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53 Views
第二章 力與運動. 2‧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教學簡報. 觀察影片中的物體運動狀態. 硬幣落下還是會跟著移動嗎? 四個雞蛋 靜者恆靜的現象 動者恆動的現象. 能否保持運動狀態. 過去所學過的概念: 靜置的物體,若不受力或所受合力為零,物體的靜止狀態可以一直保持,不會改變。 ( 靜者恆靜 ) 若物體原本已在運動,則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時,其運動狀態會如何呢? ( 動者恆動 ). 亞里斯多德的想法.
E N D
第二章 力與運動 2‧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教學簡報
觀察影片中的物體運動狀態 • 硬幣落下還是會跟著移動嗎? • 四個雞蛋 • 靜者恆靜的現象 • 動者恆動的現象
能否保持運動狀態 過去所學過的概念:靜置的物體,若不受力或所受合力為零,物體的靜止狀態可以一直保持,不會改變。 (靜者恆靜) 若物體原本已在運動,則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時,其運動狀態會如何呢? (動者恆動)
亞里斯多德的想法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西元前384~前322年)認為:「物體受力持續作用可維持不斷的運動,若不受力作用,則最後必將停止。」此一觀念一直延續至十七世紀。
A B 伽利略實驗圖示
伽利略的想法 2/2 伽利略認為一個運動中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時,會一直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做等速度運動。
何謂慣性 上述的探索活動中,當玩具車撞到筆時,玩具車的速度減慢而小玩具則保持原本的運動狀態,速度不變,因此會飛離玩具車。 在不受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的情況下,物體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靜止或等速度運動)的特性,稱為慣性。
生活中的慣性 1/3 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現象可以用慣性來解釋,例如: 公車突然開動時,車上乘客身體會向公車後方傾斜;公車突然煞車時,車上乘客身體會向公車前方傾斜。
生活中的慣性 2/3 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現象可以用慣性來解釋,例如: 抖動衣服,可以抖掉衣服上的灰塵。 搖動果樹,樹上成熟的果實會脫離樹枝。
2‧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