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淡水河 港 與其周邊地區 變遷 - 政府的政策建設與當地產業的互動

淡水河 港 與其周邊地區 變遷 - 政府的政策建設與當地產業的互動. NO12. 成員: 鍾 佳 衡 李侑謙 潘孝安 侯鈞議 劉 冠言 王曉梅 丁肇良 何建仲 陳乃華. 研究動機. 壹. 淡水是個距離近、交通便利的海岸 而它的變遷與陸上的人們息息相關 淡水開港已經超過 150 年 希望藉由探討淡水這些年來的變遷 來瞭解人們是如何與海洋互動 設想未來人們如何繼續與海洋共處. 淡水河 港周遭 變遷文獻. 貳. 清領時期. 康熙 : 設台灣府和三縣 , 淡水屬諸羅縣 乾隆 : 大陸移民進墾淡水達到最高潮 英法聯軍後: 天津 、 北京條約,開淡水為通商口岸

s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淡水河 港 與其周邊地區 變遷 - 政府的政策建設與當地產業的互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淡水河港與其周邊地區變遷-政府的政策建設與當地產業的互動淡水河港與其周邊地區變遷-政府的政策建設與當地產業的互動 NO12 成員: 鍾佳衡李侑謙潘孝安侯鈞議劉冠言 王曉梅丁肇良何建仲陳乃華

  2. 研究動機 壹 淡水是個距離近、交通便利的海岸 而它的變遷與陸上的人們息息相關 淡水開港已經超過150年 希望藉由探討淡水這些年來的變遷 來瞭解人們是如何與海洋互動 設想未來人們如何繼續與海洋共處

  3. 淡水河港周遭變遷文獻 貳 清領時期 • 康熙: 設台灣府和三縣,淡水屬諸羅縣 • 乾隆: 大陸移民進墾淡水達到最高潮 • 英法聯軍後: 天津、北京條約,開淡水為通商口岸 原物料的輸入與輸出

  4. 淡水河變遷文獻 日治時期 發展灌溉、水力發電、自來水與觀光遊憩 • 1901: 興建淡水線鐵路,開業「淡水站」 • 1903-1922: 淡水泥沙淤積,基隆港取代淡水港 • 1928: 淡水漁市場成立與淡水街消費市場

  5. 淡水河變遷文獻 國民政府時期 • 淡海新市鎮 ─淡水的蛻變期

  6. 淡水河變遷文獻 國民政府時期 • 計畫目標 新市鎮開發、廣建國宅 • 計畫內容 中心、海濱、鄰里商業區 住宅、政商混合、行政、海濱遊憩區 產業、醫療、藝術文化、車站專用區 保存區、河川區等 ─淡水的蛻變期

  7. 淡水河變遷文獻 國民政府時期 • 發展現況與問題 青年、首次換屋族首選之一 計畫完成率目前仍然偏低 填海造陸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歷史古蹟遭破壞 交通壅塞問題加劇 遷入人口數可能不如預期 ─淡水的蛻變期

  8. 淡水河變遷文獻 國民政府時期 • 淡水河周遭工程所產生的影響 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 淡江大橋興建計畫 輕軌捷運計畫 ─捷運通車後

  9. 淡水河變遷文獻 國民政府時期 • 淡水河輕軌: 從捷運淡水線延伸到淡海新市鎮 全台首條採路面輕軌電車 ─捷運通車後

  10. 實地訪談 參 • 訪問時間: 2011/12/09(五) • 訪問店家: 有河book 阿媽的酸梅湯 藍色咖啡

  11. 結論 肆 • 淡水依其時代與環境不同不斷地轉型--清代 日治時期 現代 各有特色 • 政府與民間的互動仍有待加強--政府政策應該回應民意 • 政策計畫時間軸拉長的可能--長遠而完整的規劃對淡水才有好處 • 區域開發與環境保育衝突仍在--當前仍是選票與經濟發展在主導開發

  12. 未來展望 伍 淡水的未來應該如何呢? 維持原來特性,永續發展 • 持續發展觀光業 • 保護剩下的傳統產業並輔導其轉型 • 開發時須兼顧污染防治與環評 • 建立完善且可行的交通網絡

  13. 資料來源 陸 • 書籍 • 淡水鎮志:淡水鎮大事年表 • 淡水河流域變遷史 • 再見公司田橋:淡海新市鎮開發對淡水史蹟之衝擊 • 環境開發與生態評估的問題-以淡海新市鎮為例 • 台灣新市鎮開發歷程與政策 • 河川保護、地方自治與民眾參與 • 淡水河口地形變遷之研究 • 網站 • 淡水資訊網 • 內政部營建署 • 淡水區公所 •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 MyGo.com • 苦勞網 運動的媒體媒體的運動 • 人間福報 • 開放淡水 • 有河book • 維基百科 • Google搜尋

  14. THEEND 感謝大家的聆聽 照片來源:淡水文化基金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