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29 Views
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按 Esc 返回.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目录。它是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基础。会计科目设置的完整性影响着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会计科目设置的层次深度也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详细、准确程度。因此,科目设置的完整性、详细程度对于整个财务系统尤其重要,应在创建科目、科目属性描述、账户分类上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校验保障。. 3.4.1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E N D
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按 Esc 返回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目录。它是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基础。会计科目设置的完整性影响着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会计科目设置的层次深度也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详细、准确程度。因此,科目设置的完整性、详细程度对于整个财务系统尤其重要,应在创建科目、科目属性描述、账户分类上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校验保障。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目录。它是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基础。会计科目设置的完整性影响着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会计科目设置的层次深度也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详细、准确程度。因此,科目设置的完整性、详细程度对于整个财务系统尤其重要,应在创建科目、科目属性描述、账户分类上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校验保障。
3.4.1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总账系统中所采用的一级会计科目,必须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而明细科目,各单位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核算和管理要求及报表数据来源的基础上自行设定。其具体设置原则如下: (1)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满足会计核算与经济管理的要求,在会计核算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各类科目中所有可能用到的各级明细科目均需设置。
3.4.1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2)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满足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凡是报表所用数据,需要从总账系统中取数的,必须设立相应的科目。 (3)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保持科目与科目间的协调性和体系完整性。不能只有下级科目,而没有上级科目,既要设置总账科目又要设置明细科目,用来提供总括和详细的会计核算资料。
3.4.1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4) 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会计年中不能删除、不能直接增设下一级明细科目。会计科目名称的设置,一级会计科目名称遵循会计制度的规定;明细科目的名称要通俗易懂,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5) 设置会计科目要考虑到与其他子系统的衔接。因为,在总账系统中,只有末级会计科目才允许有发生额,才能接收各子系统转入的数据。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将企业会计科目逐一地按系统要求输入计算机中。大部分通用财务软件中已分行业预设了一级会计科目,如果需建立的会计科目体系与所选行业标准会计科目基本一致,则可以在建立账套时选择预置标准会计科目。相反地,如果需建立的会计科目体系与所选行业标准会计科目相差较多,则可在系统初始设置时选择不预留行业会计科目。 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输入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科目类型、账页格式、辅助账标记等项目。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1) 会计科目编码。一级科目编码按财政部的统一编码方案编制;明细科目编码按照参数设置中对科目编码级次和级长的规定进行设置。输入科目编号时,首先要满足科目编码方案的各级位数要求,通常方法是同级科目按顺序排列,以序号作为本级科目编码,加上上级科目编码,组成本级科目全编码,即: 本级科目全编码=上一级科目全编码 + 本级科目编码 其次要满足惟一性要求;第三要满足新增的会计科目其上级科目必须已经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科目级长如设定为二位,在编码设计时,如果科目在十个以下,编码的十位数必须以“0”表示。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2) 会计科目名称,是指会计科目的汉字名称。它是证、账、表上显示和打印的标志,也是企业与外部交流信息所使用的标志。输入科目名称时尽量避免重名,以免影响科目运用的准确性。 (3) 科目类型,即按会计科目性质对会计科目进行划分,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科目类型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4) 账页格式,即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规定每个科目的会计账页格式。账页格式一般有金额式、外币金额式、数量金额式、数量外币式等种类。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5) 辅助账设置。为了满足企业对某些会计业务的核算和管理,企业除了完成一般的总账、明细账核算设置外,还可以设置辅助账,以更加灵活多变的辅助核算形式、统计方法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会计信息。辅助账主要包括外币核算、数量核算、个人往来、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等,另外还有银行账和日记账。也就是说,在建立会计科目时,对有辅助核算要求的科目,需要设置相应的辅助核算标识,以便在输入凭证时,系统根据辅助账标志,需要输入相应的附加内容。例如,可以将“管理费用”科目设为部门核算;“生产成本”可设为项目核算;“其他应收款”可设为个人往来核算;“应收账款”可设为客户往来核算;“应付账款”可设为供应商往来核算;“原材料”可设为数量核算;“银行存款——外币存款户”可设为外币核算等等。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辅助账标志一般要求设在最底层的科目上,但为了查询或出账方便,其上级也可以设置辅助账类。辅助账一经定义并已使用,则不要进行随意的修改,以免造成账簿数据的混乱。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例3.9】根据表3-7给出的资料设置会计科目体系。 表3-7 2009年1月会计科目体系及余额表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例3.9】根据表3-7给出的资料设置会计科目体系。 表3-7 2009年1月会计科目体系及余额表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例3.9】根据表3-7给出的资料设置会计科目体系。 表3-7 2009年1月会计科目体系及余额表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例3.9】根据表3-7给出的资料设置会计科目体系。 表3-7 2009年1月会计科目体系及余额表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1.增加会计科目 如果在建立账套时选择预置标准会计科目,则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只需对不同的会计科目进行修改,对缺少的会计科目进行增加处理即可;如果选择不预留行业会计科目,则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设置全部会计科目。 为了加快建立会计科目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对下级科目或者同级属性相近的科目进行复制,这样只需稍作改动即可完成增加工作。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
操作演示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1.增加会计科目 下面以增加会计科目“银行存款──工行存款(100201)”为例说明其操作步骤。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1.增加会计科目 提 示 · 一般地,增加会计科目除了以上增加方式外,还可以利用复制功能增加会计科目方式,其操作方法是:单击选中被复制的会计科目所在行,执行“编辑”|“复制”命令或按Ctrl+I键,即可完成会计科目的增加。当然,如果遇到某一科目的下级与另一个或几个科目的下级内容相同,还可以采用“成批复制会计科目”功能,将某一科目的下级成批复制到另一科目中作为下级。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
操作演示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2.修改会计科目 如果需要对原有会计科目的某些项目进行修改,如科目名称、账页格式、辅助核算、汇总打印、封存标识等,可以通过“修改”功能来完成。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2.修改会计科目 提 示 · 已有数据的科目不能修改科目性质。 · 被封存的科目在制单时不可以使用。 · 只有处于修改状态才能设置汇总打印和封存。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
操作演示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3.指定科目 指定会计科目即确定出纳的专管科目,如现金、银行总账科目。其目的是在出纳功能中可以查询现金、银行日记账,进行银行对账以及在制单中进行支票控制和资金赤字控制,从而实现现金、银行管理的保密性。一般情况下,现金科目要设为日记账;银行存款科目要设为银行账和日记账。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
操作演示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4.设置往来辅助核算标记 提 示 · 科目已有数据,设置辅助核算时会造成总账与辅助账对账不平。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
操作演示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5.设置数量核算标记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
3.4.2设置会计科目的主要项目 6.删除会计科目 假设某些科目目前暂时不需用或者不适合企业科目体系的特点,可以将其删除。其操作步骤是:选择要删除的会计科目,执行“编辑”|“删除”命令,或单击“删除”按钮,打开“删除记录”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该科目删除。值得注意的是,删除将不能自动恢复,以后如需恢复该科目应通过“增加”功能来完成。如果科目已输入期初余额或已制单,则不能删除。被指定为现金银行科目的会计科目不能删除,如想删除必须先取消指定。 3.4.3网络课程制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