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人權教育 --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 概論

人權教育 --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 概論.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委員 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台東地區聯絡人 黃雅玲 crystalhy@seed.net.tw. 2009.06.02 知本國中 人權教育國教輔導團校園宣導. 講師簡經歷介紹. 工作經歷 :人本教育基金會秘書;民間司法改革基金 會執行秘書、辦公室主任; 東海國中社區生活營專任輔導員 志工經歷 :台北地方法院榮譽團體觀護人

sab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權教育 --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 概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權教育--民主基礎系列教材 概論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委員 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台東地區聯絡人 黃雅玲 crystalhy@seed.net.tw 2009.06.02知本國中人權教育國教輔導團校園宣導

  2. 講師簡經歷介紹 工作經歷:人本教育基金會秘書;民間司法改革基金 會執行秘書、辦公室主任; 東海國中社區生活營專任輔導員 志工經歷:台北地方法院榮譽團體觀護人 編  著:【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兒童版之編輯委員、 【看電影學法律】編輯(元照)、 【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校園法律實 務與理念】(五南) 現  任: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台東地區聯絡人、 種籽講師;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委員 人權工作:蘇建和三死囚救援專案

  3. 前言 • 是否覺得現在的學生是一代不如一代? • 是否覺得現在的學生很容易流於情緒反應?

  4. 我們需要提供給學生的能力 • 不應只是演算、背誦、解題能力 而是 • 與人互動的能力→人我分際(隱私) • 完整表達的能力→溝通表達(討論) • 理性思辨的能力→周全考量解決問題(思考工具) • 社會關懷的能力→利人利己(正義)

  5. 學生處理情緒能力不佳是普遍現象 • 《親子天下》的調查發現,「缺乏挫折忍受力」、「缺乏同理心」、「容易發脾氣」,是目前中小學生情緒管理的三大問題。這些讓父母、師長頭痛的行為背後,其實反映出孩子無法處理情緒的問題。 • 美國推廣情緒教育的組織「兒童福利委員會」執行長瓊安.杜費爾( Joan Cole Duffel)也認為,現代孩子EQ不高的現象,其實反映出家人不常在一起的事實。孩子花太多時間在螢光幕前,而不和人互動。要孩子學到社會情緒技巧,就必須要有社會性的互動。 以上內容摘自98年四月份NO.5 《親子天下》

  6.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核心概念簡介有效的公民/人權教育訓練計畫民主基礎系列教材核心概念簡介有效的公民/人權教育訓練計畫

  7.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所從事的法治教育 • 自詡為法律人與社會大眾之間的橋樑 • 自1997年開辦研習,帶台北縣市的老師參觀法院。 • 自2001年起至各地舉辦「輔導管教」研討會 • 出版【看電影學法律】、【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校園法律實務與理念】 • 2003年與扶輪社、台北律師公會共同出版【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兒童版、少年版、公民版,期望能推廣至全國國中小校園內進行教學。

  8.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教材緣起 • 由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授權的教材 • 未必是最完美的教材,卻是美國發展多年(1964-1976),有系統且完整的教材資料→因為美國也有相同的問題,年輕一代缺乏良好的公民素質。→目前很多法律的核心價值,並沒有系統性的教育社會大眾。 • 我們在美國的目標是要年輕公民們在他們的社區、州和國家中,成為素養良好、負責且優秀的政治生活參與者。因此,持續性且系統性的公民/法治教育勢在必行!--美國公民教育中心國際訓練顧問 迪摩根

  9. 相較於過去的世代,我們現下的年輕公民缺乏良好公民應備的素質:相較於過去的世代,我們現下的年輕公民缺乏良好公民應備的素質: 較不願去投票 不甚了解會影響自身的政治議題 對公共議題的政治討論不感興趣 不太包容不同意見 認為沒人在乎他們的看法,也不會想聆聽他們說話 會擔任義工,但卻不表示會因此擴展他們對政治的認識或參與。 充分證據和日常生活的觀察都顯示,持續且徹底地參與法治教育的學生有下列特質: 具備較多政府相關的知識 對政治和政府較感興趣 對於公共政策具備較佳的辨識能力,無論該政策是否涉及個人利害或社會公共利益 較會參與政治和公民活動 較能包容不同意見 對政治和政府具備合宜的懷疑態度,不因此疏離政治,反而是激發他們投入改善體制的行列 較能致力於根本價值觀和原則。 美國公民教育中心實施成效

  10.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四大核心觀念介紹 • 四大核心觀念 • 權威(authority) • 隱私(privacy) • 責任(responsibility) • 正義(justice) • 教材內容(少年版): • 故事簡介 • 各章節重點觀念 • 生活實例 • 與教學之銜接或搭配

  11. 正義≒公平 • 正義:思考「什麼是公平」,就有機會成為積極進取、有正義感的未來青年 →「分配(資源)」、「匡正(錯誤、損害)」要考慮多元的因素,不容易自以為是。 →「程序正義」是國人較為缺乏的概念,凡事若能考量「合理、公平」的程序,凡事會較周延。 • 「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人的膚色,而是以人的品行來評判其優劣的國度裡。」--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12. 正義:給予公平具體而可施行的內容 • 分配正義(需求、能力、功過賞罰): • 要分配的事情是什麼?利益?負擔? • 平均分配就是公平嗎?分配的依據為何?怎樣分配才公平? • 匡正正義: • 錯誤/傷害 行為人/被害人 • 匡正的目的:矯正、預防、赫阻 • 如何匡正才公平?要考量哪些條件? • 程序正義: • 收集什麼資訊?收集資訊的方法? • 如何檢驗資訊? • 程序是否還有不公平的地方? • 如何做出公平合理的決定?

