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高等教育及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米 靖 教 育 学 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及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米 靖 教 育 学 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 提纲. 一、大学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对话与合作:当代大学师生关系论 三、大学教学任务、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四、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标准 五、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六个技术问题 六、大学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大学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陶行知,人民的教育家,以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的精神将毕生献给教育。.

rus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等教育及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米 靖 教 育 学 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等教育及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米 靖 教 育 学 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

  2. 提纲 • 一、大学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二、对话与合作:当代大学师生关系论 • 三、大学教学任务、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 四、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标准 • 五、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六个技术问题 • 六、大学教师的教学艺术

  3. 一、大学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陶行知,人民的教育家,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将毕生献给教育。

  4. (一)大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一)大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 1、提高学术创新能力的原因。 • 为大学的使命所要求 • 为大学教师的职责所要求

  5. 2、大学教师知识创新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 内容: • 专业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 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 • 要求: • 处心积虑、厚积薄发。 • 遵守学术规范。

  6. (二)大学教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 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 热爱和尊重学生。 • 为人师表。 • 不断进取。

  7. (三)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 1、“知识分子”的来源: • 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 一词最早来源于俄文интеллигенчия,它出现在十九世纪的俄国。 • 知识分子(intellectual) 第二个来源 : “德雷福斯事件”。

  8. 2.大学教师应当成为知识分子 大学教师应当成为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教师与一般的技术专家、技术部门管理者以及职业性学者是很不相同的。

  9. 二、对话与合作:当代大学师生关系论 (一)大学教师的学生观。 (二)大学教师的角色与权威观念。 (三)提倡对话与合作的师生关系。

  10. (一)大学教师的学生观 •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接近和类似于成年人。  • 大学生心理素质及社会化程度由青春期的不成熟走向不断成熟。 • 大学生的责任:在于求取学问,发展德性、知性。

  11.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 • 预设的前提:“年轻的成人”、“可能性的人”、“边缘人”、“边际人”。 • 学生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其本身并不具有与成人一样的资格。 • 在学术上,学生具有一种“可能性”,而非“现实性”的人。 • 在评价学生时,始终把学生看作一个不懂事的人,而教师自己则是比学生高明的人,是教育者。

  12. (二)大学教师正确的角色意识和权威观念 1、关于教师角色的两种观点: • [台湾]林生传: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者的角色、选择者的角色、辅导者的角色、协商统合者的角色。 • [美国]格兰布斯(Grambs, J. D )一类是学习指导者,另一类是文化传播者。

  13. 2、我们认可的关于教师角色的观念 • “社会代表者” • “同事”

  14. 教师角色图 趋向于“掩饰自我” 奉行不平等的原则 教师学生 教师教师 “社会代表者” “同事” 趋向于“展现自我” 奉行平等的原则

  15. 3、教师权威的决定因素 • 法定因素:教师群体(阶层)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 • 传统因素:教师群体(阶层)在社会中的位置。 • 专业因素:教师个人在知识技能水平。 • 感召因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16. 教师权威的决定因素 制度权威 个人权威 法定因素 传统因素 专业因素 感召因素

  17. (三)提倡对话与合作的师生关系。 1、现代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对话与合作。 2、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3、建立现代大学师学关系的原则。

  18. 1、现代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对话与合作。 • 教育中强调主体性到强调主体间性。 • 师生关系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

  19. 2、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 业师: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 • 严师:教师是学生精神的向导。 • 师友:教师是以自身整体存在作用于学生。

  20. 3、建立现代大学师学关系的原则。 • 信任:师生关系的基础。 • 肯定: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 平等:师生关系的体现。

  21. 三、大学教学任务、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任务:培养创新型的知识人。 (二)课程结构:人文、科技兼备。 (三)教学过程:教师、学生、知识互动。

  22. (一)教学任务:知识人的标准 • 现代“知识人”一种合理的信仰是科学的人文主义。他应该知道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的关系,并通过科学与技术以建立并丰富以人为主体为本位的人文世界。

