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64 Views
高等教育及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米 靖 教 育 学 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 提纲. 一、大学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对话与合作:当代大学师生关系论 三、大学教学任务、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四、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标准 五、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六个技术问题 六、大学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大学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陶行知,人民的教育家,以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的精神将毕生献给教育。.
E N D
高等教育及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米 靖 教 育 学 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
提纲 • 一、大学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二、对话与合作:当代大学师生关系论 • 三、大学教学任务、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 四、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标准 • 五、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六个技术问题 • 六、大学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大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一)大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 1、提高学术创新能力的原因。 • 为大学的使命所要求 • 为大学教师的职责所要求
2、大学教师知识创新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 内容: • 专业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 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 • 要求: • 处心积虑、厚积薄发。 • 遵守学术规范。
(二)大学教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 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 热爱和尊重学生。 • 为人师表。 • 不断进取。
(三)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 1、“知识分子”的来源: • 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 一词最早来源于俄文интеллигенчия,它出现在十九世纪的俄国。 • 知识分子(intellectual) 第二个来源 : “德雷福斯事件”。
2.大学教师应当成为知识分子 大学教师应当成为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教师与一般的技术专家、技术部门管理者以及职业性学者是很不相同的。
二、对话与合作:当代大学师生关系论 (一)大学教师的学生观。 (二)大学教师的角色与权威观念。 (三)提倡对话与合作的师生关系。
(一)大学教师的学生观 •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接近和类似于成年人。 • 大学生心理素质及社会化程度由青春期的不成熟走向不断成熟。 • 大学生的责任:在于求取学问,发展德性、知性。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 • 预设的前提:“年轻的成人”、“可能性的人”、“边缘人”、“边际人”。 • 学生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其本身并不具有与成人一样的资格。 • 在学术上,学生具有一种“可能性”,而非“现实性”的人。 • 在评价学生时,始终把学生看作一个不懂事的人,而教师自己则是比学生高明的人,是教育者。
(二)大学教师正确的角色意识和权威观念 1、关于教师角色的两种观点: • [台湾]林生传: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者的角色、选择者的角色、辅导者的角色、协商统合者的角色。 • [美国]格兰布斯(Grambs, J. D )一类是学习指导者,另一类是文化传播者。
2、我们认可的关于教师角色的观念 • “社会代表者” • “同事”
教师角色图 趋向于“掩饰自我” 奉行不平等的原则 教师学生 教师教师 “社会代表者” “同事” 趋向于“展现自我” 奉行平等的原则
3、教师权威的决定因素 • 法定因素:教师群体(阶层)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 • 传统因素:教师群体(阶层)在社会中的位置。 • 专业因素:教师个人在知识技能水平。 • 感召因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教师权威的决定因素 制度权威 个人权威 法定因素 传统因素 专业因素 感召因素
(三)提倡对话与合作的师生关系。 1、现代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对话与合作。 2、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3、建立现代大学师学关系的原则。
1、现代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对话与合作。 • 教育中强调主体性到强调主体间性。 • 师生关系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
2、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 业师: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 • 严师:教师是学生精神的向导。 • 师友:教师是以自身整体存在作用于学生。
3、建立现代大学师学关系的原则。 • 信任:师生关系的基础。 • 肯定: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 平等:师生关系的体现。
三、大学教学任务、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任务:培养创新型的知识人。 (二)课程结构:人文、科技兼备。 (三)教学过程:教师、学生、知识互动。
(一)教学任务:知识人的标准 • 现代“知识人”一种合理的信仰是科学的人文主义。他应该知道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的关系,并通过科学与技术以建立并丰富以人为主体为本位的人文世界。
(二)课程结构: 三维体系:包括方法维、专业维、素养维。
方法维 数学自然科学课程 技术科学课程 工程技术课程 自然辩证法 新、老三论 专业维 各门学科具体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 经济管理课程 素养维 相关技术课程
(三)教学过程:教师、学生、知识互动。 1、什么是教学,其特点是什么? 2、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1、教学及其特点 • 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指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在教师直接引导下学生积极参加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 教学的特点:双边性、目的性、中介性。
2、大学教学过程特点 • 教学内容的专业化不断增强:专业理论性增强。 • 学生的自主作用递增,教师的教的作用递减。
大学教学过程三要素变化图 本科 教育 后期及 研究生 教育阶段 师 • 师 大学 基础 教育阶段 生 (心智不 成熟) 道 (人类已知) 生(心智成熟) 道 (人类未知)
四、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标准 (一)教学的内容要科学规范; (二)具有高水平的口才、表现力与板书能力。 (三)能随时在本专业高水平地完成不同素质、不同水平的教学任务。
五、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六个技术问题 (一)精心备课 (二)开局精彩 (三)授课要高低起伏 (四)教学内容要难度超前 (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尊重体系、发展内容”为原则 (六)在教学中要贯彻“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的原则。
(一)精心备课 • 备课≠ 背课。 • 备学生:心理状态、知识水平、能力差异、习惯性问题……。 • 备教材:统观全局为前提。
(二)开局精彩 • 绪论的讲授非常重要。包括学科问题、对学生的要求、考试等等。 • 约占总课时的1/10。
(三)授课要高低起伏 • 既避免在每堂课中都平淡无奇,也注意从整体而言整门课都平淡无奇。
(四)教学内容要难度超前 •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贯彻高难度高强度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获得知识。
(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尊重体系、发展内容”为原则(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尊重体系、发展内容”为原则 • 尊重体系、加以创新、常讲常新。
(六)在教学中要贯彻“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的原则。(六)在教学中要贯彻“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的原则。 •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反对教师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不正当活动。
六、大学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综论 (二)教学艺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艺术综论 1、先哲论教学艺术 2、教学艺术的含义和本质 3、教学艺术的特点
1、先哲论教学艺术 •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 • 孟子:“教亦多术。” • 《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卢梭:“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育的东西。”卢梭:“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育的东西。” • 洛克:“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 • 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教学艺术的含义和本质 (1)教学艺术的含义 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色彩、音响、图像等组织调控手段和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2)教学艺术的本质 在于为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3、教学艺术的特点 (1)教学艺术的形象性和情感性。 (2)教学艺术的表演性和审美性。 (3)教学艺术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艺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1、教学语言及非语言表达的艺术。 2、课堂提问的艺术。 3、组织教学与课堂管理艺术。
1、教学语言及非语言表达的艺术。 (1)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 准确精炼,科学规范。 • 生动含蓄,风趣机敏。 • 喜怒哀乐,富于情感。 • 抑扬顿挫,节奏和谐。 • 寓意深刻,渗透教育性。
(2)课堂非言语表达艺术。 • 副语言及其表达 • 面部和眼神及其表达。 • 头和手势及其表达。
2、课堂提问的艺术。 •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 • 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 面向多数,以点带面。 • 联系实际,区别对待。
3、组织教学与课堂管理艺术。 (1)组织教学的艺术 •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开端。 • 组织好课的进程。 •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结尾。
(2)课堂管理的艺术 • 建立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 掌握预防技能,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 运用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结束语 一个期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种心态: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