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33 Views
以 《 赣电科普 》 为龙头 做好电力科普工作.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有人说,“科普”是水,“创新”是船,这生动地表述了科学普及工作在科技进步中的突出地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使祖国成为科技强国,就必须努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 , 将其当作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深深的科普之水,才能使创新之船乘风远航。学会是科学普及的主力军,科普工作是学会工作的重要方面 。.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一、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学会的科普工作主要包括以下 5 个方面: 1. 创办连续性内部资料 《 赣电科普 》
E N D
以《赣电科普》为龙头 • 做好电力科普工作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有人说,“科普”是水,“创新”是船,这生动地表述了科学普及工作在科技进步中的突出地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使祖国成为科技强国,就必须努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将其当作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深深的科普之水,才能使创新之船乘风远航。学会是科学普及的主力军,科普工作是学会工作的重要方面。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一、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学会的科普工作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创办连续性内部资料《赣电科普》 自1997年到2006年底创刊10年来,共出版84期,发表科普文章2403篇,约210万字发行近22万份。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于2003年颁发了内部刊物准印证,每年年检均获好评。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一、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 2. 撰写科普读物,参加学术活动 2006年,江西省科协学会部决定专门出版科普专题读本《江西能源—电力科普篇》。省学会将这一任务交给科普委员会。科普委在学习省科协有关会议精神后,组织专家教授成立编写组,拟定内容 提要。编写人员积极收集最新资料,认真负责并多次修改,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问答形式,该书已成为一本电力科普的好教材。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一、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近两年中,派员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编辑委员会,作为编委成员,参与了《600MW火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电力工业技术监督手册》的编辑工作等。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准备在其网站上开辟的科普栏,采用了江西学会推荐的10篇文章。 2005年、2006年参加了省电机工程学会输变电专业论文评审活动和农电安全性评价专家培训班的筹备及办班工作。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一、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 3.举办科技夏令营 从1997年始,共举办了9期青少年科技夏令营,营员是系统内各单位职工子女。组织他们学习电力生产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通过上网,使他们对网络有了更深的了解。营员们先后到丰城电厂、柘林水电厂参观,学习电力生产知识,学习电业工人的优秀品德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家长们为我们的精心安排表示十分满意。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一、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 4、组织了江西的“国电杯”电力知识竞赛活动 5、组织科技下乡活动 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举办科技下乡活动,以实际行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普法》。自1998年12月至2006年12月,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科普宣传队共进行了21次电力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散发宣传资料、开展科技咨询、利用扩音机反复播放等方式,向10万余群众宣传“科技创造未来”及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依法用电等科普知识,重点宣传了《节约能源法》。发放《赣电科普》和宣传材料2万余份,赠送科普读物1000余本。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一、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基本情况(二)依托《赣电科普》,抓好多项工作 我们把《赣电科普》作为科普工作的平台,把她作为载体,宣传普及电力科技知识,利用《赣电科普》编辑部的科技人员开展行业科普活动。 1、《赣电科普》是科普工作的载体 2、编辑部成员是科普工作的生力军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二、《赣电科普》的办刊情况 1997年《赣电科普》创办时,全国电力系统己有多家同类科普刊物,他们给了我们许多好的借鉴。 近十年来,我们在办刊时采用了以下做法: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二、《赣电科普》的办刊情况 1、突出重点,办出特色 《赣电科普》编辑部根据读者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要求选编稿件,既适合科技人员又贴近广大职工。做到科技含量高,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农网改造后,侧重点是农电,为提高农电工作人员素质贡献力量。2006年,《赣电科普》扩大了发行范围,增加了13个县供电公司。《赣电科普》版式设计合理、美观、大方,对工作有帮助,有收藏价值,受到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欢迎。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二、《赣电科普》的办刊情况 2、狠抓刊物质量 《赣电科普》编辑部以党和国家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决策和《科普法》为依据,坚持办报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出版政策,认真执行《科普报刊编辑规定》等文件。