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65 Views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诊断学教研室 郝彩玲. 心脏的激动顺序. 心肌肥厚: 激动时间延长 动作电位增大. 一、心房肥大. P 波. 左心房. 右心房. (一)右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特点. 1 、 P 波高尖 : 肢体导联 ≥ 0.25 mV 胸导联≥ 0.20 mV “ 肺性 P 波 ” 2 、 P 波时间正常. 常见病因. (二) 左 房肥大. P 波时间 ≥ 0.12s; 常呈“ M” 双峰型,两峰间距 ≥ 0.04 秒。 “ 二尖瓣型 P 波 ”
E N D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诊断学教研室 郝彩玲
心脏的激动顺序 心肌肥厚: 激动时间延长 动作电位增大
一、心房肥大 P波 左心房 右心房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特点 1、 P 波高尖:肢体导联 ≥0.25 mV 胸导联≥0.20 mV “肺性P波” 2、P 波时间正常
P波时间≥0.12s; 常呈“M”双峰型,两峰间距≥0.04秒。 “二尖瓣型P波” 2. V1导联P 波双向, ︳Ptfv1︳≥0.04 mm·s。 左房肥大心电图特点
双侧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 1、P 波时间≥0.12 s,P 波电压≥0.25 mV 2、V1 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
二、心室肥大 QRS-T波 • QRS电压 • QRS时间 • 平均心电轴 • 继发ST-T改变
1、左室高电压: Rv5 或Rv6> 2.5 mV; R V5 + SV1> 3.5mV (女), 4.0mV (男); RI > 1.5mV, RI + SIII > 2.5 mV; RaVL > 1.2mV,RaVF > 2.0 mV; 2、QRS波时间延长>0.10s(<0.12s) 3、 电轴左偏 4、 继发性ST-T改变 (一)左心室肥大心电图特点
(二)右心室肥大心电图特点 1、右室电压增高: • V1导联R/S > 1(或R V1≥1.0mv); • V5导联R/S <1(或S波加深); • R V1+ S V5 >1.05mV (重症>1.2mV); • aVR导联R/q或R/S ≥1(或RaVR>0.5mV); 2、电轴右偏 > +900 (重症 > +1100) 3、RptV1>0.03s 4、继发性 ST-T改变( V1-2明显)
心电图可表现为: 1、大致正常心电图 2、左室大心电图 3、双室大心电图 (三)双侧心室肥大
复习思考题 • 左房肥大心电图特点? • 右房肥大心电图特点? • 左室肥大心电图特点?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 诊断学教研室 郝彩玲
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 (一)心肌缺血时的T波改变 (二)心肌损伤时的ST段移位
(二)心肌损伤时的ST段移位 •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下移 •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段抬高
二、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 冠心病心肌缺血影响心室肌复极, 出现ST-T的异常 • ST-T改变还可见于 • 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 电解质紊乱及药物的影响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非特异性) • 心室肌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继发性) • 因此: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一定要结合临床,强调动态改变
第五节 心肌梗死 病因 心肌梗死绝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
数小时至数天 数周至数月 >3月 二、心梗的心电图演变及分期
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主要依据 心电图坏死型Q波 出现的位置来判定
冠状动脉供血区域 左前降支: 左室前壁、前室间隔 左回旋支: 左室侧壁 左室隔面(下壁) 右冠状动脉: 右室壁 左室下壁 (右冠脉占优势时)
1、前间壁心梗:V1-V3 2、前壁心梗:V3-V5 3、广泛前壁心梗:V1-V5 4、下壁心梗:Ⅱ、Ⅲ、aVF 5、后壁心梗: V7-V9 6、高侧壁心梗:Ⅰ、aVL 7、右心室心梗:V3R-V5R
复习思考题 • 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 • 心肌梗塞的演变过程。 •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