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603 Views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 —— 家庭和企业 —— 如何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与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第一节 需求理论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一、需求函数 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购买量和决定这些购买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Q d 表示对某一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需求函数通常记作:
E N D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 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家庭和企业——如何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与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 第一节 需求理论 •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一、需求函数 • 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购买量和决定这些购买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Qd表示对某一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需求函数通常记作: • Qd=f (P,I,T,Pr,Pe,N,…..) Qd=f(p) • P表示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 • I表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T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 Pr表示相关商品的价格 • Pe表示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 N表示人口数量
P 10 8 6 4 2 0 0 2 4 6 8 10 Q 消 费 者 A 的 需 求 曲 线 •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 1、需求表:表示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打算购买的数量将是多少。 • 需求曲线:是反映商品本身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述形式。
P 10 8 6 4 2 0 0 2 4 6 8 10 Q 消 费 者 B 的 需 求 曲 线
P 10 8 6 4 2 0 0 100 200 300 400 Q 市 场 需 求 曲 线
3、需求定理: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就会减少。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这种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称为需求定理。3、需求定理: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就会减少。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这种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 三、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 1、需求量变化: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 2、需求的变化: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 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中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影响.
P D D D 2 1 0 O Q 需 求 曲 线 的 移 动 • 如图所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 供给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生产者愿意并且能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分为单个厂商的供给和整个行业的供给。
一、供给函数 • 供给函数是指商品供给量和决定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 Qs=f (P,C,Pr,T,Pe,O,…...) • 公式中: • Qs表示某一商品的供给量, • P表示 该商品的价格, • C表示商品的成本, • Pr表示相关商品的价格, • T表示技术水平, • Pe表示生产者的价格预期, O 表示经济组织。 • 微观经济分析中,通常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价格作自变量,供给量作因变量,表示为: • Qs=f (p)
P S O Q 供 给 曲 线 • 二、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定理 • 1、供给表是商品本身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一览表(见教材)。根据供给表可以得出供给曲线。 • 2、供给定理: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就会减少。这条规律被称为供给定理.
S P 2 S 0 S 1 O 供 给 的 变 化 Q • 三、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 1、供给的变化是指商品价格不变,而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动对供给量变动的影响。如图所示: • 2、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 市场需求量>市场供给量→市场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 • 市场需求量<市场供给量→市场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 • 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价格不再具有变动的趋势,市场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均衡状态。 • 均衡价格:马歇尔把这种使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P D S E O Q 均 衡 价 格 的 形 成
P D1 S D0 E1 D2 P1 E0 P0 E2 P2 Q2 Q0 Q1 O Q 需求变动影响均衡 •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 • 1、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若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
P S2 S0 S1 E2 P2 E0 P0 E1 P1 D O Q Q2 Q0 Q1 供 给 变 化 影 响 均 衡 • 2、若需求不变供给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
3、供求定理 • 第一,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 • 第二,需求增加使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产量减少。 • 因此,需求的变动要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化。 • 第三,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 • 第四,供给增加,使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产量减少。 • 因此,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而与均衡产量呈同方向变化。
