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41 Views
需求型农业推广机制与实践: 中加农业发展项目在中国西部的探索. Kevin Z. Chen 博士 北京项目办公室 中加农业发展项目 kevin.chen@ccag.com.cn. 中国农业推广现状. 较为健全的政府农技推广体系 县、乡两级推广人员共有 100.8 万( 2003 年) 自上而下的,供给导向型的农技推广 政府 “ 失灵 ” 问题 信息不完全 , 激励机制 , 能力 , 政治利益 , 官僚体制. 中国农业推广所面临的挑战. 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乃是主要形式 快速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不断变化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E N D
需求型农业推广机制与实践:中加农业发展项目在中国西部的探索需求型农业推广机制与实践:中加农业发展项目在中国西部的探索 Kevin Z. Chen 博士 北京项目办公室 中加农业发展项目 kevin.chen@ccag.com.cn
中国农业推广现状 • 较为健全的政府农技推广体系 • 县、乡两级推广人员共有100.8万(2003年) • 自上而下的,供给导向型的农技推广 • 政府“失灵”问题 • 信息不完全,激励机制,能力,政治利益,官僚体制
中国农业推广所面临的挑战 • 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乃是主要形式 • 快速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不断变化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农技推广面临的“三不满意” • 农民不满意:据2005年对项目点10个村的调查,80%左右的农民多年未见过农技员上门服务 • 政府不满意:“养人不干事” • 农技推广人员不满意:工资低,待遇差,干好干坏一个
中加农业发展项目 • 目的:帮助中国西部地区小农户适应并受益于WTO框架下的市场经济环境 • 五年九个月:2003年4月到2008年12月 • 国家层面:8个国家部级单位 • 2个省份中的5个示范县:四川和内蒙 • 投入:加拿大:$1969万加元,用于技术支持和培训 • 中国:$2400万加元,用于基础建设、员工、设备、现金等 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 • 目的: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 • 四年:2005年4月到2009年3月 • 国家层面:2个国家部级单位 • 6个省份中的24个示范县:四川、内蒙、新疆、甘肃、湖北、湖南 • 投入:加拿大:$1650万加元,用于技术支持和培训 • 中国:$2400万加元,用于基础建设、员工、设备、现金等等 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二期
加拿大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 •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推广还是基础 • 以企业为主导的面向市场的推广方式 • 充分发挥农民组织或协会在推广方面的作用 • 全方位农业推广服务 • 人员齐备,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 制度完善 越来越强调推广体系的市场导向
可选择的农业推广组织形式 Source: Adapted from Anderson and Feder(2004),Birner et al.(2006), and Rivera
中加农业发展项目干预的策略 • 探索农民、政府和推广人员三方满意的公益性农业推广新机制 • 推进市场导向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 • 以公司为主导的推广方式 • 开展以第三方(如农民组织)为主导的推广方式 • 新型参与式推广方法,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公益性推广机制研究 • 合作单位: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NATESC) • 全国畜牧总站 •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 • 项目主持人: • 李立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胡瑞法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 支持单位:中加农业发展项目 • 项目时间:2005年4月1日到2008年9月30日 • 示范县:内蒙-武川县 四川-彭州市、资中县 甘肃-定西市
基本思路 • 转变职能:由服务政府转变为两者兼顾(服务农民与政府) • 自下而上:推广的技术来自农民而非政府 • 责任制:明确职责(一人1-2村) • 承诺服务:对农民承诺“有问必答”(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 • 有效激励: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主要做法 • 收集并确定农民技术需求信息 • 确定“责任人”责任 • 农民新技术采用现场会 • 农民新技术采用经验交流会 • 年收入与“责任”完成情况挂钩
快速农村评估:了解农民各种生产活动习惯 本项目主持人胡瑞法研究员在农村开展 快速农村评估活动
执行效果 • 了解农民需求,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受益 • 技术推广人员职责转变 • 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 形成了有效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 自动淘汰不胜任的农技人员