加强了科普社会化、群众化意识,严把质量关,使编辑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二、《赣电科普》的办刊情况 由于人手少,审稿和编辑工作通常由一人完成,难度较大。刊物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编辑人员的素质所决定。我们注意加强编辑人员学习编辑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校对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是影响刊物质量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编辑部坚持三审三校制。三审,即在各版编辑审阅来稿后,再由主编逐版审阅稿件内容,最后由编委会审定。每期付印前由主编总审总校,总审后各版编辑要看修改意见。。出版后,主编在编委会上还要进行点评,以不断提高刊物的科技和编辑水平。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二、《赣电科普》的办刊情况 3、建立健全通讯发行网络 十年来,刊物一直坚持面向本行业,发 行面涵盖电力系 统发、供电企业 (含县供电公司) 电力建设单位和 电机制造业及相 关高校。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三、搞好电力科普工作的主要经验 1、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 是搞好科普工作的根本保证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会议曾多次在我省举办,最近一次是2001年3月,会上学会科普委主任委员黄其励院士作了关于搞好行业科普工作的主题报告,为学会科普工作明确定位,推动了学会的科普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三、搞好电力科普工作的主要经验 200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八届科普工作会议上,陆延昌理事长、李若梅常务副秘书长等领导对《赣电科普》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赣电科普》寄予新的希望,陆理事长和李常务副秘书长的讲话和指示对我们学会科普工作给与了很大的鼓励和鞭策。省科协领导对我刊给与很高的评价,并以多种形式表彰我们的工作,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和颁发了《赣电科普》内部刊物准印证。江西省电力公司对科普工作十分重视,2005年省电机工程学会换届以后,省公司和学会领导亲自指导科普委工作,对今后工作做了明确指示:使科普工作反映基层创新情况,更贴近企业生产实践。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三、搞好电力科普工作的主要经验 2、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编辑部由8名科技人员组成(含在职和退休人员),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2人;中共党员7人。他们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还有对科普工作的热情,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优秀集体。 长期以来,他们默默地 为电力科普事业无私奉献, 正是他们勤奋的工作,《赣 电科普》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三、搞好电力科普工作的主要经验 3、挂靠单位的鼎力支持 我会科普委一直挂靠在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该院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办好刊物的重要条件。 学院一名院级领导担任科普委及编辑部负责人,学院把科普工作作为对外宣传、对外交流的窗口,学院对科普工作给与了多方面的支持。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三、搞好电力科普工作的主要经验 前几年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机构变动等客观原因,造成一些困难,在领导及挂靠单位的全力支持下,科普委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坚持开展工作,继续出版发行,使电力科普工作和《赣电科普》得以健康有序地持续进行。 总之,上级关怀、团队实干、学院鼎力是我们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四、学会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有奉献就有作为,有作为就有收获”,学会的科普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基层单位反映良好 2、兄弟报刊相继转载 兄弟省电力系统有不少科普报刊,我们与他们互相交流,好的文章相互转载。我会《赣电科普》文章曾被多次转载,有的被评为优秀科普文章。不少公开出版的期刊也曾转载,如2006年第一期《电力设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与中国电力出版社主办)开辟“科普专栏”刊登我会《赣电科普》的两篇文章“高温超导变压器”及“电磁干扰与接地”。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四、学会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3、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 《赣电科普》编辑部每年都被评为省学会先进单位。 • 《赣电科普》主编马兆纬荣获“2001年江西省江铃科学普及推广奖”(由江西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等四单位共同组织)。最近又获得了省科协2006年度学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上级领导在多种场合表扬《赣电科普》,赞扬刊物质量高。江西省科协及省出版局领导也充分肯定刊物的科技水平及编辑质量。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四、学会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0年来,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省科协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和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学会在以《赣电科普》为龙头做好电力科普工作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距上级要求和大家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决心按照总会和省科协的要求,在学习兄弟学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为电力科普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谢谢大家! 再见 二〇〇七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