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510 Views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总结提升 │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总结提升 │ 单元知识网络. 【 复习主线 】 本单元主要阐明了社会财富的收入与分配,所以我们整体可以立足 “分什么”、“谁来分”、“怎么分”来分析。“分什么”是指分配个人消费品。“谁来分”是指国家、企业、个人三者来分。“怎么分”主要阐明我国的分配制度。个人收入的分配可以从“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两个方面来整合。把蛋糕做大就是一个注重效率的问题。. 单元总结提升 │ 单元知识网络.
E N D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总结提升 │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总结提升 │ 单元知识网络 【复习主线】本单元主要阐明了社会财富的收入与分配,所以我们整体可以立足“分什么”、“谁来分”、“怎么分”来分析。“分什么”是指分配个人消费品。“谁来分”是指国家、企业、个人三者来分。“怎么分”主要阐明我国的分配制度。个人收入的分配可以从“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两个方面来整合。把蛋糕做大就是一个注重效率的问题。
单元总结提升 │ 单元知识网络 把蛋糕分好,既强调分的方式,又强调分的原则,同时更加注重对公平的维护。二者的关系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于财政和税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来整合。“是什么”强调财政的含义,以及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内容。“为什么”主要强调财政的作用。“怎么做”强调如何处理好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时政热点链接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 点击新闻 围绕公平促分配 协调政策求发展 材料一 财政部2011年9月30日 公布的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财政 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 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 万亿。而与之对应的是,大部分居民 感觉自己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信息①。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人民日报》10月3日报道说,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89874.16亿元,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2/3信息②,即达到59601.82亿元。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方面的支出合计29256.19亿元,比2009年增长21.1%,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2.6%。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2011年9月14日下午与出席夏季达沃斯年会的企业家代表进行对话和交流。温家宝表示,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低收入者甚至贫困人口还有相当多数。社会公平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信息③。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为此,我们要重视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快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要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使之成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 材料三 重庆市从2011年10月1日起,将正式对存量住房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信息④。正式征税标准与之前相比在严厉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重庆政府提高了个人住房房产税的征收范围,不只是政策发布之日后新购入的商品房,现存的所有符合征税标准的商品房都被纳入征收范围,按此标准,有3400套存量房需要交纳房产税,重庆房产税让高端住宅无处可逃。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 思维导图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 针对训练 1.2011年,财政部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050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财政民生支出增加有利于() ①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消费需求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答案] A [解析] 财政加大民生支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从而扩大内需,故答案为A。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排除③。此题没有涉及经济平稳发展,故排除④。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2.面对漫画中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必须() ①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注重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④增加财政赤字,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答案] A [解析] ①都能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正确,故答案为A。此题重点在于强调维护公平,没有强调经济发展,排除③。④属于财政政策,主要针对经济发展形势而言,故排除。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3.2011年10月1日,重庆市开始对3400余套存量独栋别墅征收房产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P表示价格,Q表示需求量。d1为房产税征收前曲线,d2为房产税征收后曲线)能够正确表达房产税征收前后房屋需求量变动的是()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答案] A [解析] 房价越高,人们的需求量越少,排除B、D。同样价格情况下,房产税征收后,消费者消费负担增加,相比以前,需求量要减少,即d2曲线应该在d1曲线的下方,故答案为A。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4. 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某市城乡消费对比 注:某市农村居民占人口总数的53%。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材料二 中央加强农村建设的举措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财政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方面的作用。 [答案] (1)材料一反映出农民的人均生活支出低于城市居民,农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较小,说明了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 (2)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后顾之忧,增加农村消费需求。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支出比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物质基础。
单元总结提升 │ 时政热点链接 [解析] 第(1)问属于图表类试题,此题核心内容在于城市与农村消费对比,农村消费支出低于城市。对比小注,可知农村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大。第(2)问,主要考查了财政的作用,要想以财政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首先应该平衡城乡差距,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农村消费支出低,关键在于收入低,收入低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所以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学科技能培养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 方法技能3 漫画类选择题 【题型概述】 漫画题就是以漫画为材料载体,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在审清漫画寓意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以达到融知识、能力和情感觉悟为一体的一种新题型。一幅漫画(作品)一般由标题与画面组成,标题与画面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标题即漫画的题目,也就是漫画的主题。标题有“正语式”和“反语式”两种。画面是作者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政治事件或社会生活现象的情景。