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68 Views
《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 情景 3. 路基施工测量 3. 1 路基边坡坡脚放样及施工中的测量.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考. 思. 如何确定线路施工范围 ?.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项目 3.1 路基边坡坡脚放样及施工中的测量 3.1.1 路基边坡坡脚放样 路基边坡坡脚放样就是把设计路基的边坡线与原地面 线相交的点测设出来,在地面上钉设木桩(称为边), 以此作为路基施工的依据。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设计路基 边坡线与实际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边桩的位置 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常用的放样方法如 下:.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1 、解析法
E N D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情景3.路基施工测量 3.1 路基边坡坡脚放样及施工中的测量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考 思 如何确定线路施工范围?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项目3.1路基边坡坡脚放样及施工中的测量 3.1.1路基边坡坡脚放样 路基边坡坡脚放样就是把设计路基的边坡线与原地面 线相交的点测设出来,在地面上钉设木桩(称为边), 以此作为路基施工的依据。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设计路基 边坡线与实际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边桩的位置 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常用的放样方法如 下: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1、解析法 此法是根据路基填挖高度、边坡高、路基宽度和横断面地形情况,先计算出路基中心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按距离将边桩放出来。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平坦地区的边桩放样 如图所示为填方路堤, 坡脚桩至中桩的距离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如图所示为挖方路堑,路堑中心桩至边桩的距离为: 式中B为路基宽度;m为边坡率(1: m为坡度);H为填挖高度;S为路堑边沟顶宽。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 2、逐渐接近法 • 在地面起伏变化较大地段,直接丈量线路中线至边桩的距离较为困难,因此,在现场常用 • 逐渐接近的方法测设边桩。 • 如图所示,当需测设路堤边桩时 • ,可在坡下一侧先估计大致的坡 • 脚位置,假定在1点。用手水准或 • 水准仪测出1点与中桩的高差,同 • 时量出1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当 • 高差为时,相应的坡脚(2点)到 • 中桩的距离为: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如果计算的D1大于 ,说明坡脚应位于1点之外;如果计算的D1小于 ,说明坡脚应在1点之内。按照△D= 移动水准尺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计算的△D1是2点至中桩的距离,而实际坡脚在3点。为减少试测次数,移动尺子的距离应比△D稍大。这样,一般试测1~2次即可找出所需的坡脚点。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同理,在路堤的坡上坡一侧时,当D2>D2′时水准尺向内移动的距离应略小于│△D│。 测设路堑边桩时,当测设坡下一侧边桩时, 若计算的距离D1大于D1′实际测得距离时,水准尺向内移的距离应略小于△D。 当测设路堑的坡上一侧边桩时, ,若计算的距离D2大于D2′实际测得距离时,水准尺向外移的距离应略小于△D。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 3.1.2例题 • 已知路堤b=10.20m,H=4.40m,边坡坡度1:0.5现需设置坡下侧边坡坡脚,方法如下: • 假设A点为坡脚位置,实际丈量距离为8.10m,用水准仪测得A点与中线桩的高差为2.20m。 • 当高差为2.20m时,A点与中线桩的距离为D1=5.10+(4.40+2.20)×0.5=8.40m。 • 因为D1>D1′=8.10m,故A点需外移,并取△=0.35m,略大于D1- D1′=0.30m。 • 在距中线桩8.45m处,再标定一点B,测得该点与中线桩的高差为2.30m,B点与中线桩的距离为D1=5.10+(4.40+2.30)×0.5=8.45m。与实测距离D1′相符,则B点就为该点的坡脚点。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3.1.3路基边坡的施工测量 在测设出边桩后,为保证填、挖的边坡达到设计要 求,还应把设计的边坡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 O为中桩,A、B为边桩, CD 1、用竹杆、绳索测设边坡:如图, 为路基宽度。测设时在C、D处竖立竹杆,于高度等于 中桩填土高度H处C´、D´用绳索连接,同时由C´、D´用绳索连接到边桩A、B上。 当路堤填土不高时,可挂一次线。 当填土较高时,如图可分层挂线。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 2、用边坡样板测设边坡: 施工前按照设计边样板,施工时, 按照边坡样板进行测设。 ①用活动边坡尺测设边坡:做法如图 当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边坡尺的斜边所指示的坡度正好为设计坡度,可依此来指示与检验路堤的填筑,或检核路堑的开挖。 ②用固定边坡样板来测设边坡:如图 在开挖路堑时,于坡顶外侧按设计坡 度设立固定样板,施工时可随意指示 并检核开挖和修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