P D S E Q O • 供求同时变动的两种情况: • 供求同时同方向变动,则均衡产量同时增加或减少,而均衡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供需变动的相对量,可能提高,可能下降,也可能保持不变。 • 供求同时反方向变动,则均衡价格总是按照需求的变动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比例,可能增加,可能减少,也可能保持不变。
三、固定价格的经济学: • 固定价格的经济学分析干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可能出现的结果从而论证政府对价格的管制政策所产生的经济问题。 • 1、最低限价与过剩: • 最低限价:又叫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在西方常被用于农产品价格上,它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问题。
P S Ps E Pe D Qe Qs Qd O Q 最 低 限 价 和 过 剩
P S E Pe Pc D Q Qe Qd Qs 最 高 限 价 与 短 缺 • 2、最高限价与短缺: 最高限价:又叫价格天花板,是指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这个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它会造成短缺和过度需求。
第四节 弹性理论 • 弹性:物理学概念,指某一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作出的反应程度。 • 一、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程度。 • 即: • 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率(%)/ 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的变化率(%) • 1、需求的价格弹性 • (1)含义及公式 •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对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指需求量变化的相对量对价格变化的相 对量的比值。
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 •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一般形式为: • Ed=( ΔQ/Q )/( ΔP/P ) =(ΔQ/ΔP ) • ( P/Q ) • 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 P表示价格 • ΔP表示价格的变化量 • Q表示需求量 • 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量
(2)、需求价格弹性的性质和特征 • 第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一个负数, • 为运算方便,一般都取其绝对值。 • 第二,需求价格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化的百分率 • 之比,与计量单位无关。 • 第三,不要把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概念混为一谈。 • ΔQ/ ΔP为需求曲线斜率的倒数 • P/Q 由点的位置决定 P Ed=∞ A Ed>1 Ed=1 C Ed<1 Ed=0 B Q O 同 一 需 求 曲 线 上 的 不 同 弹 性
用需求曲线的斜率可以更方便直观地观察 • 价格弹性的大小,因此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习 • 惯用需求曲线的斜率表示弹性的大小。 • 第四,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五种 • 类型: Ed>1, Ed<1, Ed=1, Ed=∞, Ed=0 Ed=0 P Ed=∞ Ed>1 Ed=1 Ed<1 Q O 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
第五,在具体计算弹性系数时,要根据需求曲线上 两点之间的距离情况,对Ed=(ΔQ/ΔP ) • ( P/Q) 加以修正,如下所述: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变化量趋于零时,即当价格变化无穷小时需求弹性用点弹性表示: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即: Ed=(dQ/dP ) • ( P/Q ) 当需求曲线两点间距离较大,需求弹性用弧弹性表示。由于计算的起始点不同所得出的弹性系数会有不同的数值。
例:某商品的价格由每单位9元下降到8元需求量 由30单位增加到40单位,则有: • Ed=[ ( 40 - 30 ) / 30 ] / [ ( 8 - 9 ) / 9 ] = |-3| = 3 • 同一条需求曲线如果价格由8元上升到9元, 需求量由40单位下降到30单位,则有: • Ed=[ ( 30 - 40 ) / 40 ] / [ ( 9 - 8 ) / 8 ] = |-2| = 2 • 为避免由于起始点的基数值不同而造成计算结果上的差异,西方经济学家采取按两点间平均数值计算弧弹性,公式为: 弧弹性(A、B之间)=[Δ Q/(Q1+Q2)]/[ΔP/(P1+P2)] • =(ΔQ/ ΔP)•[(P1+P2)/(Q1+Q2)] • 上例中: Ed=[ 10/(-1)]•[(8+9)/(30+40)] ≈ |-2.4|= 2.4
(3 )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 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 • 商品的可替代性. •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 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2 、需求的收入弹性: • 它是用来测量某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 公式为: 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 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 上式可写作:EI=( ΔQ / Q ) / ( ΔI / I )=( ΔQ / ΔI )•( I / Q ) • 其中, EI 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 • Q 和ΔQ分别表示起始需求量和需求变化量; • I和ΔI分别表示起始收入和收入变化量. • 收入弹性系数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为零. • 西方经济学家把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叫正常品,把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叫低档品.
Q EI=0 • 就一种商品而言,在不同收入水平上,收入弹性是不同的. • IC曲线叫收入-消费曲线,表示某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0<EI<1 IC EI=0 EI>1 EI<0 I1 I2 I3 I O 猪肉的收入-消费曲线
3 、需求的交叉弹性: 是用来测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 公式为: • 需求交叉弹性=X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 / Y商品价格变化 的百分比 • 可记作: • EXY=(ΔQX / Qx) / (ΔPY /PY ) = (ΔQX / ΔPY)•(PY / QX) • EXY表示X商品对Y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它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零. • 互补品的交叉弹性系数是负值; • 替代品的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 • 交叉弹性系数为零,表明两种商品不相关.
