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主 讲:温 飞

青少年的压力与情绪管理. 主 讲:温 飞. 一 . 认识压力. 1. 什么是压力 2. 压力影响行为的规律 3. 青少年的压力源有哪些. 1. 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个体在心理受到威胁时产生的 情绪反应 ,自己的能力与外界环境的需求有相当的不平衡。 压力是你必须接受的 生活变化或刺激 ,包括坏的变化和好的变化。 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会到压力。. 最高绩效表现. 行 为 绩 效. 一般压力范围. 压力不足 懈怠无聊. 压力超载 燃料烧尽. 压力水平. 2. 压力影响行为的规律.

sachi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 讲:温 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青少年的压力与情绪管理 主 讲:温 飞

  2. 一.认识压力 1.什么是压力 2.压力影响行为的规律 3.青少年的压力源有哪些

  3. 1.什么是压力 • 压力是个体在心理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情绪反应,自己的能力与外界环境的需求有相当的不平衡。 • 压力是你必须接受的生活变化或刺激,包括坏的变化和好的变化。 • 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会到压力。

  4. 最高绩效表现 行 为 绩 效 一般压力范围 压力不足 懈怠无聊 压力超载 燃料烧尽 压力水平 2.压力影响行为的规律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5. 2.压力影响行为的规律 适当的压力有利无害 • 调动身体的能量 •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血糖升高 • 兴奋性增强 • 速度和效率提高

  6. 2.压力影响行为的规律 过度的压力会造成不良影响 • 生理:使生理功能兴奋、使免疫功能紊乱,长期的生 理影响就会出现各种心身疾病。 • 心理:引起不良情绪,出现抑郁症、焦虑症、适应困 难等应激性心理障碍;重者诱发精神病。 • 认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 行为:逃学、破坏、攻击、向周围人情绪发泄、酗酒、 吸毒、校园暴力等,重者轻生。

  7.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学业压力 人际关系 情绪情感 家庭生活 3.青少年的压力源有哪些

  8. 二.认识情绪 1.什么是情绪 2.三种情绪状态 3.什么是情绪管理 3.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

  9. 1.什么是情绪 • 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心灵感觉或感情的激动或骚动,泛指任何激越或兴奋的心理状态。 • 心理学解释: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

  10. 情绪的种类 • 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 八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 狂喜、狂怒、警惕、憎恨

  11. 情绪的种类 • 消极情绪:恐惧、仇恨、愤怒、贪婪、嫉妒、 报复、痴迷 • 积极情绪:希望、信心、同情、乐观、忠诚、 爱心、性爱    

  12. 2.三种情绪状态

  13. 3.什么是情绪管理 • 指一个人对情绪的理解和敏感程度,以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 EQ(情绪商数)反映个人情绪管理的整体能力。 • EQ的高低差别很大,与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关系密切。 EQ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努力不断提高。

  14. 3.什么是情绪管理 • 情绪管理的初级目标是:做情绪的主人。 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和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淹没或控制。 • 情绪管理的终级目标是:寻找内心快乐的源泉。 不受外在的人、事、物、地的影响,随时随地处于自在、安详、快乐的心境中。

  15. 4.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 • 焦虑: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 • 抑郁: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 。 • 猜忌:多疑,对他人的信任感较差,心怀不满。 • 嫉妒:通过比较而产生的交织着羞愧、愤怒、怨恨的复杂情绪。 • 虚荣:寻求表面上的光彩,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 。 • 自卑:对个人能力品质做出偏低评价,伴有害羞、内疚、忧郁等 。 • 空虚: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

  16. 三.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 • 认知调节法:指改变对事件的认知视角、认知方式以产生对事件的积极认知从而调节情绪的方法。 • 行为调节法:从可改变的细小行为改变做起,慢慢改变个体某些不如意的心理状况。

  17. 认知调节法 • 我们之所以感到压力并焦虑和紧张并不是由于事件本身,而是由于我们对事件的不合理的认识所造成。 • 不合理的观念: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化 、糟糕至极论。 • 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事件是A,对该事件的认知是B,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是C。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事件A,则只要改变我们的认知B,情绪也就相应得到了改变。

