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likes | 992 Views
第 6 章. 分配理论. 学习要求 主要名词 利率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主要问题: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相比的特点 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的均衡及其条件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 分配理论要解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 第一节 生产要素价格均衡. 一、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特点和原则. 生产要素概念. 生产要素. 土地. 劳动. 资本. 企业家才能. 土地本身及地上、地下的一切资源. 人的体力与智力.
E N D
第6章 分配理论 • 学习要求 • 主要名词 • 利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 主要问题: •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相比的特点 • 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的均衡及其条件 •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 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
分配理论要解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分配理论要解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
生产要素概念 生产要素 土地 劳动 资本 企业家才能 土地本身及地上、地下的一切资源 人的体力与智力 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包括实物形态与货币形态 企业家组织建立与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生产要素的报酬 生产要素报酬 土地 劳动 资本 企业家才能 地租 利息 工资 正常利润
1.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特点 供求主体不同 需求性质不同 (是一种派生(Derived demand )的需求) 需求特点不同 (是一种联合需求(joint demand)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MR=AR=P 对一家厂商来说,价格是不变的 (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取决于MR。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2.生产要素价格形成原则
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生产力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生产力 可以用边际产品价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VMP)来表示 边际生产力( marginal product MPP) :
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MP):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 VMP = MP • P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MP=△Q/△L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VMP):VMP=MP •P 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MP):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 边际收益(MR):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MR=△TR/△Q 边际要素成本(MCL):厂商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MCL=△TC/△L 平均要素成本(ACL):厂商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平均花费的成本。ACL=TC/L 几个重要概念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因此,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也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需求曲线仍然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见下图)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因此,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也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需求曲线仍然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见下图) 1.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任何个人无法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个别厂商面临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此时的边际要素成本就是该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任何个人无法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个别厂商面临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此时的边际要素成本就是该生产要素的价格。 ( MCL = W) 这样,厂商确定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即:MR=MCL
生产要素的供给依赖于要素的特性和所有者的偏好。一般地,供给与价格正相关(下图中A点以下区域)。对于供给固定的要素,如土地,供给曲线是完全没有弹性的(下图中从A到B部分)。在特殊情况下,要素价格上升大大增加了所有者的收入,如劳动或石油,这些要素的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图中B点以上部分)。生产要素的供给依赖于要素的特性和所有者的偏好。一般地,供给与价格正相关(下图中A点以下区域)。对于供给固定的要素,如土地,供给曲线是完全没有弹性的(下图中从A到B部分)。在特殊情况下,要素价格上升大大增加了所有者的收入,如劳动或石油,这些要素的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图中B点以上部分)。 2.生产要素的供给
S P · B 要素价格 · A Q 0 要素数量 (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生产要素的供给依赖于要素的特性和所有者的偏好。一般地,供给与价格正相关(图中A点以下区域)。对于供给固定的要素,如土地,供给曲线是完全没有弹性的(图中从A到B部分)。在特殊情况下,要素价格上升大大增加了所有者的收入,如劳动或石油,这些要素的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图中B点以上部分)。
(一)工资理论 工资是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务的报酬,也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工资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见下图) 劳动的需求
W D L 0 (劳动的需求曲线)
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的成本。 劳动的成本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实际成本: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以及教育费用。 二是心理成本:劳动是以牺牲闲暇的享受为代价的,劳动会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负效用,补偿劳动者这种心理上负效用的费用就是劳动的心理成本。 劳动的供给
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工资率越高,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各种物品的需求也增加了,闲暇也不例外,所以,收入增加对闲暇需求增加,工资率提高又会使劳动供给减小。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是随着工资提高劳动者愿意用劳动来代替闲暇,即愿意更多地提供劳动,因为这时的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加了。所以,替代效应表明,随着工资率上升,劳动供给增加。
