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崩岗普查技术培训教材

崩岗普查技术培训教材.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内容提要. 普查对象 工作范围 普查指标及表式 工作流程 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目录. 一、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是全国范围内崩岗面积大于或等于 60 m 2 的崩岗进行普查登记。. 二、工作范围.

ruf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崩岗普查技术培训教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崩岗普查技术培训教材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 内容提要 • 普查对象 • 工作范围 • 普查指标及表式 • 工作流程 • 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目录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 一、普查对象 • 普查对象是全国范围内崩岗面积大于或等于60 m2的崩岗进行普查登记。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 二、工作范围 我国的崩岗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特别是风化壳深厚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区,本次调查主要涉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7省(自治区)的70个市、362个县(市、区),行政范围包括湖北省宜昌、武汉、孝感、黄石、黄冈、咸宁等6个市的22个县(市、区);湖南省的娄底、衡阳、怀化、岳阳、邵阳、益阳、永州、湘潭、彬州、湘西、长沙、株洲等12个市的71个县(市、区);江西省的赣州、九江、抚州、宜春、吉安、新余、上饶、景德镇、萍乡、鹰潭、南昌11个市的77个县(市、区);安徽省池州、黄山、宣城、芜湖、马鞍山、铜陵9个市的34个县(市、区);福建省漳州、龙岩、三明、福州、宁德、莆田、南平、泉州8个市的58个县(市、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 二、工作范围 广东省韶关、河源、梅州、清远、茂名、惠州、阳江、云浮、肇庆、潮州、汕尾、揭阳、湛江13个市的54个县(市、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贺州、玉林、钦州、北海、贵港、南宁、崇左、来宾、防城港、百色等11个市的46个县(市、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 三、普查指标及表式 崩岗是指山坡土体或岩石风化壳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分解、崩塌和堆积的侵蚀现象。此次崩岗普查按照全国水利普查侵蚀沟道普查表表式填写相关资料。需填写的内容主要包括崩岗面积、崩岗的平均深度、沟口宽度、地理坐标的经纬度以及崩岗类型。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 三、普查指标及表式 • 【9.崩岗面积】:填写崩岗的投影面积,不包括冲积扇面积,单位为m2,保留1位小数。 • 【10.平均深度】:测定崩岗侵蚀沟沟口和沟头2个点的高程H1、H2,利用公式S=(H2-H1)/2求出平均深度,单位为m,保留1位小数。 • 【11.崩口宽度】:测定崩岗崩口的宽度,单位为m,保留1位小数。【12.地理坐标】 :填写崩岗崩口中点的经度和纬度,以崩岗崩口线中点为经度和纬度的测点,混合型崩岗以多个崩口连线的中点为测点;填写精度要求为“度”“分”“秒”。 • 【13. 崩岗类型】 :分为活动型和相对稳定型。活动型是指坡面仍在发生崩塌、崩口内仍存在严重水土流失的崩岗;相对稳定型是坡面趋于稳定、水土流失比较轻微的崩岗。在选中的类型前面框中打勾。 • 【崩岗编号】:崩岗编码从1开始按顺序填写,县内崩岗的不重复编码。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 四、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0. 四、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1. 四、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2. 四、工作流程 • (1)调查准备阶段:制定崩岗普查技术细则,确定统一调查标准和统一填表格式。同时开展技术培训,对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进行培训指导。由国家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实施.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3. 四、工作流程 • (2)资料收集:由各相关县(市、区)、收集和整理前期崩岗相关资料包括各县区2.5m的影像数据,1:1万的地形图,建立清查目录,确定开展调查的乡镇村名称。清查目录以乡镇为行政单元,全面调查、详细记录与登记每个行政单元内面积大于或等于60 m2的崩岗数量及位置。 崩岗清查目录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4. 四、工作流程 (3)野外调查 • 以相关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崩岗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填写崩岗普查调查表和上报汇总表,并在1:1万地形图上标出崩岗的位置,现场对每个崩岗的调查指标逐项填写登记表。