  23. (二)课程结构: 三维体系:包括方法维、专业维、素养维。

  24. 方法维 数学自然科学课程 技术科学课程 工程技术课程 自然辩证法 新、老三论 专业维 各门学科具体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 经济管理课程 素养维 相关技术课程

  25. (三)教学过程:教师、学生、知识互动。 1、什么是教学,其特点是什么? 2、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26. 1、教学及其特点 • 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指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在教师直接引导下学生积极参加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 教学的特点:双边性、目的性、中介性。

  27. 2、大学教学过程特点 • 教学内容的专业化不断增强:专业理论性增强。 • 学生的自主作用递增,教师的教的作用递减。

  28. 大学教学过程三要素变化图 本科 教育 后期及 研究生 教育阶段 师 • 师 大学 基础 教育阶段 生 (心智不 成熟) 道 (人类已知) 生(心智成熟) 道 (人类未知)

  29. 大学教学过程特点图示

  30. 四、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标准 (一)教学的内容要科学规范; (二)具有高水平的口才、表现力与板书能力。 (三)能随时在本专业高水平地完成不同素质、不同水平的教学任务。

  31. 五、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六个技术问题 (一)精心备课 (二)开局精彩 (三)授课要高低起伏 (四)教学内容要难度超前 (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尊重体系、发展内容”为原则 (六)在教学中要贯彻“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的原则。

  32. (一)精心备课 • 备课≠ 背课。 • 备学生:心理状态、知识水平、能力差异、习惯性问题……。 • 备教材:统观全局为前提。

  33. (二)开局精彩 • 绪论的讲授非常重要。包括学科问题、对学生的要求、考试等等。 • 约占总课时的1/10。

  34. (三)授课要高低起伏 • 既避免在每堂课中都平淡无奇,也注意从整体而言整门课都平淡无奇。

  35. (四)教学内容要难度超前 •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贯彻高难度高强度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获得知识。

  36. (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尊重体系、发展内容”为原则(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尊重体系、发展内容”为原则 • 尊重体系、加以创新、常讲常新。

  37. (六)在教学中要贯彻“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的原则。(六)在教学中要贯彻“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的原则。 •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反对教师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不正当活动。

  38. 六、大学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综论 (二)教学艺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39. (一)教学艺术综论 1、先哲论教学艺术 2、教学艺术的含义和本质 3、教学艺术的特点

  40. 1、先哲论教学艺术 •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 • 孟子:“教亦多术。” • 《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41. 卢梭:“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育的东西。”卢梭:“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育的东西。” • 洛克:“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 • 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42. 2、教学艺术的含义和本质 (1)教学艺术的含义 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色彩、音响、图像等组织调控手段和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2)教学艺术的本质 在于为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43. 3、教学艺术的特点 (1)教学艺术的形象性和情感性。 (2)教学艺术的表演性和审美性。 (3)教学艺术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44. (二)教学艺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1、教学语言及非语言表达的艺术。 2、课堂提问的艺术。 3、组织教学与课堂管理艺术。

  45. 1、教学语言及非语言表达的艺术。 (1)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 准确精炼,科学规范。 • 生动含蓄,风趣机敏。 • 喜怒哀乐,富于情感。 • 抑扬顿挫,节奏和谐。 • 寓意深刻,渗透教育性。

  46. (2)课堂非言语表达艺术。 • 副语言及其表达 • 面部和眼神及其表达。 • 头和手势及其表达。

  47. 2、课堂提问的艺术。 •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 • 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 面向多数,以点带面。 • 联系实际,区别对待。

  48. 3、组织教学与课堂管理艺术。 (1)组织教学的艺术 •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开端。 • 组织好课的进程。 •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结尾。

  49. (2)课堂管理的艺术 • 建立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 掌握预防技能,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 运用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50. 结束语 一个期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种心态: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