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77 Views
印度 ------ 金磚四國之一. 組員:吳怡錚 陳湘婷 蘇駿緯 許凌榮. 社會文化. 文化特色. 1. 宗教信仰:印度是 印度教 、 佛教 、 錫克教 及 耆那教 的發源地。. 印度教. 信仰多數. 佛教. 錫克教. 耆那教. 2. 千變萬化的飲食風貌:印度料理因 宗教 、 地域 、 歷史文化 等方面的因素,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特殊風貌。 3. 百家爭鳴的語言:印度境內的語言極為複雜,方言種類超過千種,官方認同的語言有 14 種 ,普遍為 印度語 。.
E N D
印度------金磚四國之一 組員:吳怡錚 陳湘婷 蘇駿緯 許凌榮
文化特色 • 1.宗教信仰:印度是印度教、佛教、錫克教及耆那教的發源地。 印度教 信仰多數 佛教 錫克教 耆那教
2.千變萬化的飲食風貌:印度料理因宗教、地域、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特殊風貌。2.千變萬化的飲食風貌:印度料理因宗教、地域、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特殊風貌。 3.百家爭鳴的語言:印度境內的語言極為複雜,方言種類超過千種,官方認同的語言有14種,普遍為印度語。
4.源遠流長的種姓制度:3,500年前,亞利安人入侵印度後實施的一種制度,以宗教上「乾淨與否」的觀點將人民分為四個等級:4.源遠流長的種姓制度:3,500年前,亞利安人入侵印度後實施的一種制度,以宗教上「乾淨與否」的觀點將人民分為四個等級:
6.宏偉壯麗的石造建築:德里、阿格拉地區壯麗的蒙兀兒皇宮和陵墓,琥珀城堡一帶的石造要塞,阿占塔、艾羅拉的巨型石窟,還有馬哈巴利普蘭附近無數的石窟寺廟,連室內擺設、壁上石雕,都令人嘆為觀止。6.宏偉壯麗的石造建築:德里、阿格拉地區壯麗的蒙兀兒皇宮和陵墓,琥珀城堡一帶的石造要塞,阿占塔、艾羅拉的巨型石窟,還有馬哈巴利普蘭附近無數的石窟寺廟,連室內擺設、壁上石雕,都令人嘆為觀止。
7.鮮明獨特的蒂卡與紗麗:印度婦女喜歡用硃砂和水米揉成一小撮點在眉心,叫“蒂卡”(bandin),點蒂卡除了漂亮,也是敬拜過神明,為自己開第三隻眼的記號。印度女子穿的傳統服飾叫紗麗[sari],色彩鮮豔,以特殊方式包裹在身上變化無窮。7.鮮明獨特的蒂卡與紗麗:印度婦女喜歡用硃砂和水米揉成一小撮點在眉心,叫“蒂卡”(bandin),點蒂卡除了漂亮,也是敬拜過神明,為自己開第三隻眼的記號。印度女子穿的傳統服飾叫紗麗[sari],色彩鮮豔,以特殊方式包裹在身上變化無窮。
政治穩定走向政治動盪 • 在近二、三十年中,印度社會正經歷著變革,這正是導致90年代印度政治動盪的根本原因。可分為三個時期:
政治力量趨於多元化 • 印度的議會民主體制為選票政治。在由種族、語言、宗教、種姓構成的多元社會中,政治宗教化、種姓化和地方化已成為印度政治發展的特點,原因如下:
法律的產生 公元前15世紀,印度有了最早的傳世文獻“吠陀”,是印度的法律淵源。而前7世紀,原始吠陀教演變為婆羅門教,並維護種姓制度。 發展和演變 公元4世紀左右,由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義以及民間信仰演化為印度教(新婆羅門教),是融合法經和佛教法中的法律準則而成。
法律的核心 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內容為種姓制度,可分四種:婆羅門 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印度法典 《摩奴法典》約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較為正規的法典。它全面地論述吠陀的精義,規定以種姓制為核心的基本內容。該法典對印度法制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人口分佈 • 印度人口的結構主要以語言、宗教以及種姓來劃分。 2007年大概有11億,而2011年3月31日公佈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結果是12.1億。
教育程度 印度的學制分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
種族 印度全民有大小民族幾十個,各民族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4~96%,“部落民”佔人口總數的4~6%。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泰盧固族、孟加拉族、馬拉特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坎納達族、馬拉雅拉姆族、奧里雅族、旁遮普族。
年齡分佈 • 0-14歲:31.1%(男190,075,426人/女172,799,553人) • 15-64歲:63.6%(男381,446,079人/女359,802,209人) • 65歲以上:5.3%(男293,649,20人/女325,910,30人) (2009年估計)
印度總體經濟 GDP增長率(年百分比)
近期經濟情勢 去年八月出口少於七月出口額,是因為印度的主要出口市場如歐、美等國需求不振 印度政府積極輔導出口商轉向東南亞、拉丁美洲及非洲等新興市場
一、新政府的科技政策走向 • 2004年9月到目前為止,辛格總理在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頒獎大會上,明確表示新政府的科技政策目標是:
二、軟件產業增長,承包業務成主流 • 軟件和IT(智慧財產權)帶動承包業務的快速發展,正在使印度軟件產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 目前,軟件外包業務按照業務層級由低到高,可以分為:
三、知識承包成為新的發展目標 • 知識流程外包就是源於印度公司對軟件外包業務的開拓性創新,其外包內容包括技術密集,以知識勞動為主的行業知識流程,可主動地為客戶提供創造價值的外包服務。 • 知識流程外包就是印度軟件公司未來努力發展的方向。
印度代表產業 印度的經濟以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以及現代工業為主。印度有6億多勞動人口,其中50%從事農業或農業相關行業,有28%從事服務業及相關產業;從事工業的則佔18%。 所以印度期最代表產業為從事農畜業或農畜業相關行業,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積約6億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主要農產品有稻米、小麥、油料、甘蔗、茶葉、棉花和黃麻等...