  13. 隱私→尊重個別差異 • 與他人認知差距導致衝突的情況天天上演,如何協助學生處理因此而產生的人際關係困擾? • 隱私:保護每一個人是獨立個體的權利、尊重個別差異 →給予「個人一個不受干擾的空間」,讓孩子學習「獨處」,自由發展自己的想法、感受, 且承認那是他的權利。 →被尊重的孩子,才懂得尊重他人,能夠尊重個別差異。 →能尊重他人的隱私,就不會是一個令人討厭的「打攪者」,將會改善人際關係。

  14. 隱私→尊重個別差異 • 什麼是隱私?隱私的重要? • 為什麼人們對隱私的感受或看法不同? • 保有/放棄隱私的益處與代價? • 隱私的範圍與限制?隱私VS.其他重要的價值? →尊重要從「瞭解」開始,同時也需要學習與體驗。

  15. 權威→有助學生成為有效能的公民 • 權威 V.S 權力、權利?權威就是行使「權力」的權利。 • 什麼時候我們需要權威?權威的具體展現?(規則?權威職位?) • 如何評估規則、法律的好?壞? - -要有效、符合公平原則、內容要明白、清楚、要能夠遵守。 • 什麼是權威職位?權威職位所要負責的內容?誰適合擔任某項權威職位? - -評估、選賢與能、職權、監督、限制。 • 運用權威的益處與代價? • 權威的範圍與限制?權威有範圍與限制,學習、參與公共事務的開端。

  16. 責任→益處與代價 • 學習承擔責任,本身就是一個學習「成長」的歷程 →「負責任」:經由有意識的選擇,去創造個人的生活,而且承擔那些選擇的結果。 →讓「負責任」一詞不只有負面標籤意義。 • 什麼是責任?責任的來源? • 承擔(負)責任所的益處與代價 • 如何處理無法同時兼顧(相衝突)的數項責任,並做出選擇? • 為什麼必須知道誰該負責?

  17. 《56號教室的奇蹟》雷夫老師「道德發展六階段」:1.我不想惹麻煩 2.我想要獎賞 3.我想取悅某人 4.我要遵守規則 5.我能體貼別人 6.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 用「益處與代價」的概念來思考,負責任的標準是60分?80分?100分?是否有唯一的標準? 自己要的VS.跟別人要求的 →參考所附「責任的益處與代價」一文 道德發展六階段VS.益處與代價

  18.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使用教學心得分享

  19. 運用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在教學現場的益處 • 頻繁的分組討論,讓學生學習與人互動 • 增加與學生對話的平台 • 非評量式的教學課程,讓表現不佳的學生,有被肯定的機會。 • 有助班級經營 • 益處與代價(代價不是缺點,而可能是需付出的努力或是需承擔的後果) • 其他示例:正義、責任

  20. 期待透過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對學生的影響 • 培養學生「想」與「說」的能力 →「思想」是競爭力的核心,透過「表達」才能使思想更清晰、完整。 →此教材一再要求的就是討論,可以訓練孩子「言之有物」。 • 學習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 →培養反面思考的彈性,增強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容許「個別差異」、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 →教材基本精神,討論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思考與表達。

  21. 運用民主基礎系列教材教師需付的代價 • 需花時間消化教材內容 • 少年版的舉例不夠本土化、文字翻譯有落差 • 需施教者自行轉化。 • 期待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夠出版本土版教材。 • 沒有標準答案 • 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過程中的思考與討論,以傳達核心價值。 • 挑戰施教者 • 學生運用所學來挑戰施教者? • 著重討論的特性需要充裕的教學時間。

  22.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教學建議

  23. 概念形成 • 鼓勵討論→促進思考→形成概念→調整行為 • 完整的概念形成需要時間,一冊需要兩個月到一學期(ex.隱私徵文→媽媽的眼淚)

  24. 國中小校園實施建議 • 國小:藉由早自習晨光時間,透過故事媽媽講授故事提供基本觀念,導師在其他時間搭配運用。 • 國中: • 早自習 • 綜合活動 • 暑期輔導、寒假輔導 • 單元課程的搭配使用 • 班會、週會

  25.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的彈性運用 • 節數不足→可擇要進行,抽取部分章節實施教學。 • 實施方式→可用powerpoint、說故事等交互討論進行,未必需要人手一冊書。 • 彈性調整→配合團體輔導、班級經營需求。ex.隱私課程配合隔宿露營。 • ※前幾週有關隱私的討論,是否有助於你上週參加【隔宿露營】時的行為? • 有幫助,例如:□減少莫名的焦慮 □減少與同學的衝突 □比較了解隱私 □有機會將自己的擔心說出來 □比較能知道同學在想什麼 □其他  → 15份(65.2%) • 沒有差別  → 5份(21.7%) • 反而幫倒忙,例如:□擔心侵犯他人隱私,而緊張兮兮 □一直擔心同學侵犯我的隱私  →0 • 沒有答題或沒參加者  → 3份(13%)

  26. 補充、參考教材 • 兒童版及隱私少年版PowerPoint檔,請向民間司改會聯絡,填寫授權書使用。 • 教育資料館轉拍影片:正義、隱私 • 故事媽媽教學逐字稿(兒童版) • 其他學校已發展的教學資料 • 自行發展 • 法治教育資訊網:http://www.lre.org.tw/ • 民間司改會網站: http://www.jrf.org.tw/

  27. 綜合討論 歡迎大家有任何問題,提出來共同討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