二、供给弹性 • 供给弹性一般指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对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 • 公式为: • ES=(ΔQ/ΔP ) • ( P/Q ) • 供给弹性为正值,分为五种类型: • ES>1,表示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超过价格变化的百分率,被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比较平坦; • ES<1,表示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低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被称为供给缺乏弹性,供给曲线比较陡峭; • ES=1, ES= ∞, ES=0,分别被称为供给的单一弹性,供给的完全弹性和供给完全无弹性.
P Es=0 Es<1 Es=1 Es>1 ES= ∞ Q O 供 给 弹 性 的 五 种 类 型
P Sm Sn S1 Q O 时 间 对 供 给 弹 性 的 影 响 • 决定供给弹性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时间.微观经济学按时间对供给的不同影响,通常把时间分为三个时期: • 上市期,指所有的生产要素因为时间太短不能改变;及短期和长期.
例: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为: QD = 14 - 3p QS = 2 + 6p (1)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 (2)试求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 解:(1)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 QD = QS • 也就是 14 - 3p = 2 + 6p • 解得 p = 4/3, QD = QS=10 • (2)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Ed=(dQD/dP ) • ( P/QD ) • =|(-3)•(4/3)/10|=2/5 • 均衡时供给价格弹性 ES= (dQS/dP ) • ( P/QS ) • =6•(4/3)/10 =4/5
三、弹性理论的应用 • 1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 总收益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卖一定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额,它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即: • TR=P • Q • 其中,TR表示总收益; • P表示价格; • Q表示销售量,这里假定生产者的销售量等于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 由于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货币总收益的变化未必总是与价格的变化成正比,具体说 ,有两种情况: • 第一,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1),价格下跌提高总收益,价格上涨减少总收益。如图:(下页上图)
P A P1 _ B P2 C + Q1 Q2 Q O Ed>1:价格下跌总收益提高 P A P1 _ B P2 C + D Q1 Q2 Q O Ed<1: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
S1 P E1 P1 S2 E2 C P2 D Q Q1 Q2 O 谷 贱 伤 农 • 第二,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1),价格下跌减少总收益,价格上涨增加总收益.如图: (上页下图) • 2 、谷贱伤农:说的是在丰收的年份,农户的收入反而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它的需求弹性.如图:
3、蛛网模型 • 蛛网模型是西方经济学家建立的一个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用以解释某些商品特别是农产品、生猪等的价格和产量一旦失去均衡时所发生的波动情况.该模型因所描述的价格运动的图示形同蛛网而得名.这一模型要说明由于供与求的弹性大小不同,价格和产量的变动不一定会趋于均衡状态. • 蛛网模型的假定条件: • 第一 ,所生产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 • 第二,从需求函数来看,本期的产量决定本期的价格. • 第三,从供给函数来看,本期的产量是上一期价格的函数.
P S Q3 P2 Pe P3 Q2 P1 D Q O Qe Q1 收 敛 型 蛛 网 • 蛛网模型的三种类型: • 收敛型蛛网: 条件是Es<Ed
P S Q3 P2 Pe Q2 P1 Q4 P3 D Q1 Qe Q O 发 散 型 蛛 网 • 发散型蛛网: Es>Ed
P S P2 Q3 Pe P1 Q2 D Q Qe Q1 O 封 闭 型 蛛 网 • 封闭型蛛网: Es=Ed
P D S2 E2 2 1.9 S1 0.9 1.5 E1 1 0.1 0.5 D O 香 烟 税 的 归 宿 • 4 、赋税的归宿问题 • 一般来说,如果相对于供给来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赋税就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如果供给比需求缺乏弹性那么赋税就向后转嫁给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