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97 Views
“ 预学习 ” 行动研究基本要求. 肖建民. 一、以学定教课堂教学 设计与改进的意义. 承前启后 —— 市级课题 - 校本项目 - 区级课题 突破 “ 瓶颈 ” —— 构建有效学习课堂会学乐学 形成特色 —— 十二五高中教育要求 创新发展 —— 形势逼人改革创新求发展. 二、以学定教课堂教学 设计与改进的基本思路. 1 、 以学生有效学习为中心,突出自读自做,进行跟踪研究 2 、 以金字塔原理(三层六域)为框架,统领项目研究 3 、 以建立以学定教 “ 帮助式 ” 导学系统(模式)为主线,开展针对性研究
E N D
“预学习”行动研究基本要求 肖建民
一、以学定教课堂教学 设计与改进的意义 • 承前启后——市级课题-校本项目-区级课题 • 突破“瓶颈”——构建有效学习课堂会学乐学 • 形成特色——十二五高中教育要求 • 创新发展——形势逼人改革创新求发展
二、以学定教课堂教学 设计与改进的基本思路 1、以学生有效学习为中心,突出自读自做,进行跟踪研究 2、 以金字塔原理(三层六域)为框架,统领项目研究 3、 以建立以学定教“帮助式”导学系统(模式)为主线,开展针对性研究 4、 以预学习、针对性教学、跟进式练习为突破口,开展深度研究 5、 以“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导学精进、因材施教”为四大平台,开展系统研究 6、以课堂教学设计与改进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行动研究
金字塔原理 • 1632年的夸美纽斯梦想: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校园充满着欢乐。 • 少教多学的基本途径是要加强针对性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教授迈克尔·富 兰等在《突破》一书中提出的针对性教学3P 模式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 • 迈克尔·富 兰认为,教学最基本的要点是:只有当教学足够精确并直接建立在学生已有基础之上时,且将学生带到更高一层能力时才是有力的。教师必须做很多事情,但最关键的是设计和组织指导,从而使教学有针对性。如果没有针对性,教学指导就没有效果。 • 迈克尔·富 兰说,改革要以道德为核心,并以我们所说的3P 模式来驱动,即个人化教学(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需要来开展教学),精确化教学(教学要精确到与学生的需求相联系),以及教师、校长的专业学习(这种专业学习是嵌入到学校每天的日常文化里去的)。
三、项目研究的初步成效 • 在顾泠沅教授指导下,确定了校本核心项目 • 形成了子项目系列 • 制订了项目方案与子项目行动计划,明确了行动目标与研究思路和步骤 • 开展了学情调查 • 进行了首轮行动研究 • 科研年会作了交流,起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新学期课题研究思路——四个结合 • 校本项目与区级课题有机结合 • 迎接督导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 • 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 • 自我发展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
五、新学期课题研究策略——十六字诀 • 全面出击——五个子项目(子课题) • 重点突破——预学习,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为载体 • 深度开掘——总结预学习的基本要求、环节与做法 • 阶段成果——预学习指导的案例、经验
六、研究要求 • 研究的角度再小一点——分解问题,提供选择 • 研究的设计再细一点——系统设计,前测后测 • 研究的过程再实一点——听课评课,学生访谈 • 研究的成果再新一点——撰写案例,总结经验
七、“四环六节”——青浦新课堂实验基本样式七、“四环六节”——青浦新课堂实验基本样式 • 四环(四个基本的阶段循环): 预学、展示、助学、评议 • 六节(穿插于四个基本阶段的六个课堂小节): 呈现目标 小组讨论 激疑解疑 交流辨析 检测反馈 评价激励
八、 “预学习”行动研究基本要求 • 调查学情 • 设计学案 • 指导预习 • 因材施教 • 撰写案例
(一)调查学情 1、调查对象应具有代表性(全体或抽样) 2、问卷调查设计合理、内容全面、体现学科特点 3、调查报告结构完整(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每小题的统计与分析、结论与思考) 4、通过调查,比较客观、具体地了解预习现状,包括学习态度、习惯、时间、方式、效果等 5、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细化研究的切入点,探寻解决途径和方法
切入点举例 • 当前学生预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我设计了哪几种类型的导学案(或预学单),有何异同? • 我怎样指导学生进行预学习? • 我怎样激发学生主动自读自做? • 我怎样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 我怎样及时获得学生的预习反馈,加强针对性教学? • 我怎样进行对比分组实验?
(二)设计学案 1、分析学习任务 分析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及心理特点 2、精心研制学案 六条基本要求 (1)基本结构合理 导学案基本结构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关键点、预习指导、学习过程、预习存疑、学习小结、教学后记等。 (2)细化学习过程 能将精准的学习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问题或学习任务 (3)凸现知识结构 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4)注重授人以渔 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5)提供检测材料 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6)激发学习兴趣 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尝试跳起来“摘果子”,能提出问题
(三)指导预习 1、明确预习要求,教给预习方法,检查预习效果,培养预习习惯,突出自读自做 2、及时记载预习情况,对预习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优化或矫正 3、促进学生乐学会学,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因材施教 • 1、问题导入——针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导入新课 • 2、尝试解决——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 3、合作探讨——展示交流,释疑解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 4、效果检测——跟进式的前测、后测,绝大多数同学当堂解决问题 • 5、学习评价——自我小结与发展性评价
(五)撰写案例 1、整理教学实录 详细整理教学实录,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分析 2、确定案例主题 3、撰写教学案例 (1)研究背景:描述课前进行预习指导的过程和方法,精心设计导学案或预学单,通过前测或其他方式了解预习状况 (2)情境描述:概叙教学基本过程,对每个主要环节作具体描述和分析 (3)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成效(含数据)、存在问题和改进设想
总之,要落实“五个一” • 选好一个切入点 • 选读一本专著 • 做好一个研究设计 • 上好一节研究课 • 写好一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