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62 Views
海洋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資源中心. 報告人:陳建宏 教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工學院院長. 報告大綱. 團隊組織與架構. 1. 課程規劃. 2. 特色實驗室. 3. 活動與競賽規劃. 4. 產學合作平台. 3. 計畫團隊組織. 海洋能源科技人才 培育資源中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淡江大學. 中華科技大學.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管理組織架構. 海洋能源主題分工組織 架構. 資源中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工程: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環境生態: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流體機械: 淡江大學
E N D
海洋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資源中心 報告人:陳建宏 教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工學院院長
報告大綱 團隊組織與架構 1 課程規劃 2 特色實驗室 3 活動與競賽規劃 4 產學合作平台 3
計畫團隊組織 海洋能源科技人才 培育資源中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淡江大學 中華科技大學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海洋能源主題分工組織架構 資源中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工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環境生態: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流體機械:淡江大學 電力與電網:中華科技大學 K-12種子教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課程規劃-學程1 • 海洋大學 – 「海洋能源」學程
課程規劃-遠距教學 • 課程名稱:海洋能源系統導論 • 開課目的: • 由海洋大學開設海洋能源系統導論課程,達到跨領域學群,以及支援夥伴學校沒有海洋能源課程的問題,增加與各校之互動與教學資源分享。 • 教學方式: • 專題演講與專題報告 • 講員:4位夥伴學校主持人,4位海大聯絡人,4位校內專家各二堂,4位業界專家,共16位。
課程規劃-遠距教學(續) • 遠距教學: • 使用遠距教學教室,加上國網中心Co-life平台之協助克服硬體上之困難。 • 與其他夥伴學校共同研擬一門通識課時間,由海大開課同步播放。
課程規劃-學程2 • 淡江大學 - 「海洋能源-流體機械」學程
課程規劃-專業與通識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 專業課程-海洋工程 • 海洋工程(1001) • 海洋溫差能源概論(1001) • 離岸發電系統之電網互連(1001) • 通識課程 • 海洋科技與未來(1001) • 能源科技與永續發展(1001) • 海洋探索(1001)
課程規劃-專業與通識 •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 99-2學期計已開設能源利用與海洋生態環境相關課程及修課人數資料如下: • 自然能源利用(通識課程,60人) • 海洋生態與環境(專業課程,57人) • 認識與探索海洋環境(通識課程,100人) • 海洋生態學(專業課程,40人)
課程規劃-專業與通識 • 中華科技大學 • 專業課程 • 風力供電與應用(1001) • 綠色能源導論(992) • 電網技術分析(1001) • 通識課程 • 消失的明天-環境危機(992) • 失竊的未來-環境污染(992) • 未來新能源(1001)
課程規劃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 為提升本校學生對海洋能源的理解與認知,強化其海洋能源的基本素養,於99至100學年度期間開設3門能源及節能減碳通識課程,課程規劃分別為 • 海洋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 • 全球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 • 節能減碳與生活 • 採專家學者協同教學模式(每個單元主題請一位專家學者),學生與專家學者面對面討論,使課程主題探討更深入
