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93 Views
微型调查: 课间十分钟,你通常喜欢进行何种活动:. A 、 在教室里,忙于做作业或预习 B 、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C 、和同学边散步边讨论,讨论上课的内容 D 、与同学谈论昨晚电视上的闹剧笑话. 微型调查:. A 缺乏合理安排,容易陷入被动紧张。 B 科学用脑,一张一弛,潜力发挥。 C 学习主动认真,好的学习方式,会影响下一节课。 D 轻松,无压力;潜意识中可能排斥课业内容。. 挑 战. 压 力. 早上心情不好,疲惫、成绩起伏、浮躁、心烦、缺乏鼓励、缺乏信心、毅力、消极的心理暗示 ……. “ 新校园歌曲 ”. 书包最重的人是我,
E N D
微型调查:课间十分钟,你通常喜欢进行何种活动:微型调查:课间十分钟,你通常喜欢进行何种活动: A、 在教室里,忙于做作业或预习 B 、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C 、和同学边散步边讨论,讨论上课的内容 D 、与同学谈论昨晚电视上的闹剧笑话
微型调查: A 缺乏合理安排,容易陷入被动紧张。 B 科学用脑,一张一弛,潜力发挥。 C 学习主动认真,好的学习方式,会影响下一节课。 D 轻松,无压力;潜意识中可能排斥课业内容。
挑 战 压 力 早上心情不好,疲惫、成绩起伏、浮躁、心烦、缺乏鼓励、缺乏信心、毅力、消极的心理暗示……
“新校园歌曲” 书包最重的人是我, 作业最多的人是我, 起床最早的人是我, 睡觉最晚的人是我, 昏昏沉沉的人是我, 迷迷糊糊的人是我,是我,还是 我……
压力何在? 考试成绩达不到心中地位,成绩起伏很大 老师责备 父母唠叨 被同学们看不起 考试那几天 作业很多
自我认识 你在压力之下一般会表现怎样? • 自信、振奋…… • 焦虑、畏难、自卑、惊恐、气愤、忧伤、厌倦、无望……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考试效率 压力程度
无压力: 缺少警觉。无动力与责任心, 解题随意性大,易错。 适度压力: 警觉。行为与情绪可控,有动力、责任心, 解 题能力可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 过度压力 过度警觉。行为与情绪难控, 思维受阻、 解题能力降低。
过度压力!!!!! • 把危险不断强化,泛化为灾难! • 一门心思想着潜在的危机,而不关注问题的解决... • 陷入惊恐不安之中,老爱钻牛角尖,不能自拔 • ……
三等分? 压力小测验 二等分? 五等分? 四等分?
压力过大的后果怎样? 南瓜实验的启发 越来越差 恶性循环
南瓜实验 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 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 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 土壤与资源。
大家出谋划策: 面对过大的压力时, 你可以做什么?
大家的金点子: 合理宣泄 积极转移 减低期望 转变观念
找找你的优势与不足 我的优势——我总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总是很细心 我总爱刨根问底,不放过一个小问题。 我…… 增强自信 排除隐患 我的不足——我不够有计划性 我不大注意找重点 我……
以积极心态聚焦压力 不同的聚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你是看到自己的努力 还是总沉浸在失败的阴影里? 你是看到自己得到的分数 还是老想着失去的分数? 你是注意保持自己积极的情绪 还是无意摆脱消极的情绪? 你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积极的评价 还是总忘不了别人对自己消极的评价?
积极暗示,自我激励 : • 只要我努力,一定能超越自己 • 我胸有成竹,我沉着、自信 • 我是一个聪明的人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我相信自己的潜能 • 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
减轻压力 ——改变谁? 改变学习难度? 改变老师、家长? 改变学校、社会?
2007.4.28 火箭2:2爵士 姚明赛后感言: “其实我今天的命中率比上次有好转,关键是我们的思想不过硬!大家看看数据就知道了。现在这样的情况是,我们在他们的主场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他们在我们的主场却有赢的可能性。而我们呢,照这样的打法根本在他们的主场连一点点机会都没有!” 姚明根本就不想谈什么罚球不中啦,什么裁判偏袒啦。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无济于事的空谈。没有过硬的思想照样要输。
当压力来临时你想到的是减压还是抗压? • 可以进行必要的减压。 • 但是,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
每天寻找一件快乐的事 沉浸于美妙音乐中 每天运动半小时 玩游戏 调整睡眠习惯
心想事成——目标的威力 哈佛大学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 年 后——跟踪调查 占3%者,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有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占10%者,大都是社会的中上层,生活状态稳步上升,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占60%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 27%者,几乎都在社会最低层,生活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梦想成真,心想事成——目标的威力 几个月以后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