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865 Views
《 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 》 课程讲义. 课程负责人 : 陈思萍. 2010.10.18. 数控教研室. 学习情境 2 —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 教学框架.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 教学框架. 能对球体轴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其加工方法、加工顺序。. 1. 能独立完成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工作。. 2. 能确定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机床型号、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功能和加工工艺范围. 3. 学习目标.
E N D
《 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课程讲义 课程负责人:陈思萍 2010.10.18 数控教研室 数控教研室
学习情境2—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学习情境2—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定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教学框架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教学框架 能对球体轴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其加工方法、加工顺序。 1 能独立完成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工作。 2 能确定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机床型号、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功能和加工工艺范围 3 学习目标 能确定数控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定位装夹方案及选择夹具 4 能独立完成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步的划分及工步顺序的安排 5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教学框架 确定加工余量、工步尺寸及公差 6 7 能确定工件坐标系零点、对刀基准、对刀点及换刀点 能绘制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图、走刀路线图 8 学习目标 9 掌握45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10 合理选择数控车削加工切削用量 能够填写数控车削加工相关工艺文件 11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教学框架 1.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前准备知识。 2.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步骤及工艺分析要达到的目的。 3.加工45号钢所用刀具材料的性能。 4.球体轴零件生产类型、毛坯类型的确定。 5.球体轴零件加工方法、定位装夹方式的确定方法。 6.球体轴零件加工顺序、机床类型的确定方法。 7.球体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方法。 8.球体轴零件检测工具的选择。 知识 学习内容 1.球体轴零件加工工艺相关资料查阅、搜集、处理工作。 2.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报告卡片的填写。 3.球体轴零件机械(含数控车削)工艺路线卡片的填写。 4.检查,分析、评价球体轴零件机械工艺路线方案。 5.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讨论、检查和评价工作过程。 技能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教学框架 1.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前准备工作。 2.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步骤及工艺分析要达到的目的。 3.球体轴零件机械(含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路线拟订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宏观:引导文教学法 微观:案例法 教学资源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教学框架 教学实施场所 数控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室(含虚拟车间)、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机械加工实训中心 教学环节
第一部分:学习情境教学框架 1.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前准备工作。(20分) 2.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报告。(30分) 3.球体轴零件机械(含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50分) 检查 1.工作成果评价:70分(教师评价40%、小组互评40%、学生自评20%)。 2.团体协作与交流沟通能力评价:10分。 3.学习态度与纪律评价:10分。 4.解决问题能力评价:10分。 评价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一、项目工作任务名称:球体轴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 二、零件类型描述 三、任务内容描述 四、教学工作整体设计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一、项目工作任务名称:球体轴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 二、零件类型描述 从外部形状看,该零件表面由圆柱、圆锥、顺圆弧、逆圆弧及螺纹等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尺寸有较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分别达到IT7级,表面粗糙度Ra1.6μm。球面Sφ50±0.05㎜的尺寸公差达到IT10级,还兼有控制该球面形状(线轮廓)误差的作用。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楚。零件材料为45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三、任务内容描述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三、任务内容描述 零件如图所示,材料45钢,重0.8kg,数量1000件。通过本学习情境的学习,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的工序设计。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刀具卡片 切削用量卡片填写,绘制零件数控加工工序图、 走刀路线图 检查各项工作完成质量。 评价工作过程及工作完成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 1、 2、 3、 4、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四、教学工作整体设计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四、教学工作整体设计