工资理论 替代效应 工资率上涨,选择闲暇的代价相对提高,用劳动代替闲暇 收入效应 工资率在一定水平,增加收入的效用小于闲暇的效用,用闲暇替代劳动 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率上升而增加。 当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率上升而减少。
一般来说,在工资率开始上升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增加到一定水平时,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所以其供给曲线是如图所示:一般来说,在工资率开始上升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增加到一定水平时,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所以其供给曲线是如图所示: W SL L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阶段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阶段
对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开始发展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当经济发展一定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减少,资本在生产的作用会更大,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对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开始发展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当经济发展一定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减少,资本在生产的作用会更大,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 发达国家的周工作时间由48小时减少到40小时,欧洲又减少到35小时。正是表明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 对个人来说,穷人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富人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W S · C L 0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C点以下的所有工资水平上,劳动供给随工资上升而增加: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C点以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反而下降。
W S D E L 0 (工资的决定) 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三)土地的供求曲线 • 地租(rent)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 土地可以泛指生产中使用的自然资源,地租也可以理解为使用这些自然资源的租金。
地租的决定 地租又称土地的租金(rent)或称纯经济租金(pure economic rent),是为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 地租由土地的需求和供给决定。
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见下图)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见下图) 土地的需求曲线
R D 土地租金(元/年) N 0 (土地数量) (土地的需求曲线)
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供给曲线完全没有弹性,形状是垂直的。(见下图)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供给曲线完全没有弹性,形状是垂直的。(见下图) 土地的供给曲线
R S 土地租金(元/年) N 0 (土地数量) (土地的供给曲线)
地租的决定 R S D 土地租金(元/年) E N 0 (土地数量) (地租的决定)
准租金 ——是边际生产力较高、素质较好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由需求决定的一种超额收入。 经济租金 ——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三、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由于土地供给量为既定常数,与地租水平的高低无关。因此,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即地租只决定于土地需求曲线,与土地需求同方向变化。由于土地供给量为既定常数,与地租水平的高低无关。因此,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即地租只决定于土地需求曲线,与土地需求同方向变化。 上述分析是以一国的所有土地为对象的,因此,它涵盖被用于一切用途的土地,供给曲线呈垂直状。如果就某一行业分析,则土地的供给可能是有弹性的,供给曲线亦呈一般供给曲线状,即向右上方倾斜,表明用于某一行业的土地数量由该行业土地的价格——地租决定。提高地租,土地的供给就会增加,其原因在于较高的地租产生了一种吸引力,使原来用于其他途径的土地向该行业转移。 地租、准地租、经济租金
租金通常指供给固定、只随需求变动而涨落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地租是租金的一种。租金通常指供给固定、只随需求变动而涨落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地租是租金的一种。 如果某种要素供给量在长期中可变,而在短期内固定不变,那么这类不变投入的价格就与租金的概念相似,故被称为准租金。 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一般准租金,指的是边际生产力较高、素质较好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由需求决定的一种超额收入。而经济租金则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地租、准地租、经济租金
二者的共同点:都由需求方面决定,与供给无关;二者的共同点:都由需求方面决定,与供给无关; 二者的区别:如果一种租金与需求有关、与供给无关,且仅在短期内存在,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较好带来的,那么它就是一般准租金;如果一种租金虽然也由需求决定、与供给无关,但它是需求增加的结果,并非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高所致,而且长期存在,那么它就是经济租金。 地租、准地租、经济租金
一、资本的需求曲线 •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资本家提供了资本,得到了利息。 • 利息与工资计算的方式不同,它不是用货币的绝对量来表示,而是用利息率来表示。 • 利息率是利息在每一单位时间内(例如一年内)在货币资本中所占的比率。
市场利息率取决于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的投资需求,因此可以用投资(I)来代表资本的需求。 资本的供给主要是储蓄,因此可以用储蓄(S)来代表资本的供给。 二、资本的供求曲线
企业进行投资是为了利润,因此投资就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额。在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投资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见下图)企业进行投资是为了利润,因此投资就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额。在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投资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见下图) 资本的需求曲线
i D (利率) K 0 (资本的需求曲线) (资本的需求)
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利息。因此储蓄与利息率成正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见下图)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利息。因此储蓄与利息率成正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见下图) 资本的供给曲线
i S (利率) K 0 (资本供给,即储蓄) (资本的供给曲线)
i S D (利率) K 0 (利率的决定) 市场利息率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