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实验 3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 (溶液培养)

实验 3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 (溶液培养). 实验目的. 1 掌握植物的溶液培养法。 2 诱导并熟悉植物的各种营养缺 乏症的典型症状。. 实验原理. 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除需要光、温、水、气外,还需要矿质 元素。目前已知 16 种矿质元素为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所必要,缺一 不可。如果缺少某一元素,则会出现专一缺素症。 把必需矿质元素配制成培养液培养植物称溶液培养。由于培养 液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当要了解某种元素是否 为植物必需时,只要有意识地配制缺乏该种元素的培养液,根据植

ruth-perez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实验 3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 (溶液培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 3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 (溶液培养)

  2. 实验目的 1 掌握植物的溶液培养法。 2 诱导并熟悉植物的各种营养缺 乏症的典型症状。

  3. 实验原理 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除需要光、温、水、气外,还需要矿质 元素。目前已知16种矿质元素为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所必要,缺一 不可。如果缺少某一元素,则会出现专一缺素症。 把必需矿质元素配制成培养液培养植物称溶液培养。由于培养 液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当要了解某种元素是否 为植物必需时,只要有意识地配制缺乏该种元素的培养液,根据植 物在该培养液中所诱导表现出来的症状,便可了解该元素的作用以 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性。 溶液培养是研究植物矿质营养最基本和最有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在阐明植物的必须元素以及奠定施肥的理论基础方面起着重要 的作用。目前溶液培养已被应用到水稻育苗、花卉栽培和无污染蔬 菜的栽培生产上。

  4. 器材与试剂 1 器材 塑料小桶(2.5~3L,或PVC培养罐 等),通气设备(鱼缸打气泵或无油气泵),pH计 (或精密试纸),贮液瓶(试剂瓶或塑料桶),量 筒,移液管,海棉或棉花等。 2 试剂 按表1所示分别配制贮备液(所用 药品均需分析纯)。

  5. 器材与试剂 表1 药品名称及用量

  6. 器材与试剂 3 实验材料 南瓜、黄瓜、番茄、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种子

  7. 实验步骤 1 幼苗准备 南瓜、番茄、玉米等种子用漂白粉溶液 灭菌30min,用灭菌水洗几次,然后放在洗净的湿石英砂 中发芽,加蒸馏水培养,待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选择生 长势相同的植株进行实验。 2 培养液准备 按表2分别配制不同的培养液。 配制时先在容器中放蒸馏水或无离子水800 ml~ 900ml左右,然后按表上次序加入各种贮备液。每种贮备 液均应缓慢加入,充分搅匀,然后再加下一种贮备液,待 全部加好后再用pH计或pH试纸检查,并用1N HCl或1N NaOH将培养液调至适宜植物生长的pH值(如番茄pH5.5~ 6.0,小麦6.0~7.0),然后加水至1升。

  8. 实验步骤 表2 药品名称及用量

  9. 实验步骤 3 培养容器准备选择9个相同的培养桶(桶外壁 用黑塑料纸包裹或喷涂黑漆,以防透光),培养桶用泡 沫板做盖,盖上打5个~6个大孔和1个小孔,大孔供定 植植株,小孔供安放通气管,通气管头上装一大孔针 头,通气管要一一连接在连通气泵的气管上。开启气泵 调节通向每桶液体的气量,桶体和桶盖上要贴上标签注 标记,如:CK,-N、-P、-K…等。

  10. 实验步骤 4 培养和管理培养桶中放满培养液(但盖与 溶液之间留些空隙),将培养好的幼苗,茎基部用 海绵或棉花包扎,固定在培养桶盖的大孔中,根 系浸没在溶液中,每罐5株~6株。置温室或塑料 大棚或光照培养室或室内光照充足处培养。 在标签上标明开始培养日期。

  11. 实验步骤 4.1培养期注意事项4.1.1 经常加蒸馏水或无离子水,以保持罐内培养液的 体积,注意调整pH值,使所培养植株生长在合适的环境中。4.1.2 定期更换培养液,苗小时可2周~3周更换一次, 苗长大后1周~2周更换一次。4.1.3 每天通气数次,尤其是苗大根系多时要多通气(没 有通气装置的也可在培养液中插根玻璃管,进行人工吹气)。4.1.4 定期记录植株生长发育情况(株高,茎粗,根长, 叶片数量、大小和颜色,幼苗最先出现症状的部位等),实验结 束时,即各处理的差异明显时,对植物进行彩色照相、考苗等 工作,称取植株鲜重,烘干重,必要时进行植株成分与含量分 析。

  12. 实验作业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所培养植株的缺素症状,并说明原因?

  13. 附:培养实例

  14. 附:培养实例

  15. 附:培养实例

  16. 附:培养实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