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汉乐府诗 —青青河畔草

汉乐府诗 —青青河畔草. 教学要求. 1. 了解汉乐府的基本概况及艺术特色。 2. 了解汉乐府在中国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3. 通过《饮马长城窟行》的学习,掌握汉乐府诗歌的审美特点。. 汉乐府简介.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搜集歌辞、训练乐工、制作曲谱以供朝廷庆典、娱乐之用,后人把由乐府搜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称乐府,于是乐府由音乐机关的名称变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乐府民歌分类.

saku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汉乐府诗 —青青河畔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汉乐府诗 —青青河畔草

  2. 教学要求 1.了解汉乐府的基本概况及艺术特色。 2.了解汉乐府在中国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3.通过《饮马长城窟行》的学习,掌握汉乐府诗歌的审美特点。

  3. 汉乐府简介 •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搜集歌辞、训练乐工、制作曲谱以供朝廷庆典、娱乐之用,后人把由乐府搜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称乐府,于是乐府由音乐机关的名称变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4. 乐府民歌分类 • 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之中。他将自汉到唐的乐府诗分为12类,主要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之中。

  5. 汉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 (一)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 。 • (二)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 (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6. 饮马长城窟行 •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7. 题 解 《饮马长城窟行》为汉代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即由此而来。秦、汉时人以远戍长城为苦,后随之成为艰苦行役生活的象征。本诗用女子第一人称口吻抒写思妇思念征夫的情愫。 这首歌辞,《玉台新咏》署蔡邕作,而《文选》只载作“古辞”,不署蔡邕。

  8. 课文内容分析 • 这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 •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 结尾的“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9. 艺术特色 1.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2.通过人物动作、心理描写塑造思妇形象。 3.双关、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作回环往复,感情真挚。

  10. 辑 评 • 王夫之曰:“‘青青河畔草’与‘绵 绵思远道’何以相因依、相吞吐?神理凑合时,自然恰得。”。 ——《姜斋诗话》卷上

  11. 纵横使韵,无曲不圆,即此一端,已足衿带千古。或兴或比,一远一近,谓止而流,谓流而止。神龙之兴云雾,以人情准之,徒有浩叹而已。神理略从《东山》来,而以《东山》为鹄,关弓向之,则其差千里。此以天遇,非以意中者。熟吟“入门各自媚”,一荡或侥幸得之。纵横使韵,无曲不圆,即此一端,已足衿带千古。或兴或比,一远一近,谓止而流,谓流而止。神龙之兴云雾,以人情准之,徒有浩叹而已。神理略从《东山》来,而以《东山》为鹄,关弓向之,则其差千里。此以天遇,非以意中者。熟吟“入门各自媚”,一荡或侥幸得之。 ——(〔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 辑 评

  12. 此诗只作闺怨解。首八句,先叙我之思彼而不得见。首句比兴兼有。以草况思,比也;即草引思,兴也。旋即撇思入梦,由梦转觉,既觉复思,八句四转,就不可见顿住,惝恍迷离,极其曲折。“枯桑”四句,顶上“各异县”来,言独居之苦,惟独居者知之,收上我之思彼,即为下彼之思我引端。却不用正说,突插“枯桑”、“海水”二喻,凭空指点,更以有耦者之入门各媚,不肯相慰以言,显出莫可告诉神理,即反挑下文彼边寄书。此诗只作闺怨解。首八句,先叙我之思彼而不得见。首句比兴兼有。以草况思,比也;即草引思,兴也。旋即撇思入梦,由梦转觉,既觉复思,八句四转,就不可见顿住,惝恍迷离,极其曲折。“枯桑”四句,顶上“各异县”来,言独居之苦,惟独居者知之,收上我之思彼,即为下彼之思我引端。却不用正说,突插“枯桑”、“海水”二喻,凭空指点,更以有耦者之入门各媚,不肯相慰以言,显出莫可告诉神理,即反挑下文彼边寄书。

  13. 后八句,顶上“相为言”来,将己欲寄书慰彼之意,在彼寄书慰我中显出。然后客来遗鱼,烹鱼有书,闲闲叙入,是急脉缓受法。“长跪”两语,写出郑重警疑,竟括彼书怀己之意,阕然而止。而我思彼愈不能已之意,不缀一辞,已可想见,又是意到笔不到之妙境。一诗中能开无数法门,斯为杰构。(〔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六)

  14. 思考与练习 1.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何特点? 2.“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两句对全诗的叙事抒情有何作用? 3.分析本诗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思妇形象的作用。 4.体会本诗深情而朴素的语言风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