  18. 行为调节法 • 寻求社会支持:找人倾诉。 • 体育运动:激烈运动之后脑啡增加5倍,人感觉舒爽愉快! • 放松训练:想象放松、音乐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腹式呼吸。 • 系统脱敏法:例如考试焦虑 1.列出焦虑的事件,按照焦虑的等级排序 (1)考试前几天 (2)去学校看考场(3)去考试的路上 (4)进入考场(5)老师发卷子 2.在放松训练的基础上,想象焦虑的事件。从低焦虑事件想象到高焦虑事件。在想象焦虑事件平静后,接着想更高焦虑的事情。

  19. 四.优秀家长的教育智慧 1.准确定位父母的角色 2.正确与孩子沟通交流 3.努力让孩子充满自信 4.重视培养孩子的习惯

  20. 1.准确定位父母的角色 • 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 • 父亲不要走开 • 夫妻双方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21. 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 问题:在你的家庭中,谁在你心目中是第一位的? A:父母 B:爱人 C:孩子 血缘关系 姻缘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地基!

  22. 父亲不要走开 • 母爱往往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情感方面。 • 父爱往往象征着事业、思想、冒险和奋斗,更多代表的是理性方面。 • 父性教育的不足容易使孩子形成 “偏阴性格”,即脆弱、胆小、多愁善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23. 夫妻双方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 孩子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从而失去方向性,增加了随机性。 • 孩子无所适从,导致情绪不稳定。 手表定律 教育目标思想一致, 教育方法互补均衡!

  24. 2.正确与孩子沟通交流 • 多用眼睛耳朵,少用嘴,学会倾听 • 学会正确表扬孩子 • 避免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民主、平等是前提, 同感、共情是技巧!

  25. 定 孩 子 的 感 受

  26. 孩 子 同 感 共 情

  27. 多用眼睛耳朵,少用嘴,学会倾听 • 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 帮助孩子宣泄不良的情绪。 霍桑效应 做孩子忠实的听众!

  28. 学会正确表扬孩子 • 就事论事,夸具体不夸全部。 • 掌握时机,夸努力不夸聪明。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29. 避免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生长环境, 养育方式, 智力水平等都会造成差异。 •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做纵向比较。 耐心等待,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时候!

  30. 父母最伤孩子的十类话 • 笨蛋,没用的东西! • 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 我说不行就不行! •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 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 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 • 你又做错了,真笨! • 一看你就没多大的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 • 我没时间,不挣钱怎么过日子啊!

  31. 3.努力让孩子充满自信 • 不受外界干扰,让孩子喜欢自我 •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困难 • 必要时,让孩子学会自我安慰

  32. 不受外界干扰,让孩子喜欢自我 • 对自身以及自身的一些特征持积极态度。 • 积极的自我接纳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接纳心理

  33.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 善于发现美好,保持乐观的心态。 • 运用逆向思维,保持平和的心态。 • 运用心理暗示,保持积极的心态。 杜利奥定律

  34. 必要时,让孩子学会自我安慰 • 遇事不顺时,耐心等待或换个思路。 • 不是逃避现实、自欺欺人,而是放松调整、自我统合。 阿Q精神胜利法

  35. 4.重视培养孩子的习惯 • 父母要成为孩子行为的榜样 • 帮助孩子制定目标计划并及时督促 • 用积极的暗示来激励孩子的良性行为 • 不良的行为要有适当的惩罚 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36. 父母要成为孩子行为的榜样 •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 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 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好校长, 一个好母亲胜过一百个好老师!

  37. 帮助孩子制定目标计划并及时督促 • 目标不要高,跳一跳就够得着。 • 计划要符合孩子的个人实际,要切实可行。 • 督促不要太多,但要严格,狠抓落实 。 一个行为重复21遍就会成为习惯!

  38. 用积极的暗示来激励孩子的良性行为 • 期望是一种心理暗示。 • 期望要适度,过高就会变成压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你行, 你就行,不行也行!

  39. 不良的行为要有适当的惩罚 • 惩罚要有约在先,前后一致。 • 惩罚要及时,具体可行。 • 惩罚的同时要让孩子学会补救。 惩罚不等于体罚!

  40.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