因素對於盈餘管理之影響」
【三】【四】、摘要部份及本文部分 • 摘要內容應包括:研究問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及結論與建議。此研究在摘要部份缺少結論與建議。 • APA格式本文部分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研究方法、第三章研究結果、第四章討論。 • 一般論文本文部分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研究結果、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兩種方式,誰對誰錯?
【五】、第一章緒論 • 問題一︰缺乏研究對象介紹 • 本文研究對象為IC設計業,而緒論研究背景應簡單介紹半導體產業,再針對半導體產業中IC設計業進行介紹,而作者卻缺少IC設計業介紹。
【五】、第一章緒論 • 問題二︰官方資料圖應納入研究,增加可信度。
【五】、第一章緒論 • 問題三︰名詞應備註 • 『一代拳王』理論最早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所提出,主要是因為IC產品生命週期短,只要一顆IC大賣,立刻就有人搶著做,領先者如果不領先開發新的IC,寶座就會立即讓人。 • 問題四︰應統一研究對象之用詞
【五】、第一章緒論 • 問題五︰段落之解釋應注意 • 問題六︰缺乏研究動機 • 問題七︰用詞釋意應注意 • 建議修改為︰經87至96年「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得知上市上櫃之IC設計公司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較半導體產業中之其他電子公司高出許多,如表2所示。
【五】、第一章緒論 • 問題八︰專業用詞應備註 • 「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應備註說明。 • 問題九︰資料來源應備註
【五】、第一章緒論 • 問題十︰缺乏研究目的
【五】、第一章緒論 • 問題十一︰贅句 • 問題十二︰緒論無需介紹文獻字意
【五】、第一章緒論 • 問題十三︰贅字 〝及〞 • 緒論建議修改︰ • 假設:作者對盈餘管理有興趣,應先介紹盈餘管理的目的,再說明IC設計業對於盈餘管理的顯示現況,提出相關疑問後,再將公司治理及經營績效相關變數針對盈餘管理進行探討,因此建議作者修改如下: • 盈餘管理就是管理當局運用某些方法或程序,使得盈餘達到管理當局預定的目標,依據92至96年台灣經濟新報上市上櫃IC設計公司資料整理後得知IC設計業研發費用、銷貨收入、總資產報酬、毛利率、波動幅度、淘汰率皆高,因此需較高的資金彈性,導致公司為吸引股東投資,可能藉由盈餘管理工具進行財報美化,而IC設計業董監事持股及質押比率將影響經營者於公司營運狀況,亦納入本研究之探討。
【六】、第二章文獻探討 • 問題一︰應首先介紹本研究主要目的之涵義 •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盈餘管理對於IC設計業相關影響,應先介紹盈餘管理定義,次介紹使用盈餘管理動機為何,最後介紹IC設計業採用盈餘管理的方式。 • 盈餘管理的定義 • Schipper(1989)定義盈餘管理係「管理當局有目的之介入財務報表的編製過程,並且在合法範圍內,利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所提供之彈性,達到其所預定的盈餘目標」。 • Healy and Wahlen(1999)定義盈餘管理係「管理當局利用財務報告中裁量性的判斷或者經由設計性的交易條件,以誤導某些利害關係人對該企業實際經營績效的瞭解,或是可以改變將會受到財務報告高度影響的契約結果」。
【六】、第二章文獻探討 • 問題二︰用詞不一致,〝模式〞、〝模型〞、〝Model〞
【六】、第二章文獻探討 • 問題三︰第一次引用文獻,應列出所有作者名稱 • 問題四︰注意專業用詞妥適性。應為〝董監事持股〞而非〝董監持股〞 • 問題五︰序號編列不順暢,編列序號應依下列方式編列︰
【七】、參考文獻 • 中文文獻部分 • 本文中未標示部分 • 中文文獻年份錯誤的部分,正確應為民國82年
【七】、參考文獻 • 英文文獻部分。本文部分參考文獻無數位辨識碼DOI,故作者編寫參考之英文文獻方式錯誤,以下將依各序號修改及重新編寫。 • 英文文獻部分從15至26項,因數量太多,且錯誤點幾乎相同,故僅提出數種作為討論︰ • 勘誤︰ • 年份︰2001、期刊︰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 無DOI • 正確寫法應為︰Chan,K.,Chan,L.K.C.,Jegadeesh,N.,& Lakonishok,J. (2001). Earnings quality and stock returns.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 Vol. w8308, pp.
【七】、參考文獻 • 勘誤 • 缺作者名稱簡寫︰Jones, J.J.、缺卷數︰29卷 • 無DOI • 正確寫法應為︰Jones, J.J. (1991). Earning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29, Autumn, pp.193-228.
【七】、參考文獻 • 勘誤 • 有DOI • 正確寫法應為︰Teoh, S. H., I. Welch., and T. Wong., (1998).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Long-Run Market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 Vol. 53, pp. 1935–1974. doi: 10.1111/0022-1082.00079.
【八】、小結 • 建議本文應注意研究之嚴謹性,應注意研究動機、目的、排版、文意敘述之適當性,欲以二級資料作為樣本,仍應加以琢磨論文內容,而非資料蒐集後得知結果便含糊帶過,應作為日後研究者之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