課程規劃之外 • 應邀其他課程專題演講 • 臺灣海洋大學環境:海洋能源開發 - 波浪發電 (2/24) •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能源的發展與展望 (3/31) • 臺灣海洋大學「優質海洋人」演講課程:海洋能源 (4/6) • …
特色實驗室1 • 海洋大學 • 斷面造波水槽 • (a)位移吸收式造波機, (b)PIV測速系統 (b)
特色實驗室1(續) • (c)高速相機及波能轉換器WEC (c)
特色實驗室2 • 淡江大學 • 教學用波能轉換器 • 振動薄膜左側前緣框架錨定於底座,但中央與下游薄膜則隨自由液面之波浪扭動。該薄膜若為壓電片,則可直接進行力電轉換,輸出電力。 • 本轉換器與輸出線路需防水絕緣,可利用本實驗室現有之聚對二甲苯(parylene) 鍍膜機進行電性絕緣處理。 • 至於壓電薄膜之最佳電極外形,牽涉到薄膜之振動模態分析(modal analysis)與distributed piezoelectric sensor設計,係未來創意競賽之開放課題。
水槽 拍打液面 功率放大器 波形產生器 特色實驗室2(續) • 教學用造波振動機 • 由一般振動機加上驅動拍打器與水槽而成,修課同學可實習到基本的激振實驗手法,並體會水槽造浪波高與振動機輸出功率、振頻、甚至水槽本身尺寸之關連性。
海洋能源網站規劃 • 關於網站:說明能源特色知識網站的建置理念及網站內容介紹。 • 節能好方法:介紹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等方面的節能方法。 • 海洋能源發電:介紹海洋能源發電的種類及原理,包含海洋溫差、波浪能源、潮汐能源及其他海洋能源的發電。 • 能源相關網站:提供使用者國內外的能源相關網站連結。
海洋能源網站規劃(續) • 特色實驗室:介紹設備用途、研究團隊、研究方向及研發成果。 • 網站公告:公告資源中心及五個夥伴學校的近期活動消息,並定時更新內容。 • 教材專區:資源中心及五個夥伴學校的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及專家學者講座的教材,可藉由教材上傳,上傳到所屬的領域,供教師、學生及有興趣學習者下載。 • 遠距教學錄影:將遠距教學的課程錄影上傳於網站,作為學生及有興趣學習者的學習平台。
學術研討活動 • 辦理目的 • 增進教授能源科技教師之教學專業知能、汲取教學經驗,提升能源科技課程教學品質與效能,藉由研討的現身說法、交流對話、經驗分享與議題討論精進教學品質與教學專業成長。 • 研討會參與人員為計畫伙伴、學校成員及擔任教授能源與節能省碳通識課程之教師 、K12自然科教師、對本議題有興趣之教師、學生與社會人士。 • 活動時間 • 100年3月至12月,辦理三場次(南區由屏東教育大學辦理一場、北區由海洋大學辦理二場)。
K12種子教師 • 教材研發 • 為提升K12種子教師在能源教育教學上之專業知能發展,強化其教學專業知識基礎,增進K12種子教師的教學效能,針對K12種子教師研發能源教學材研,以提供其發展教學專業知能、專業知識基礎及增進教學效能之材研。 • 培訓 • K-12能源種子教師培訓,針對30名能源教育推動中心薦送之種子教師施予培訓,目的在於厚實其能源專業知識基礎,強化其能源知識素養,提升其正確傳遞能源知識的教學能力。
研習營活動規劃1-高海大 • 參加人員: • 男生35人,女生35人,大學生10人 • 活動日期: • 100年7月5、6、7日(三天兩夜) • 活動地點: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中信造船廠、寶拉麗絲號、屏東海生館
研習營活動規劃2-澎科大 外婆的澎湖灣-碧海(海洋能) • 研習對象:全國大專院校學生 • 研習時間:100年7月6-8日(暫定) • 研習性質 • 1.課堂講述 • 2.能源利用現地參觀 • 3.親身體驗-海洋生態與觸摸海洋生物體驗
研習營活動規劃2-澎科大(續) • 研習營內容摘要 • 1.全球能源概述 • 2.臺灣能源開發現況 • 3.能源開發與環境生態關係 • 4.參觀澎湖地區能源開發與利用現況 • 5.參觀臺灣地區海洋生物天堂—澎湖潮間帶
創意競賽 • 時間:2011年9月 • 地點:國立海洋大學 • 對象: • 由海洋能源人才培育中心之6所大學派隊參賽 • 邀請其他大學院校前來觀摩 • 比賽項目:波浪能換能器 • 創意設計: 歡迎理、工、科技學院同學報名 • 應用情境: 歡迎所有院系同學報名
創意競賽(續) • 創意設計 • 以海洋大學海洋能精密量測實驗室之造波明渠設施,安裝標準化夾具與小型發電機,開放供參賽隊伍之波浪能換能器(尺寸重量均設限),進行發電性能之評比 • 應用情境 • 就參賽隊伍之作品,研擬臺灣海洋工程之應用情境(scenario),以拓展波浪能源在單純發電外之可能應用,參賽隊伍係以論文審查與口頭報告之方式進行評比
創意競賽(續)-現有換能器設計 由左上角順時針依序為:Salter’s duck, Point absorber (OPT Powerbuoy), Pelamis, Archimedes, Oyster, Overtopping (Wave Dragon), OWC (Limpet).
2011年工作時程 • 4-5月:工作籌備 • 6月:(配合暑期研習營活動)寄發宣傳海報 • 7月:比賽場地整備完成 • 8月:於暑期研習營中測試比賽場地 • 9月5-9日(開學前一週) :正式比賽