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566 Views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我国的卫生事业是以人民健康服务为中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工作是以人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工作中需要用法律规范的方式约束护理人员,以保障护理人员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法律概述.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具有其公正性、严肃性、强制性 是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取代的. 法律的定义. 法律 --- 意为调整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 广义 --- 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力保证执行 的行为规范
E N D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 我国的卫生事业是以人民健康服务为中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护理工作是以人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 工作中需要用法律规范的方式约束护理人员,以保障护理人员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法律概述 •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 具有其公正性、严肃性、强制性 • 是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取代的
法律的定义 • 法律---意为调整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 广义---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力保证执行 的行为规范 狭义---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 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行为规范 • 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法以权利及义务双向规定为内容 • 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其公正性
法的作用 •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 预测、警示 • 法的社会作用---政治作用、公共作用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 法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 法不仅依赖于相应的经济基础,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
法与国家的关系 • 法是国家活动的准则 • 法是组织政权、建立国家机构的有效手段 • 法是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工具
法与道德的关系 • 法与道德产生和存在的时间不同 • 调整的范围不同 • 实施方式不同 • 表现形式不同 • 体系不同
护士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依据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范围 (一)护理质量标准 • 护理法规 • 专业团体的规范要求 • 工作机构的有关要求、 政策和制度。
(二)执业考试和执业注册制度 • 护理工作必须由具备护士资格的人承担 • 实行护士资格的统一管理 • 建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和护士执业许可制度 • 获得执业资格——必须经过注册
举证责任 指诉讼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 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及证明不 了时需要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举证倒置 指当事人提出的主张,由对方当事人 否定其主张而承担其责任的一种举证分 配形式
护士的临床法律责任 • 护理工作—是针对人对潜在或现存的健康问题而产生的反应的判断及处理。 • 护士的功能: 独立性功能 依赖性功能 合作性功能
处 理 及 执 行 医 嘱 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措施 的法律依据 • 熟悉各项医疗护理程序 • 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方法 • 认真核对 • 篡改或不执行医嘱——违法
处 理 及 执 行 医 嘱 • 对医嘱有疑义——核实 • 发现有明显错误的——有权拒绝执行 • 发现问题医生执意要求执行——报告 • 明知故犯或疏忽大意造成严重后果——与医生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 • 医嘱正确无误,应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 病人提出疑议,应证实医嘱的准确性。 • 如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有权暂停医嘱。 • 慎对口头医嘱及对待“必要时”等医嘱。
完成独立性和合作性护理功能,从法律的角度护士应注意:完成独立性和合作性护理功能,从法律的角度护士应注意: • 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工作单位的政策及工作要求。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明确自己的优势及劣势,扬长避短。 • 委派别人实施护理时,应心中有数。
临床护理记录方面的法律责任 • 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意义 • 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 • 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 具有法律意义 • 漏记、错记、不认真记录——误诊、引起医疗事故
麻醉药品与物品的管理 • 吗啡、哌替啶类药物 • 专人管理 • 认真交接
护生的法律责任 • 未取得执业资格 • 必须在护士的严格督导下为病人实施护理 • 执业护士督导下发生错误或事故,除本人要负责外,带教老师要负法律责任 • 脱离督导,擅自行事造成病人伤害,要承担法律责任.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侵权行为与犯罪 • 侵权行为:不重视病人的主诉或尊严,引起不满(生命权和隐私权)。 • 犯罪:是指触犯刑法的行为会依法受到惩处。根据行为人主观方面内容不同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疏忽大意与渎职罪 • 疏忽大意:行为人一时粗心或遗忘而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行为。 • 侵犯行为:损害了病人生活利益和健康恢复的进程。 • 渎职:因失职导致病人残废或死亡。
收礼与受贿 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行贿 人牟取暴利,而非法索取、接受其财物及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受贿罪必须具备两个特征: • 行为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 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
知情同意 知情同必须符合3个条件: • 病人必须对接受的诊疗、治疗或护理完全知情---了解其原因、方法、优点及缺点 • 同意必须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 • 病人或家属是完全清楚、有能力做出判断及解决的情况下同意的
病人死亡及有关问题 遗嘱的处理 护士作为见证人时,必须明确以下程序 • 2—3人参与; • 必须听到或看到,并记录遗嘱的内容; • 当场签名,证实遗物是病人的; • 遗嘱应该有公证机关的公证。
常规护理中的问题 • 未按护理要求实施护理 • 无医嘱擅自处理病人---越权 • 未按护理规范和常规进行操作
医 疗 事 故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特征 • 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必须是经过考核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类医务人员 • 医务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 • 必须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 • 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的分级 • 一级——死亡或重度残疾 • 二级——中度残疾或器官严重功能障碍 • 三级——轻度残疾或器官一般功能障碍 • 四级——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 • 紧急情况下采取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 病情异常或病人体质特殊,发生医疗意外。 • 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 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 • 无过错输血造成不良后果。 • 病人及家属的原因延误诊疗。
医疗事故的分类 责任事故 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 技术事故 医务人员因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等导致诊疗护理失误所致的事故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按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责令限期停业整顿、吊销执业执照. • 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 刑事责任----构成犯罪行为的医务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刑法>335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健康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导致医疗事故的因素 • 个人因素 • 医疗设备因素 • 药品、器械等因素 • 环境因素 • 时间因素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 收集保管好相关原始资料,封存现场实物,防止涂改.伪造.销毁.补记等 • 医疗事故调查 • 医疗事故的查处及经济补偿 • 医疗事故的善后工作
防范医疗事故的措施 •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 加强质量管理,完成环节质量监控 • 做好护理文献的书写和管理 • 严格执行医疗事故上报制度
防范医疗事故的措施 • 强化法制观念,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 保持医疗设备完好状态 • 对具有风险性的诊疗措施,严格履行与病人签约制度 • 积极慎重处理,加大医疗事故管理力度
主观原因: 不认真负责 主动性差 粗心大意 客观原因: 技术水平低 业务素质不高 护理工作中常见导致失败的原因
违反有关规章制度 • 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 执行医嘱不严格 • 违反交接班制度 • 违反值班制度
违 反 操 作 规 程 注射、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 • 违反无菌操作原则 • 输液速度、输液量 • 药物配伍禁忌 • 空气栓塞 • 注射部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