改革模式推广所面临的挑战 • 评估监测高交易成本 • 落实奖励措施的预算问题 • 推广人员缺乏推广所需的经费 • 新旧系统中推广人员之间的摩擦 • 如何安置缺乏能力的推广人员
参与式推广方法 培训培训者 需求分析 研究活动 技术推广循环 研究/政策循环 制定行动计划 • 实施 • 试验 与利益相关者分享信息 战略推广运动 选择媒体和方法 农民主导的研究和政策探索 • 监督 • 评估 有推广价值的技术 需要更多的研究
农民田间学校 • 农民田间学校的目标是:农民本身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乡土知识,农民田间学校提供一个经验交流、信息分享的平台,通过这种参与式培训,使农民的信息收集能力、田间观察能力、交流与分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真正成为当地作物和畜牧生产管理的专家 • 农民田间学校 - 变”以技术为本” 为”以农民为本”,强调农民的参与性,责任感和自主性
蔬菜农民田间学校:彭州 • 培育健康庄稼:以作物为中心来全面思考作物的栽培管理措施,改变农民以病虫为中心、见到病虫就用化学农药防治的习惯; • 定期观察:该原则强调实践第一,农民需要根据农田生态系统条件学会常规观察、分析和判断; • 保护天敌:强调的是生态平衡,作物生产需要尽可能利用自然因素来进行调节; • 农民成为专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武川县”奥运”土豆案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武川县”奥运”土豆案例 小土豆大市场
市场调查 • 成立协会 • 奥运特供 • 家乐福超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武川县”奥运”土豆案例 • 政府支持 • -农业部、DRC • - 当地政府 • 小农项目聘请外部专家 • 加拿大 • 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院 • 小农项目培训推广骨干 • 农业技术推广服 • 农民协会 • 私营机构 • 品牌注册 • 质量安全 • 宣传推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武川县”奥运”土豆案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武川县”奥运”土豆案例 • 武川县圣丰绿色农产品协会 • 加拿大专家传授种薯技术 • 北京市小汤山特菜基地(天安农业公司)介绍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到武川 •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提供平衡施肥技术 • 北京蔬菜研究所辅导武川“奥运”基地建设
以质量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牛奶案例以质量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牛奶案例 “小农”也能生产优质牛奶
以质量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牛奶案例以质量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牛奶案例 • 企业需求 • 企业配套技术支持 • 政府支持 • -农业部、DRC • - 当地政府 • 小农项目聘请外部专家 • 加拿大 • 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院 • 小农项目培训推广骨干 • 畜牧技术推广服务站 • 奶农协会 • 蒙牛、伊利 • 田间学校 • 散养质量安全实用技术规范 • 示范推广 • 散户牛奶质量达到规模化养殖场标准(蒙牛、伊利)
以质量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牛奶案例以质量需求为导向的农技推广服务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牛奶案例 • 蒙牛和伊利提供技术服务 • 公布牛奶优质优价标准 • 免费预混饲料(根据需要) • 免费提供挤奶消毒用药浴杯和消毒液 • 免费奶样检测 • 免费培训 • 蛋白质在干物质中的含量平均提高了0.32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平均提高了0.55个百分点,细菌总数平均降低了62%
多种推广组织形式并存的必要性 • 对农业推广的需求多样性 • 政府、市场和社团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 • 在农业推广中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团“失灵”广泛存在 • 不同推广组织形式能解决不同形式的“失灵” • 需要制度创新来解决问题
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几点体会 • 加强农业推广是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 对公益性农业推广需求很大,尤其是小农户,自然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以及粮食安全 • 充分了解政府的局限性,促进市场导向的农业推广体系建立和发展 • 比如促进农民组织的形成,加强企业在推广中的作用 • 充分强调农民参与的重要性,开拓参与性的农业推广方式 • 对推广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经费要有足够的考虑 • 要进一步扩展推广人员的工作范围,侧重整个产业链条的农业推广服务,比如组织农民,市场营销 • 要建立一个以提升能力为主的推广服务体系,而不是一个包办一切的体系 • 需要对不同的政策改革措施进行完整的绩效评估
欢迎访问 www.cca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