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1.19k Views
汉乐府诗 —青青河畔草. 教学要求. 1. 了解汉乐府的基本概况及艺术特色。 2. 了解汉乐府在中国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3. 通过《饮马长城窟行》的学习,掌握汉乐府诗歌的审美特点。. 汉乐府简介.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搜集歌辞、训练乐工、制作曲谱以供朝廷庆典、娱乐之用,后人把由乐府搜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称乐府,于是乐府由音乐机关的名称变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乐府民歌分类.
E N D
汉乐府诗 —青青河畔草
教学要求 1.了解汉乐府的基本概况及艺术特色。 2.了解汉乐府在中国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3.通过《饮马长城窟行》的学习,掌握汉乐府诗歌的审美特点。
汉乐府简介 •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搜集歌辞、训练乐工、制作曲谱以供朝廷庆典、娱乐之用,后人把由乐府搜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称乐府,于是乐府由音乐机关的名称变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乐府民歌分类 • 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之中。他将自汉到唐的乐府诗分为12类,主要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之中。
汉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 (一)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 。 • (二)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 (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饮马长城窟行 •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题 解 《饮马长城窟行》为汉代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即由此而来。秦、汉时人以远戍长城为苦,后随之成为艰苦行役生活的象征。本诗用女子第一人称口吻抒写思妇思念征夫的情愫。 这首歌辞,《玉台新咏》署蔡邕作,而《文选》只载作“古辞”,不署蔡邕。
课文内容分析 • 这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 •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 结尾的“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艺术特色 1.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2.通过人物动作、心理描写塑造思妇形象。 3.双关、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作回环往复,感情真挚。
辑 评 • 王夫之曰:“‘青青河畔草’与‘绵 绵思远道’何以相因依、相吞吐?神理凑合时,自然恰得。”。 ——《姜斋诗话》卷上
纵横使韵,无曲不圆,即此一端,已足衿带千古。或兴或比,一远一近,谓止而流,谓流而止。神龙之兴云雾,以人情准之,徒有浩叹而已。神理略从《东山》来,而以《东山》为鹄,关弓向之,则其差千里。此以天遇,非以意中者。熟吟“入门各自媚”,一荡或侥幸得之。纵横使韵,无曲不圆,即此一端,已足衿带千古。或兴或比,一远一近,谓止而流,谓流而止。神龙之兴云雾,以人情准之,徒有浩叹而已。神理略从《东山》来,而以《东山》为鹄,关弓向之,则其差千里。此以天遇,非以意中者。熟吟“入门各自媚”,一荡或侥幸得之。 ——(〔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 辑 评
此诗只作闺怨解。首八句,先叙我之思彼而不得见。首句比兴兼有。以草况思,比也;即草引思,兴也。旋即撇思入梦,由梦转觉,既觉复思,八句四转,就不可见顿住,惝恍迷离,极其曲折。“枯桑”四句,顶上“各异县”来,言独居之苦,惟独居者知之,收上我之思彼,即为下彼之思我引端。却不用正说,突插“枯桑”、“海水”二喻,凭空指点,更以有耦者之入门各媚,不肯相慰以言,显出莫可告诉神理,即反挑下文彼边寄书。此诗只作闺怨解。首八句,先叙我之思彼而不得见。首句比兴兼有。以草况思,比也;即草引思,兴也。旋即撇思入梦,由梦转觉,既觉复思,八句四转,就不可见顿住,惝恍迷离,极其曲折。“枯桑”四句,顶上“各异县”来,言独居之苦,惟独居者知之,收上我之思彼,即为下彼之思我引端。却不用正说,突插“枯桑”、“海水”二喻,凭空指点,更以有耦者之入门各媚,不肯相慰以言,显出莫可告诉神理,即反挑下文彼边寄书。
思考与练习 1.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何特点? 2.“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两句对全诗的叙事抒情有何作用? 3.分析本诗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思妇形象的作用。 4.体会本诗深情而朴素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