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79 Views
第六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 一、基本知识. 1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噪声. 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产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噪声污染. 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点源 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者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时,声源可当做点声源。. 线源 当许多点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时,可认为该声源是线源。. 固定声源 :工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固定水运等)固定声源。.
E N D
1、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噪声 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产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噪声污染 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点源 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者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时,声源可当做点声源。
线源 当许多点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时,可认为该声源是线源。
固定声源:工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固定水运等)固定声源。固定声源:工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固定水运等)固定声源。 流动声源: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上行驶的车辆以及从事航空和水运等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噪声。
噪声的量度 声压级(SPL):待测声压有效值p(e)与参考声压p(ref)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单位是dB。 被量度的量 基准量 声压(I):介质压强的变化量称为声压。
噪声的量度 声功率级(W):给定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之比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单位是dB。 被量度的量 基准量 声功率(W):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A声级 采用A网络计权的声压级称为A声级。 适于评价一个连续的稳态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 LAeq 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可用于评价随时间变化的噪声大小,适于评价工业噪声、公路噪声、铁路噪声、港口航道噪声、施工噪声等。
评价量 (1)声环境质量
评价量 (2)声源源强
评价量 (3)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
LAeq加法: LAeq减法:
例题: 某噪声源1的噪声为60dB(A),噪声源2的噪声为58dB(A),那么两处噪声源合成噪声值是多少?
2、噪声的衰减 距离衰减 空气吸收衰减 噪声 敏感点 噪声源 声屏障衰减 附加衰减
噪声 敏感点 噪声源 距离衰减 距点声源的距离 点声源随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值 线声源的长度 距线声源的垂直距离 线声源随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值 距点声源r1处 距离点声源r1至r2处的衰减值 距点声源r2处 距线声源r1处 距离线声源r1至r2处的衰减值 距线声源r2处
噪声 敏感点 噪声源 空气吸收衰减 距点声源r0处 空气吸收造成的衰减值 距点声源r处 每100米空气吸声系数
噪声 敏感点 噪声源 声屏障衰减 围墙、建筑物、土坡等实体障碍物引起的声能量衰减。 菲涅尔数 有限长薄屏障 绿化林带 每10m衰减1-2dB(A),不超过10 dB(A)。
噪声 敏感点 噪声源 附加衰减 包括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云、雾、温度、风引起的声能量衰减以及地面效应引起的声能量衰减。 环评中一般仅考虑由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 距声源r处 距声源r0处 附加衰减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需要考虑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 (1)预测点距离声源50m以上;(2)声源距离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离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m;(3)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被草地、灌木等覆盖。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适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该标准。
1、声环境功能分类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将声功能区分为五种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 适于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3、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的评价等级评价。
评价范围 • 固定声源项目:包含多个点声源 一般项目边界向外200m的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相应的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若建设项目噪声源强高或周围较为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域,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注值,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流动声源项目:呈线状声源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等项目两侧200m评价范围一般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若建设项目噪声源强高或周围较为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域,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注值,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机场项目 以组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km-12km、侧向1km-2km内的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相应的二级和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思考题 某新建的中型建设项目,所在的声环境功能区为3类区,建设前后对评价范围内的商场噪声级增高量为7-9dB(A),对评价范围内的居住区噪声声级增加量为3-4 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应按什么级别进行工作?评价范围是多少?
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调查或监测内容 • 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主要气象特征、1:2000-50000地理地形图。 • 声环境功能区划。 • 敏感目标:名称、规模、人口分布。以图、表结合方式说明与建设项目的关系. • 现状声源:现状超过功能区划或噪声值较高时,需要调查的主要声源名称、数量、位置和噪声级等。改、扩建项目说明现有厂界的情况。
调查方法 • 收集资料法 • 现场调查 • 现场测量法
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 • 布点覆盖整个评价范,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和敏感目标。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选择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 评价范围内无明显声源,且声级较低,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点测量。 • 评价范围内有声源,且有影响时,采用不用的布点原则。 流动声源(线声源):代表性的敏感点处。或在声源的垂线不同距离上布设测点。其余敏感点类比。 固定声源:受到现有声源、建设项目声源的敏感目标处,以及代表性敏感目标处,也可在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设置衰减测点。
现状评价 • 以图表结合方式给出评价范围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 • 评价范围现有的主要声源种类、数量、相应噪声级、噪声特性,明确主要声源分布; • 不同类别声功能区内敏感目标的超、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 • 不同声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5、声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范围 • 同评价范围。 预测点 • 厂界(或场界、边界)、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
预测步骤 • 建立坐标系。概化声源为点声源、线声源或面声源。确定各声源的坐标和预测点的坐标。 • 根据已获得的声源源强数据和各声源到预测点的传播条件,计算各声源到预测点的噪声衰减量,由此计算各声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A声级或等效感觉噪声级。
预测模型 距声源r处的A声级 附加衰减量 几何发散衰减量 遮挡物衰减量 空气吸收衰减量 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 • 由于云、雾、温度、风等引起的衰减; • 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 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型: 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型: • 有限长薄屏障引起的衰减 • 无限长薄屏障引起的衰减 • 绿化林带引起的衰减 • 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差
6、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 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材料; • 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 • 加强设备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 建设项目避让或线路改动。 • 从受声敏感目标自身降低噪声 • 采用“合理布局”和“闹静分开” ; • 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控制措施降低噪声 (如隔声箱、隔声间、消声器等); • 采用隔声屏障降低噪声,结构形式可采用规 范的声屏障或利用自然地形地物或建生态形 声屏障。 • 敏感目标安装隔声门窗或隔声通风窗; • 通过置换改变敏感点使用功能; • 敏感目标搬迁远离建设项目。
1、声环境质量标准 2、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声环境影响预测5、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章小结
声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广西麦岭至贺州公路 环境影响评价 ——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