崩岗面积小于1000m2的按照地理坐标位置以点状标注在地形图上,崩岗面积大于1000m2的按照地理坐标位置在地形图上勾画出崩岗顶部边缘的形状加以标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5. 四、工作流程 工作底图示范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6. 四、工作流程 • 各项指标采集方法: 3.1 崩岗面积: 采用GPS或激光测距仪或传统用皮尺量算面积的方法量测崩岗面积,对于面积大于1000 m2的崩岗也可以在地形图上勾画出崩岗顶部边缘的形状再进行面积量算,单位为m2,保留1位小数。 3.2 平均深度(m):测定崩岗侵蚀沟沟口中点距沟底的水平距离L1和距沟头最高点斜边距离L2,利用公式 求出平均深度. 也可采用其它传统方法皮尺测出平均深度;也可利用GPS测出沟底高程和顶部高程数相减除2得出. 3.3 沟口宽度(m):现场采用 激光测距仪或传统皮尺测量的方法进行量测。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7. 四、工作流程 3.4 地理坐标: 通过询问确定崩岗发生地的村级地名,用手持 GPS现场确定崩岗经纬度,并在地形图上标出相应的位置。以崩岗出口线的中点为经纬度测点,混合型崩岗以多个崩口连线的中点为测点。经纬度统一以“度”、“分”、“秒”为单位。 3.5 崩岗类型:按活动型与相对稳定型两种类型现场判定。活动型是指坡面仍在发生崩塌、崩口内仍存在严重水土流失的崩岗;一般活动型崩岗沟仍在不断溯源侵蚀,崩壁有新的崩塌发生,崩岗沟口有新的冲积物堆积; 相对稳定型是指坡面趋于稳定、水土流失比较轻微的崩岗。崩壁没有新的崩塌发生,崩岗沟口没有或只有极少量新的冲积物堆积,崩岗植被覆盖度达到75%以上。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8. 四、工作流程 • (4)县级数据整理汇总上报:各县(市、区)对调查表格进行整理、校核、汇总,录制电子表格(EXCEL格式)。将电子成果普查表及汇总表上报省级水利普查机构。 • (5)省级数据复核汇总上报:省级水利普查部门在水利普查机构的统一要求下,对各县上报的普查成果开展野外复核确认。组织人员对各县(市、区)上报成果实地抽查复核,抽查比例要求为10%。对存在问题由有关县复核整改后,再按原程序上报。 各省(自治区)对各县的崩岗普查成果要进行抽查验证,各项抽查内容累计精度要求为:崩岗的位置、面积精度≥90%,其他各项调查精度≥85%,低于以上精度要求的县应重新开展普查工作,直至精度符合要求;对复核后的各省的普查汇总表和下属各县普查表电子表以及纸质普查汇总表和各县普查表1套,各省普查工作报告上报国家级水利普查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9. 四、工作流程 (6)国家级数据复核汇总:国家级水利普查机构对省里提交的崩岗普查成果,按1%进行验证。各项抽查内容累计精度要求为:崩岗的位置、面积精度≥90%,其他各项调查精度≥85%,低于以上精度要求的省应重新开展普查工作,直至精度符合要求。对复核后各省的普查数据汇总、入库。成果形式为全国崩岗普查汇总表、普查表及崩岗数据库、成果分析报告。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0. 四、工作流程 • 按崩岗形态特征可分为瓢形、条形、爪状、弧形、综合型等5种类型。 • (1) 瓢形崩岗。在坡面上形成腹大口小的葫芦瓢形崩岗沟。 • (2) 条形崩岗。形似蚕,长大于宽3倍左右,多分布在直形坡上,由一条大切沟不断加深发育而成。 • (3) 爪形崩岗。爪状崩岗沟可分为2种:一种为沟头分叉成多条崩岗沟,多分布在坡度较为平缓的坡地上,它由几条切沟交错发育而成,沟头出现向下分支,主沟不明显,出口却保留各自沟床;另一种为出口沟床向上分叉崩岗沟,由2条以上崩岗沟自原有河床向上坡溯源崩塌,但多条崩岗出口部分相连,形成倒分叉崩岗沟型地形。 • (4) 弧形崩岗。崩岗边沿线形似弓,弧度小于180度。在河流、渠道、山坝一侧由于水流长期的沟蚀和重力崩塌(主要是滑塌)作用而形成。 • (5) 混合型崩岗。由2种不同类型崩岗复合而成。多处于崩岗发育中晚期。由于山坡被多个崩岗切割,呈沟壑纵横状,不同方向发育的崩岗之间多已相互连通,中间只有残留长条形脊背或木柱,地形破碎,这是崩岗群发育的后期阶段,侵蚀量大,治理难度也大。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1. 四、工作流程 瓢形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2. 四、工作流程 条形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3. 四、工作流程 爪形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4. 四、工作流程 弧形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5. 四、工作流程 混合型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6. 五、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目录 省级崩岗普查工作报告提纲如下: 1普查工作组织安排 2 普查工作过程 2.1开展技术指导 2.2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开展普查工作情况及结果 2.3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开展复核工作情况及结果 3.普查主要成果及质量评价 4.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建议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7. 五、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目录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8. 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