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方法点拨】 解答漫画类选择题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品读文字信息:一般漫画都有自己的标题,这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同时有些漫画内容附注文字表述,这些语言文字是我们把握漫画核心的关键信息。2.观察表达内容:认真观察漫画的内容,把握漫画的主题,经常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个夸张点往往就是命题的切入点,只有抓住了夸张的根本意图,才能把握漫画类题目的真正答案。3.对应教材知识:就是把漫画的主题寓意与教材知识对接,同时在对接过程中做到去粗取精,合理把握问题的核心。同时要结合本年度的热点时事和热点用词,将其融入到答题中。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典题例练】 [2012·锦州质检] 由漫画《调控》可知,征收房产税有利于() A.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生产专业化 B.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C.调节市场供求,稳定房价 D.提高房价,抑制需求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C [解析] 品读文字信息:调控,可见征收房产税目的在于调控房地产市场。观察表达内容,可见房产税征收有利于减少房子的需求量。对应教材知识:房产税征收有利于减少需求,从而降低房价,故答案为C。生产专业化是增值税的意义,排除A。B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征收房产税主要目的在于调节房屋供求,从而降低房价,故排除B。征收房产税,并不是直接提高房价,排除D。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题型演练】 1.[2012·大连质检] 《人民币升值》产生的影响是() ①人民币汇率下降 ②中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 ③出国留学人员增多 ④十一黄金周出国旅游人员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B [解析] 文字信息:人民币升值。漫画内容:人民币升值加快。对应教材知识: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出口消费增加,故答案为B。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2.[2012·连云港质检] 漫画《卡奴》对银行等发卡机构的警示是() A.一定要对申领信用卡的 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调查 B.不可让一人申领多张信用卡 C.少发放可善意透支的信用卡 D.以收入为限度,适度消费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A [解析] 文字信息:卡奴,可见信用卡过多,从而导致负担增加。漫画信息:负债过多。对应教材知识:只要个人信用有保证,一人是可以申领多张信用卡的,排除B。可善意透支的信用卡的发放没有数量限制,排除C。D从消费者角度分析,而设问指向银行,排除D。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3.[2012·福州质检]伴随我国住房和农产品价格的一路高升,人们不禁对未来生活开始担忧。缓解漫画《涨声一片》中的担忧,我们必须() ①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②保障市场供给,稳定物价 ③完善投资市场,引导居民多项投资 ④刺激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A [解析] 文字信息:物价上涨。漫画内容:物价上涨令消费者担忧。对应教材知识:收入和物价影响居民生活,所以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供给,稳定物价,故答案为A。④不利于物价稳定,故排除。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4.[2012·淄博模拟] 漫画《菜贱伤农》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市场需求直接决定 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 需品影响较小 ③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应引导农民掌握市场信息 ④价格变动影响生产, 农民需要增强风险意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D [解析] 文字信息:市场缺陷。漫画内容:蔬菜价格下降,农民损失较大。对应教材知识:菜贱伤农凸显了市场的盲目性,也给农民带来了损失,所以答案为D。价值决定价格,排除①。此题没有体现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排除②。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5.[2012·盐城模拟] 漫画《差距》启示我们,企业经营应该()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 科技进步,树立竞争优势 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 誉和形象 D.依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 规模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B [解析] 文字信息:差距,可见中外企业存在差距。漫画内容:中国企业缺少名牌。对应教材知识:漫画反映了中国产业品牌意识较差,而品牌属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范畴,故答案为B。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6.[2012·陕西师大附中] 导致《找工作累》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劳动者就业观不正确 ②社会就业人口过多 ③劳动者素质与市场 需求不适应 ④市场就业信息过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A [解析] 文字信息:找工作累,可见就业难。漫画内容:大学生就业难。对应教材知识:市场就业信息过多,表明就业市场完善,更有利于劳动者就业,故排除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7.[2012·开封质检] 要想防止漫画《拒绝》中行为的发生,必须() ①健全经济法规,规范经济 行为 ②增强劳动者的权利意识 和法律意识 ③加强对企业行为 的市场监管 ④引导劳动者树立 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①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A [解析] 文字信息:通过“拒绝”可知对劳动者权利的侵害。漫画内容: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应教材知识:此题主旨是强调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而不是劳动者就业观的问题,故排除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8.[2012·鞍山模拟] 下面漫画《不速之客》提醒我们() A.在股票市场上人们的投资愿望与结果总是相反的 B.投资股市期盼高收益时,要有防范风险意识 C.资本市场的变化是难以捉摸、无规律可循的 D.投资者应远离股市而寻找其他投资渠道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B [解析] 文字信息:不速之客,表明“熊市”来得突然。漫画内容:股市大跌。对应教材知识:股票的特点。漫画凸显了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故答案为B。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9.解决漫画《差距》中的问题,政府必须() ①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②统筹城乡发展 ③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加大财政支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A [解析] 文字信息:收入差距。漫画内容:城乡差距,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对应教材知识:调节收入差距需要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作用,故排除④。缩小收入差距必须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故①正确。缩小城乡差距,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故②正确。缩小社会收入差距需要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故③正确。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10.[2012·深圳模拟] 漫画中《赤字上扬》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②国债发行规模将扩大 ③财政支出将增加 ④社会需求量将会缩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C [解析] 文字信息:赤字增加。漫画内容:伴随赤字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对应教材知识:赤字表明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无法体现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排除①。弥补赤字需要发行国债,伴随赤字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扩大,故②正确。赤字增加意味着财政支出增加,故③正确。增加财政支出,意味着社会需求量增加,排除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