印度最強產業 印度的水牛奶和香料產量居世界之首。所飼養的牛、山羊、綿羊、水牛頭數居世界第一。印度也是世界重要的產棉(棉花)國和產茶(茶葉)國。其稻米、蔗糖、小麥產量居世界第二,馬鈴薯產量位列第三。
印度發展產業 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語的人口,目前是21世紀全球最主要的資訊服務業生產國、電腦軟體出口國以及眾多軟體工程師的祖國。 近年來,印度政府大力投資本國教育。大批能說英語的人才投入外包行業(即是外國企業把客戶諮詢,電話答錄等等服務轉移到印度)。 印度已經成為軟體業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術服務等等也即將成為全球重要出口國。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是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一)印度生產要素 1.人才的需求與供給 印度軟體與服務產業強盛的主要原因來自於,龐大、英語能力佳且技術熟練的軟體專業人才,也是讓印度在 IT 服務委外成功的最主要關鍵,在過去幫助印度保持著良好的競爭優勢。 2.人員薪資 低廉的人力成本一直是印度優勢的重要來源,這也是讓歐美各國把軟體外包給印度的主要原因。 4. 基礎建設 印度之所以能在 IT 軟體服務和 ITES/BPO 產業快速成長 擁有健全,的基礎建設絕對是主要的原因。相關電信設備是軟體產業在過去幾年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印度政府也採取一些措施確保電信持續發展。
(二)需求條件 印度軟體產業是印度經濟發展上最亮眼的寶石,而印度軟體產業的核心與基礎是建立歐美國家的軟體外包上,在為外商保守商業秘密、維護知識產權方面,印度做得十分出色。 印度 IT 產業大小到 2006 年是 373 億美元。其中以 IT 服務與軟體占了大多數有 231 億美元的產值,大概占了總 IT 產業的 62%。 印度的資訊軟體產業之所以興盛,主要的原因是國際間軟體委外模式的興起,因此印度擁有相當龐大的軟體出口市場,這也是印度最大的優勢。
(三)相關及支援產業 印度軟體產業之所以能立足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擁有數量充足的軟體人才,印度每年都會有幾十萬的軟體人才湧入企業,而在這背後維持印度軟體人才供應的關鍵要素就在於健全的軟體教育。 印度的軟體人才培訓除了政府所提供的高等教育外,還有許多私人訓練機構提供軟體訓練課程。兩者的不同處在於一般高等教育專注於培育出頂尖的高階管理人才,而私人訓練機構則較重視實務技術,培育出大部分的藍領階級的軟體人員。
(四)企業策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印度由於國際間軟體委外模式的興起,成立了許多資訊軟體服務公司,至今有許多公司已經發展成國際型的大企業,所觀察印度資訊軟體服務產業的結構,提供的服務遍及全世界,因此國際視野寬廣,有這些國際型大企業起帶頭作用,也能帶動印度整體產業的發展。
(五)政府 印度雖然基礎建設的完成度不高,但境內有多達 40 多座的軟體技術園區,印度政府提供多項優惠方案與獎勵措施,吸引大量的廠商進駐形成產業群聚效應,對整體產業的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印度的資訊軟體服務產業始於國際間軟體委外模式的興起,因此在國際間有相當龐大的市場 近年來更持續拓展到全球各地。
(六)機會 印度的機會就在於為數眾多的人口以及廣大的國內市場,隨著印度整體經濟的成長,國家資訊化需求增加,以及國民所得的提升,將來對資訊軟體服務產業的需求將會大增,因此印度國內市場的發展潛力極高。
資料來源: • 產業是以資訊軟體服務相關的業務為主。 台灣科技大學資管所95年碩士論文(研究生:何坤土) http://mail.bles.tp.edu.tw/~t87088/cultury.htm http://ppt.cc/b7~6 http://ppt.cc/,tQ7 http://ppt.cc/b4wL http://ppt.cc/2psI http://ppt.cc/TXDy http://ppt.cc/hevX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2377806.html http://ppt.cc/ytsm http://www.teema.org.tw/epaper/20111221/download/report02.pdf 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mainpage.htm
圖片來源: http://ppt.cc/ksL! http://ppt.cc/8s8S http://ppt.cc/i6rS http://ppt.cc/MlXo http://ppt.cc/Dc-B http://ppt.cc/QT4C http://ppt.cc/UnJQ http://ppt.cc/HDG; http://ppt.cc/6T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