第二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任务描述 四、教学工作整体设计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本项目工作要达到的目的及需处理的事情? 1、组织、协调学生分组工作 按学生意愿组织、协调教学班级的分组工作,每个小组不超过5个人,确定小组负责人,明确小组负责人工作职责。 2. 明确本项目工作要达到的目标 2.1项目工作任务1—完成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工作 ①选择并确定进行数控车削加工的内容 ②数控车削加工方案的拟定 ③与起刀、进刀、退刀及刀补的有关的工艺问题的处理 ④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2.2 项目工作任务2——完成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工作 ①数控机床型号的确定 ②定位装夹方案及夹具种类的确定 ③工步的划分及工步顺序的安排 ④工件坐标系零点、对刀基准、对刀点及换刀点的确定 ⑤走刀路线图的设定 ⑥刀具量具的选择 ⑦加工余量、工序 (步)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⑧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2.3 项目工作任务3——完成球体轴零件工艺路线拟订工作 ①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的填写。 ②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刀具卡片的填写。 ③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切削用量卡片的填写。 ④绘制球体轴零件数控加工工序图。 ⑤绘制球体轴零件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2.4 项目工作任务4——检查各项工作完成质量 ①检查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报告卡片。 ②检查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报告卡片。 ③检查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 ④检查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刀具卡片。 ⑤检查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切削用量卡片。 ⑥检查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图。 ⑦检查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走刀路线图。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2.5 项目工作任务5——评价工作过程及各项工作完成质量,提出改进措施 ①工作过程评价。 ②工作质量评价及改进。 ③个人工作小结。 ④小组工作总结。 ⑤小组成果展示。 3.完成项目工作任务需资讯、学习的知识 3.1 完成项目工作任务1需资讯、学习的知识 ①选择并确定进行数控车削加工的内容 (1) 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于控制尺寸的回转体零件 (2) 精度要求高的回转体零件 (3)带特殊螺纹的回转体零件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②数控车削加工方案的拟定 (1)零件图的分析 (2)拟定工艺路线 (3)确定走刀路线 ③与起刀、进刀、退刀及刀补有关的工艺问题的处理 (1)程序起始点、返回点、切入点、切出点的确定 (2)程序进刀、退刀方式与进刀、退刀路线的确定 (3)刀补的确定 ④数车削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ap、主轴转速n或切削速度vc(用于恒线速度切削)、进给速度vf或进给量f。这些参数均应在机床给定的允许范围内选取。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1)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2)切削用量的选取方法 ①背吃刀量的选择 粗加工时,除留下精加工余量外,一次走刀尽可能切除全部余量。也可分多次走刀。精加工的加工余量一般较小,可一次切除。在中等功率机床上,粗加工的背吃刀量可达8~10mm;半精加工的背吃刀量取0.5~5mm;精加工的背吃刀量取0.2~1.5mm。 ②进给速度(进给量)的确定 粗加工时,由于对工件的表面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这时主要根据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和刚性、刀杆的强度和刚性、刀具材料、刀杆和工件尺寸以及已选定的背吃刀量等因素来选取进给速度。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精加工时,则按表面粗糙度要求、刀具及工件材料等因素来选取进给速度。进给速度νf可以按公式νf =f×n计算,式中f表示每转进给量,粗车时一般取0.3~0.8mm/r;精车时常取0.1~0.3mm/r;切断时常取0.05~0.2mm/r。 ③切削速度的确定 切削速度vc可根据己经选定的背吃刀量、进给量及刀具耐用度进行选取。实际加工过程中,也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查表的方法来选取。粗加工或工件材料的加工性能较差时,宜选用较低的切削速度。精加工或刀具材料、工件材料的切削性能较好时,宜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切削速度vc确定后,可根据刀具或工件直径(D)按公式n=l000vc/πD 来确定主轴转速n(r/min)。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3.2 完成项目工作任务2需资讯、学习的知识 ①数控机床型号的确定 加工球体轴零件的数控车削,一般采用两轴联动的数控车床。选择数控机床型号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机床的尺寸规格要与被加工的零件尺寸相适; 球体轴零件的外形尺寸约为Ø60x190mm。机床的加工对象加工φ250×1000(500)以下轴件,φ500以下盘件。 (2) 机床精度要与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相适应; 该零件最小尺寸公差为0.25mm,其余尺寸公差都为IT14级,表面粗糙度均为Ra1.6μm,比较容易加工。 (3) 机床的生产率与被加工零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 球体轴零件为中批量生产。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结合以上考虑选择CK7150A。CK7150A结构特点: CK7150A型轴类数控车床系双坐标两轴联动、半闭环数控车床。主机采用倾斜45°卧式床身,采用矩形贴塑导轨,刚性强,排屑性能好,操作方便,外观宜人。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②定位装夹方案及夹具种类的确定 机床夹具的选择主要考虑生产类型。 (1)单件小批量生产应尽量选用通用夹具; (2)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高生产效率的专用机床夹具; ③工步的划分及工步顺序的安排 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同样要遵循“基面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及“先面后孔”的一般工艺原则。此外还应考虑: 1.减少换刀次数,节省辅助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换一把新的刀具后,应通过移动坐标,回转工作台等将由该刀具切削的所有表面全部完成。 2.每道工序尽量减少刀具的空行程移动量,按最短路线安排加工表面的加工顺序。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④工件坐标系零点、对刀基准、对刀点的确定 工件坐标系原点是由编程人员根据编程计算方便性、机床调整方便性、对刀方便性、在毛坯上位置确定的方便性等具体情况定义在工件上的几何基准点,一般为零件图上最重要的设计基准点。 对刀点应选在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上,这样有利于保证对刀精度,减少对刀误差。也可将对刀点或对刀基准设在夹具定位元件上,这样可直接以定位元件为对刀基准对刀,有利于批量加工时工件坐标系位置的准确。 ⑤走刀路线图的设定 1.车削零件表面时,要正确选用车削方式。 2.进给路线尽量短,以减少加工时间。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3.进刀、退刀位置应选在零件不太重要的部位,并且使刀具沿零件的切线方向进刀、退刀,以避免产生刀痕。在车削内表面轮廓时,切入切出无法外延,车刀只能沿法线方向切入和切出,此时,切入切出点应选在零件轮廓的两个几何元素的交点上。 4.先加工外轮廓,后加工内轮廓。 ⑥刀具的选择车刀种类及几何尺寸根据被加工表面的形状和尺寸选择。本例数控精车工序选用车刀为立车刀和成形车刀,刀具材料为高速钢 ⑦加工余量、工序 (步)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⑧切削用量的选择 合理的切削用量指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刀具和机床的性能,能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切削用量选择的原则 在机床、刀具、工件的强度以及工艺系统刚性允许的条件下: 1)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sp ; 2)其次选择在加工条件和加工要求限制下允许的进给量f; 3)最后再按刀具寿命的要求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c。 球体轴类零件机械加工顺序 (1)普通车床:平端面。 (2)钻:钻中心孔。 (3)数控车床:粗车轮廓。 (4)数控车床:精车轮廓。 (5)数控车床:粗车螺纹。 (6)数控车床:精车螺纹。。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一:资讯——要做什么 3.3 完成项目工作任务3需资讯、学习的知识 填写数控加工工艺文件是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内容之一,是数控加工和产品验收的依据,也是操作者应遵守和执行的规程。 工序卡片主要内容包括:工步顺序、工步内容、各工步所用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刀具卡片是组装刀具和调整刀具的依据。数控加工中,要注意并防止刀具在运动过程中与夹具或工件发生意外碰撞,因此必须设法告诉操作者编程中的刀具运动路线。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项目工作计划如何?任务怎样进行? 应选择哪种工作方法? 应使用那些工具? 1.球体轴零件工艺分析前的准备工作怎样进行? 由于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是为拟订其工序作准备的。因此,首先要学习学习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的步骤、先后顺序及要达到的目的,然后学习每一项工作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续)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续)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续)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续)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续)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2.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工作怎样进行? 先要明确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的步骤、先后顺序及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明确每一项工作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二:计划与决策——如何完成工作计划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三:实施——工作计划如何实施 工作计划如何实施?计划实施的条件是哪些? 1.填写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三:实施——工作计划如何实施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续)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三:实施——工作计划如何实施 2.填写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刀具卡片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刀具卡片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三:实施——工作计划如何实施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刀具卡片(续)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四:检查——如何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工作任务是否得到完整和专业的实施?工作目的是否已经达到? 1.检查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报告。见表4-1。 表4-1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报告考核表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四:检查——如何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表4-1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报告考核表(续)
第三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工作过程 学习环节四:检查——如何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表4-1 球体轴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报告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